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碭山:把“小罐頭”做成“大產業”

安徽砀山:把“小罐头”做成“大产业”

碭山龍潤堂梨膏,是天貓該品類TOP3的“常客”。王曉飛攝

人民網碭山3月23日電(陳浩 楊賽君 王曉飛)梨罐頭、黃桃罐頭、獼猴桃罐頭、葡萄罐頭……在安徽省興達罐業食品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區,幾十種水果罐頭一字排開,大部分是市面上壓根沒見過的,包裝也是“清一色”的馬口鐵。“咱們的產品7成出口,馬口鐵運輸方便,果肉還不易變質。”公司銷售負責人邵慷說。

3月22日,週日。興達食品生產車間內,格外繁忙。工人們正忙著給梨子分級、推條、裝罐、加汁。門外,一輛山東牌照的大貨車正急等著提貨。

據邵慷介紹,由於企業產品多為出口,且性價比較高,水果罐頭又是歐美國家消費者儲備物資的“必選項”,因此疫情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並不大。“目前,我們所有生產線都已開足馬力。”

安徽砀山:把“小罐头”做成“大产业”

興達食品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生產梨罐頭。王曉飛攝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作為碭山水果罐頭行業的龍頭企業,興達食品在這一行已經“摸爬滾打”了近30年。目前,企業年加工鮮果量在3萬噸以上,其中以梨、黃桃為主,主要銷往美國、德國、法國等歐美國家,年銷售額超過2億元。

企業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一批種植戶、勞動力的發展和就業。邵慷介紹,企業每年消耗的1萬多噸鮮梨中,有60%從農戶手中收購。此外,水果罐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用工量不小。“我們的300多名員工中,不少是周邊的農家婦女,每天工資150元左右。這在碭山,不算少了。”

興達食品不過是近年來碭山水果加工產業“做大做強”的一個縮影。走進碭山,記者瞭解到,這一產業的發展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天時方面,碭山是水果之鄉,年產各類水果30億斤。其中,碭山酥梨、黃桃更是名聲在外。優質的鮮果資源,是水果加工產業的基礎。

地利方面,碭山區位優越。地處皖蘇魯豫4省交界的碭山,隴海鐵路、德上高速、310國道貫穿全境,鄭徐高鐵也設有碭山南站。便利的交通為各種要素的流通、客商考察、產品外運打牢了基礎。

人和方面,果蔬食品是碭山的首位產業。政策、資金等各方支持匯聚於此。通過首位產業“3111”工程的實施,水果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擴量,更要提質。當下,正如碭山酥梨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一樣,當地也正由“水果加工第一大縣”邁向“水果加工強縣”。

截至目前,碭山縣引進培育水果加工龍頭企業29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8家。當地已形成120萬噸/年的水果綜合加工能力。其中,年產各種水果罐頭50萬噸、濃縮果汁10萬噸、果汁飲料15萬噸、果漿23萬噸、果膠2500噸。產品60%出口,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全縣水果加工企業產值已達190多億元,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就有34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