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路●安 蘋

家鄉的路


●安 蘋(重慶)


家鄉的路●安  蘋


當城市的喧囂讓你厭倦,當車水馬龍、霓虹閃爍讓你疲乏,只需五分鐘,你便可以穿越“時光隧道”,來到清新怡人的山水小城——璧山——我的家鄉,來放鬆疲憊的身心,領略青山秀水的恬靜美好。

這條“時光隧道”就是地鐵一號線,目前已經運行,它標誌著璧山與主城已實現無縫對接。作為一個璧山人,我深為自己的家鄉自豪!不僅如此,璧山高鐵站早於四年前建成。不論你想去祖國的哪個地方,高鐵將帶你飛一般馳騁。更不用說四通八達的公路網:成渝高速、成渝複線、渝蓉高速……幾條高速大道宛如玉帶,將璧山這座秀麗山城緊緊環繞,它們帶著璧山人的希望和夢想通向祖國的四面八方。

幾天前,我和朋友們從璧山出發,坐高鐵去成都玩,僅一個小時,高鐵就把我們平安送達天府之國。坐在乾淨整潔的車廂裡,靠著柔軟舒適的椅背,欣賞著車窗外不停變化的風景,不禁思緒萬千,記憶回到我的童年時代……

那時,家鄉的路是一條條褐黃的小路,在稻田、竹林和低矮的土屋間蜿蜒穿梭,時隱時現。雖說我們村離縣城不過二三十里,但對於我來說卻是那麼遙遠——先走半小時的小路,晴天還好,若是下雨,路面全是稀泥,十分泥濘;走完小路來到石子鋪成的馬路上,等一趟不確定時間的客車。去縣城的客車一天不過兩三趟,班次極少,擁擠不堪,一輛本來只有十多個座位的小客車要載五六十人,每個人都像一根筷子一樣被直直地緊緊地插在車廂裡,連扭動一下身子都十分困難。兒時的我總是被擠在一條條大腿間,儘管母親每次都用手臂緊緊地護住我,但還是被擠得幾近窒息。若是雨天坐車,更有一番驚險:車輪打滑,車輛像一個東倒西歪的醉漢,稍有不慎,就有跌入山溝、水塘的風險。你一定沒見過幾個大漢在車屁股後面推著車爬坡的奇觀,那情景如同螞蟻搬家。更糟糕的是你根本擠不上去,只得步行。走在石子鋪成的馬路上,腳底生疼。若有車輛駛過,晴天,飛揚的塵土宛如大霧瀰漫;雨天,濺起一米多高的泥水,讓你穿上“花衣服”。天剛破曉就出門,到城裡已經日上三竿。到了城裡,人已變成驕陽下的絲瓜——蔫了,面對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各色店鋪、攤子,早已失去了最初的興趣。

我父親常常要從家裡挑東西去縣城賣,他是捨不得坐車的。坐車不但要收五毛錢的車票,還要收一兩塊的貨票,這對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普通農村家庭來說太貴了。一擔東西只能賣一二十塊錢,除了車費就沒多少剩餘了。為了省錢,父親就用雙肩挑著東西進城。春夏秋三季,父親只穿著背心,裸露著手臂,將一塊打溼的毛巾披在肩膀上,彎下腰,“嘿”的一聲,挑起籮筐就出發了,扁擔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籮筐有節奏地晃動著。傍晚的時候,父親還挑著一擔東西回來,有時是煤,有時是肥料,上面還躺著幾個胖胖的饅頭。這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

記憶特別深的是一個冬天的日子。早上,寒風刺骨,父親挑了一擔橘子進城去賣,天快黑了,又下著雨,父親還沒回來,我們都很擔心。夜深了,院子裡終於響起腳步聲,我們急忙開門迎上去,父親回來了,衣服被雨水澆透了,褲子上糊滿了泥,擔子裡仍然是橘子。父親說,街上橘子太多,好不容易便宜賣了幾斤,天下起雨來,人們都散場了。父親挑著一百多斤的橘子往回走,一邊走一邊沿著馬路叫賣。馬路一片泥濘,又溼又滑。天黑了,父親挑著半擔橘子走在鄉間小路上,一不留神,腳一滑,人摔倒在地上,橘子也散落一地。父親揉了揉摔疼的腳脖子,摸索著撿起橘子,又挑起擔子摸黑朝家走。母親心疼地說:“下雨了怎麼不坐車回來?”父親嘆了一口氣:“車頂上都爬滿了人,哪裡擠得上去!”母親在父親受傷的腳踝上抹藥,父親忍著痛說:“都是交通不便惹的禍!什麼時候大馬路修到家門口就好了。”

