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次新型肺炎,孕婦該如何有效的保護自己及胎兒?

劉露濤


在家居家觀察的準媽媽們有什麼可以做的呢?

控制體重增長

在中晚孕期,準媽媽們每週的體重增加應控制在一斤左右,因此在家至少要每週稱一次體重,關注增長情況。應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合理飲食,不可暴飲暴食,雖然不能出門運動,也可以在家中適當活動散步,防止能量過剩導致體重增長過快。

自數胎動

孕 30~32 周的準媽媽可以在家自行數胎動,目前推薦的胎動標準是 2 小時內胎動≥6 次。
  • 對於有胎兒宮內缺氧高危因素(如有妊娠合併症或併發症)的準媽媽們,建議每天都要數胎動,可以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數一次胎動,最好待胎動較明顯時才開始計數;
  • 對於產檢結果一直較正常的準媽媽,如果覺得日常胎動很明顯和頻繁,則不需要每天數胎動,可 2~3 天數一次;
  • 如果在孕晚期感覺到胎動較前明顯減少的準媽媽,則需要認真每天數胎動。
有胎動異常的準媽媽,需要及時諮詢產科醫生,必要時遵醫囑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自行監測各項指標

  • 對於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準媽媽,可以準備家用血糖儀,定期監測血糖控制情況,如有血糖控制不佳,飲食和運動調整都不能改善時,再到醫院諮詢和調整胰島素治療方案。
  • 對於有妊娠期高血壓的準媽媽,可以用家中自備的血壓計監測血壓變化,如血壓大於 140/90mmHg,或出現頭暈、眼花等不適症狀時,需要及時預約產科門診就診。
  • 對於沒有妊娠併發症或合併症的準媽媽,懷孕期間需要注意腹痛、陰道流血等不適症狀,注意胎動情況,定期監測體重的變化,有條件的可定期在家做胎心監護,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遇到這些情況應該去看醫生:

  • 孕早期的準媽媽,如果 B 超已確認過宮內孕,出現輕微腹痛或少量陰道流血,可先在家休息觀察,症狀可能會自行緩解;如果反覆不規則少量陰道流血,應先預約後到醫院進行 B 超檢查,排除胎停育;如腹痛加重或流血量加大,或未經 B 超確認過宮內孕,應先電話或網絡諮詢產科醫生後,遵醫囑預約時間就醫。
  • 如果準媽媽是高齡孕婦(≥35 歲),或有高血壓、瘢痕子宮、多胎妊娠等妊娠合併症及併發症的孕產婦,居家要遵醫囑治療,監測各項指標,如出現頭痛、視物不清、心慌氣短、血壓升高、陰道出血或流液、異常腹痛、胎動異常等異常情況,或各項自行監測的指標異常,需要及時就醫。
  • 孕晚期的準媽媽有臨產徵兆(如不規律宮縮、陰道出血、陰道流出液體)時,需要及時到產檢建檔醫院就醫。

準媽媽懷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能做CT檢查嗎?

對於可疑感染的孕產婦,可能需要進行 CT 或 X 線胸部影像學檢查,尤其是 CT 對肺部感染的病情評估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放射學檢查是否導致胎兒發育異常,決定於孕周以及相應檢查的胎兒輻射劑量。
理論上,胸部 CT 的胎兒輻射劑量沒有達到致畸閾值,比較安全,因此建議孕婦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配合完善放射性檢查,評估病情。

祝所有的準媽媽們都能安然度過這次疫情,順利產下健康的寶寶。


歡迎關注婦平Online,為您提供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婦平OnLine


我現在是一名41歲的高齡孕婦,懷孕已經16周了。因為高齡,身體素質精神等各方面都不及年輕的孕婦了,所以生活起居飲食各方面都要注意。之前 我是晚飯後都會去廣場散散步,看看 人家跳舞,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調節心態。但是年底的新型肺炎病毒,令大家都禁足在家。這次疫情對於我 這個高齡孕婦來說,除了擔心害怕,其次是日子真是難熬。首先是整天困在80多平米的租房裡,活動空間有限,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幾天時間就感覺枯燥乏味,影響到了胃口,基本上每餐都沒有吃什麼東西下肚。營養供應不上,胎兒在肚子裡鬧騰,晚上失眠,導致身體和精神都很差。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可不行,於是我制定了計劃,並且每天堅持做到。

