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英魂譜——讀《天塹:西藏和平解放紀實》

品讀 | 雪域英魂譜——讀《天塹:西藏和平解放紀實》

著名軍旅作家盧一萍以超人的毅力,頑強的意志,歷時數年,完成了長篇紀實文學《天塹:西藏和平解放紀實》,全書共十章,451頁,60多萬字,已經由現代出版社出版。陰法唐將軍為本書作序,老將軍讚美該書“是一部全面反映十八軍進藏建藏艱辛歷程和崇高精神的難得精品”。

要寫好神秘的西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寫其中的一個側面、一個片段,都困難重重。西藏本身就是一個謎,西藏和平解放是這個謎團中十分精彩的一筆,作者緊緊地抓住這一點,全方位地開拓延伸,切入西藏曆史的最底層,剖析西藏社會的方方面面,力圖用最笨拙的方式,克隆出西藏原始的風貌,還原出已經遠去的歷史的真實,這樣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紀實文學的靈魂是真實。只有真實才會感人。盧一萍為了寫好作品,腳跡踏遍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收集、查閱參考文獻資料169種。他在全國各地遍訪原十八軍的官兵,留下300多冊原始採訪記錄,克服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如何在浩瀚的資料中選取作品的細節,忍痛割愛每一天都在撕扯著他的心,化蝶的過程異常痛苦,他還是沿著“英雄經得起千百次傳揚”的這條路,以軍人的氣概衝出來了。

作品以全景式的筆觸,史詩般的筆法書寫,大氣、雄渾、無意突出正能量,但通篇充滿正能量。作者根據原十八軍官兵口述史實和進軍西藏的歷史史實,將西藏的歷史、現實、人文、風俗,巧妙地收入囊中,水乳交融地結合在一起,以平靜的筆調,提煉出“老西藏精神”這個深沉的主題。解放軍官兵不朽的功勳、無私的奉獻精神,為祖國統一獻身的悲壯情懷,人物形象鮮活的躍然紙上,讀來催人淚下。和平解放西藏點點滴滴構成的不朽篇章,像雪山上融化的清泉,晝夜不息地奔流入海,傳唱著可歌可泣的故事。

紀實與文學並駕齊驅,是需要技巧的,在這個“度”的把握上,考驗著作家的思想素質與文字修養,長篇紀實文學在構架上,尤其艱難,既要有可讀性、又要具備真實性。“還原”這個詞的分量很重,壓得作家喘不過氣來,作者是高手,以嫻熟的文字功力,依據大量的採訪素材,遊刃有餘地推動著故事情節,塑造出一個個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實質上就是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魚與水渾然天成的圖畫。

完全可以這樣說,長篇紀實文學《天塹:西藏和平解放紀實》,不僅僅具有文學價值,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對我們瞭解西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加深對子弟兵的認識和熱愛,對西藏那片土地的探索與思考,都是十分有益的一本好書。

《天塹:西藏和平解放紀實》的出版,為無數年輕的作者提供了一個文學範本,是報告文學、紀實文學在新時期結出的碩果,也是作者創作過程中的一塊耀眼的里程碑。

盧一萍,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上海首屆作家研究生班學員、中國作協會員。他在雪域高原從軍18年,出版文學專著20多部,多次獲全國大獎,有多部作品被介紹到國外。

陳海龍,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航空作家協會會員。宜賓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曾在《紅巖》《西南軍事文學》《四川文學》《星星》《散文選刊》《文學自由談》《青年作家》《滇池》《鴨綠江》《神劍》等刊發表文學作品近百萬字。散文作品《壽頭》獲首屆四川省散文獎。有作品入選同濟大學詩歌教材《一江春水》(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另一種天問》(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6)。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