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24小時監控保持“零火點” 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

3月22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進展”第36場新聞發佈會。會上,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劉偉介紹備春耕期間我省管控秸稈露天焚燒相關措施。

黑龍江:24小時監控保持“零火點”  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

劉偉表示,解決秸稈露天焚燒行為,作為中央環保督察組交給我們整改的政治責任,我們一直扛在肩上;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標誌性戰役,我們也一直抓在手上;作為關乎廣大農民兄弟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我們一直放在心上。自從去年省委省政府堅決實施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以來,截至目前,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全省秸稈露天焚燒實現“零火點”,空氣環境質量得到極大改善,人民群眾的環境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當前,正處於備春耕的關鍵期,秸稈露天焚燒的禁止性行為又迎來了大考。對此,省委省政府態度十分明確,必須牢固樹立“不能燒”的思想,堅定不移貫徹“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凡是發現露天焚燒秸稈的,將嚴格處罰,這是政治任務,必須不折不扣貫徹到底。

如何做好下一步的秸稈露天焚燒監管,省生態環境廳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要嚴格落實網格監管責任。目前,全省共建立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網格42038個(其中,一級網格16個,二級網格177個,三級網格1949個,四級網格11023個,五級網格28873個),這是做好秸稈禁燒工作的主體責任單位,也是做好此項工作的主體力量。這些網格長、網格員要巡查田間地頭,嚴防死守秸稈露天焚燒行為。作為秸稈禁燒監管的主責部門,省生態環境廳立足“以禁促用”,通過秸稈禁燒的監管促進綜合利用,實現“以用解禁”,通過綜合利用解決秸稈露天焚燒行為。在實際工作中,對秸稈禁燒工作組織不力、措施執行不到位、秸稈焚燒火點未得到有效控制等典型問題,將嚴格落實獎懲措施,並進行追責問責,同時通過媒體進行公開曝光。尤其是對出現第一個火點的地區,將在媒體曝光、全省通報的基礎上,由省政府直接進行約談。2018-2019年度,共扣撥了出現秸稈露天焚燒行為的縣區政府財政資金3440萬元,這些資金全部用來獎勵未出現火點的縣區政府。

第二要緊盯“三個關鍵”。一是緊盯關鍵時段,當發佈重汙染天氣預警或者處於重汙染天氣預警狀態時,進一步加大監管檢查力度;二是緊盯關鍵區域,特別是機場周邊、高速公路沿線及未離田地塊;三是緊盯關鍵行為,對撿拾、摟堆等形式的田間清理,不允許出現“燒荒”機會。通過緊盯“三個關鍵”,堅決遏制秸稈露天焚燒行為。

第三要實施科技力量。人防技防相結合,工作實踐中有三個方面安排部署,在天空中,藉助生態環境部的衛星組,對我省秸稈露天焚燒行為實行24小時監控;在低空區域,藉助無人機、高清攝像頭、雲城管等科技力量,對焚燒行為進行無盲區監管;低空監控方面,全省各縣區進行了大量有益地探索和實踐,比如,我們在哈爾濱太平機場周邊,依託鐵塔公司佈設高清攝像頭37處,覆蓋面積821平方公里,有效地監控周邊區域的焚燒行為;在地面上,主要通過省級督查和地方執法力量的巡查檢查,讓秸稈露天焚燒行為無所遁形。

最後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到秸稈禁燒的監管群體中,努力和省委宣傳部、新聞媒體通過廣播、電視、報紙、抖音、自媒體形成媒體矩陣。努力開發具體生動、豐富鮮活的宣傳產品,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宣傳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正面典型,不留情面地曝光反面典型。引導廣大農民兄弟自覺改變生產生活方式,真正做到不燒秸稈一條心,全省上下共同下好不燒秸稈這盤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