我以為那是一場極其遙遠的夢,可是沒過幾年,大馬路就真的修到咱家門口了!大家都受夠了泥濘土路的苦,受夠了肩挑背磨的苦,都急切地想走上寬闊平坦的大馬路。鎮裡的領導下來了,專門派了工程技術人員,測量、劃線、鑿石、加固坡堤、修石拱橋……村裡人人都成了勞動力,大夥兒幹得熱火朝天。幾個月後,一條毛坯公路彎彎曲曲延伸到村外。村裡沒錢買水泥,人們就從採石場挑來碎石子,從家裡挑來煤炭灰,一鏟一鏟地灑在路面上。那時,只要母親說:“孩子,把灶膛掏乾淨!”我就馬上去把每一粒煤灰都掏出來,小心翼翼地端到門前的馬路上,均勻地撒開,再心滿意足地踩幾腳。看到那條彎彎曲曲伸向村外的馬路,我的心中充滿了無限嚮往。

有了這條毛坯公路,父親進城就騎自行車了。父親用繩子把籮筐緊緊地捆在後架上,籮筐裡裝兩百斤東西也沒問題。每到農閒時節,人們都要把公路維修一番,填平坑坑窪窪的水凼凼,加固容易坍塌的地方,又在上面撒上碎石、煤灰等。又過了幾年,村長號召大家集資,把土坯路變成水泥路。村裡最先富起來的兩戶人家大大方方地拿出五千元,村民們每家五百,加上鎮裡撥下來的款子,一條兩車道的水泥路亮堂堂地展現在大家眼前。水泥路通車那天,村口放了好久的鞭炮,小孩在平整寬敞的水泥路上滾鐵環、追逐嬉戲;大人們踩著路面閒逛,談笑風生,比過年還開心。村裡的兩位老闆開著小轎車回到家,人們又是羨慕又是自豪。父親用自行車馱著我在水泥路上來來回回跑了好幾圈,只聽得風在耳邊呼呼作響,父親的後背汗溼了,臉上卻浮現出喜悅的笑容。

村裡從此變得熱鬧了,馬路上經常有車輛駛過。李家的桃子成熟了,採下來直接送上小貨車,小貨車一溜煙把桃子送進城裡的批發市場;張家的葡萄成熟了,城裡的老闆直接開車來拉走。秋天,我家的橘子也成熟了,父親臉上沒有往日的愁容,他和幾個鄰居高高興興地採摘著,讓村裡專門跑運輸的小王一口氣送到城裡,賣了個好價錢。從此,村裡人漸漸地富起來了。

不用說,去縣城的路早就改成了黑亮亮的草油路,路旁栽種著各種花草。公交車每天十來班,招手即停,車上又幹淨又寬敞,售票員總是笑嘻嘻的,不時和乘客們拉著家常。又過了些年,售票員全不見了,都是無人售票。更可喜的是父親乘車根本不用花錢了,拿出愛心卡一刷,“滴——”,行了。車上還有愛心專座,父親優哉遊哉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欣賞著窗外的農田、魚塘、小洋樓,空氣清新,花香四溢,多麼愜意的旅程。父親常常進城逛逛公園、喝喝茶、聊聊天。他總是由衷地感慨:“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享受的福利越來越多。農村和城裡還有什麼區別?國家的政策好啊,誰不感謝共產黨!”

父親不知道的是,我們的璧山如今已成為重慶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高速路、輕軌、高鐵都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家鄉的道路已經從地面、地下擴展到天空——我們璧山將要修建機場了。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從璧山出發,飛到世界任何地方,我們也將以飽滿的熱情迎接世界的客人。

祖國給了我們寬廣的道路,祖國的道路也越走越寬。衷心祝福我的家鄉、我的祖國!

家鄉的路●安  蘋

安 蘋,重慶市璧山區作協會員。熱愛生活,熱愛孩子,喜歡文字,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

家鄉的路●安  蘋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