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為美國醫療衛生體系和病毒檢測系統“判死刑”的人和機構,主要有兩個: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第一個是“美國版鍾南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和傳染病研究主任安東尼福西。他在3月13號的一場聽證會上指責了美國疾控中心的防控舉措,直截了當地表示“這個檢測系統並沒有正真正適應目前美國疫情的檢測需要,我們必須承認這個系統是失敗的”。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第二個是美國主流媒體——《紐約時報》。儘管該報一直以“尬吹美國和無腦反華”著稱,尤其是製造涉華“假新聞”的能力更是一流,但難得其這次的報道說了次“人話”。3月20日,該報在頭版刊出社論指出“一系列失誤導致美國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出現嚴重延誤,新冠病毒檢測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前段時間還在為特朗普鼓與呼,稱“美國疫情可防可控”“不會大規模流行”的主流媒體,轉過頭就“翻臉不認人”直接“打臉”特朗普,還直接定性為“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這讓堂堂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老臉往哪兒擱?


更何況,《紐約時報》幹嘛不自信點,把“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中的“可能”兩個字去掉呢?畢竟,一貫以“全球第一”自詡的公共衛生系統全線崩塌,都戴上了“史詩級失敗”的“桂冠”了,幹嘛還扭扭捏捏加上“可能”兩個字,顯得自己格外謙虛似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場“史詩級失敗”的桂冠花落美國,真是名副其實。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為什麼《紐約時報》做出這種論斷?稍微看看美國的檢測效率就知道了。安東尼·福西直接怒斥“美國在病毒檢測方面面臨著特別的困難”。他指出“任何人都能輕鬆進行(檢測)的想法,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正在做的事情,我們沒有為此做好準備。我認為應該這樣做,但我們沒有。”說白了,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特朗普口口聲聲稱將給國民提供最無微不至的治療,但到頭來連檢測的困難重重,這算是哪門子“貼心醫療服務”?怕是直接提供“臨終關懷服務”吧?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美國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到底有多爛?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稱,目前CDC有能力每天處理300到350次檢測,而每個患者通常會提供至少兩個樣本進行測試,這意味著最終檢測結果至少減半。


相比之下,BBC毫不留情地“打臉”稱,韓國已經測試了21萬多人且每天測試近20000名患者,英國測試了29700多人,每天進行1000多次測試。在加拿大,目前大約有100例確診病例,其中約有一半在安大略省,而該省已經測試了大約4185個樣本。而美國呢?也許是頗具“工匠精神”,反正始終信奉“慢工出細活”的原則,據估計到現在為止可能也就只檢測了1.5萬人。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磨洋工”的後果是什麼呢?據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數學模型測算,目前美國疫情僅處於起步階段,峰值最早也要到5月份才能到來。研究認為,由於檢測速度過慢,加上前期試劑盒出現致命漏洞,因此有很多沒有症狀或輕微症狀的病毒攜帶者成為了“漏網之魚”。對此,該模型估計,美國未檢測到的病例數可能是目前確診數字的11倍,並直接表態“這也反映出目前美國的檢測能力還很滯後”。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不過,慢歸慢,其實也算不上“史詩級失敗”。畢竟,在美國對於權貴人士的檢測那可是“史詩級的成功”。《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娛樂圈、體育界和政界的“明星”享受著特殊待遇,那檢測速度可謂“火箭速度”。


儘管CDC規定未出現症狀者不予檢測,但還是有社會名流利用自己的人脈和影響力拿到了“快速檢測”的特權。《紐約時報》就不惜搞出了“家醜外揚”,直接撰文稱——在美國,富人和名人更容易優先接受檢測。好萊塢精英,比如明星、經紀人、製片公司和電視網高管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快速電話預約門診醫生,許多一線明星會在私人診所就診。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這並非空穴來風的“仇富”猜測,而是有著實打實的證據。比如,該報道羅列了總統的親密盟友,例如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特朗普的長期高爾夫球友林賽·格雷厄姆,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眾議員、即將上任的白宮幕僚長馬克·梅多斯等,都在很快向媒體公佈了檢測結果,而且“出檢測結果的速度,快得有點不像話”。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至於一貫習慣“高調秀優越”的好萊塢明星,更是口無遮攔地展示了自己“傲人的社會資源”。好萊塢演員伊德里斯·埃爾巴17日宣佈自己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儘管他還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本不符合檢測條件。但是,由於他將參與拍攝一部即將上映的電影,所以他宣稱“我的工作使我要立刻接受檢測。”


卡戴珊家族中的風雲人物自然不會錯失這次炒作的機會。卡戴珊姐妹的媽媽克里斯·詹娜也自爆,也在和確診人員接觸後,在無症狀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接受了檢測,最終檢測結果呈陰性,因此其還聲稱“感謝上帝,讓我沒有和那些窮鬼一樣倒黴”。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NBA)布魯克林籃網隊18日宣佈,全隊在一個私人機構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確認4名球員感染。該結果發佈後,即便是該隊的球迷也感到憤怒,稱“雖然你們沒有擠佔公共資源,但為什麼你們可以突破規則享受特權?”而另一些“路人粉”直接表示“粉轉黑”,稱“最讓我不滿的是,在體育賽場上你們講求公平,下場後卻享受著特權”。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所以說,美國幹嘛這麼不自信,認為自己的病毒檢測體系大潰敗了呢?我修正一下說法:


對美國底層人士來說,這是“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


但對美國權貴人士來說,這可是“可能面臨史詩級成功”呢!


​真美國 | 美國稱其檢測系統“可能面臨史詩級失敗”?何不自信點把“可能”去掉


對了,自信點,把“可能”兩個字去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