首先是飲食方面:早上按時吃早餐,早餐儘量多樣化,一天吃白粥雞蛋,一天吃瘦肉麵條,一天吃瘦肉粥,一天吃雞蛋粥,一天吃青菜白粥。這樣輪換著吃,大人孩子都有食慾。中餐煲點湯水,雞湯鴨湯骨頭湯都可以,搭配胡蘿蔔玉米等食材煲,多吃綠色青菜,不會膩。晚餐簡單一點,喝點湯水,吃點米飯,吃點素菜,吃個八分飽就行了。

然後是找樂趣:飯後在房子內走一圈到兩圈,然後坐下來看看手機,看看頭條新聞,跟親人朋友聊聊天,中午按時休息一到兩個小時,起床後吃點水果,然後幫忙做晚飯。晚飯後先在房間內走一圈,然後坐下來,唱唱K歌,手機上也可以,我 有個功能音箱,晚上九點半之前唱歌,不會影響鄰居。當然不會是每天晚上都唱歌,那樣也會感覺厭煩的。我晚飯後做做廣播體操,跳跳廣場舞,然後唱唱歌,拉著老公孩子一起,也是樂趣無窮。

雖然每天宅家裡不能出去,但是隻要有計劃,有樂趣,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身體好了,心情好了,胃口也好了,胎兒肯定是健康成長著,不用擔心。

今天我剛去醫院檢查回來,身體和胎兒一切都好,所以我把自己的宅家日記分享出來,希望對一些孕婦有幫助吧。


百靈姐


能不出門就不出門,隔離一切危險源!

作為一個7個月的孕媽媽,這次疫情對於我和寶寶以至於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極其嚴峻的考驗。

臘月二十八,自駕回到河北老家過年,到家第二天就全部封村了,隔壁縣報道出河北省第一例確診死亡案例,在家的我們,整個就慌了。擔心過年期間,家中老人不聽勸,增加危險值,但是老人們都很自覺的帶起口罩,閉門不出,保護我和寶寶。

在老家短暫逗留,就自駕返回內蒙古呼和浩特,當時呼和浩特沒有一例確診病例爆出,想來還是安全的,而且城市裡,生活起居很方便。

回呼之後,到今天為止,15天未出門!愛人每4-5天外出一次,採購食品,回家馬上消毒,所有衣物換一遍,再接觸。

我自己在家檢測胎心,早晚兩次,每天1500ml的水是必須要喝的,因為聽某個醫生說多喝水多分泌唾液之類的,會降低感染的幾率。而且多喝水,可以有效預防孕期便秘。

然後就是運動,在家一圈一圈的走,做一點簡單的瑜伽,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好心情。

對於我這個孕媽來說,最好的消息就是,不用去公司辦公,可以在家網絡辦公。

祝願所有孕媽媽,都可以順利通過這次考驗,寶寶順利出生。


閆家大千金


身邊有懷孕的媽媽們,表示這個假期過的比較鬱悶,疫情嚴重,很多人無法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工作也無法很好的展開,產檢也沒辦法及時做,畢竟還是很怕病毒傳播的。那麼,疫情特殊時期,怎麼保護還自己和胎兒呢?有些產檢,是否有必要做呢?

新型肺炎肆虐,孕媽如何保護自己和胎兒?

這次新型肺炎的傳播途徑非常廣,可以通過接觸、唾液、空氣等進行傳播,不是戴好口罩就可以了。有些疫情嚴重的地區,已經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來應對,可見,這次病毒的嚴重性。對孕媽媽們來說,懷孕後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就需要額外的關注。

首先,呆在家裡,儘量不外出。特殊時期,呆在家裡就是對疫情最好的支持。公共場所人多、傳播途徑廣,也是傳染源肆虐的場所。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在家每天保持1~2小時的通風,儘量多呼吸新鮮空氣。如果你是在疫情嚴重的地區,在家也需要戴口罩。

其次,不必要的產檢儘量不做。孕期的產檢每次都建議做,因為是針對性檢查。但現在特殊時期。有些檢查可以等以後再做。

孕早期:除了建檔檢查、NT篩查,其他檢查可延後;

孕中期:除了四維檢查、唐篩檢查,其他檢查可延後;

孕晚期:除了小排畸檢查、產前評估,其他檢查可延後。

Tips:胎監監護有條件的可以在家做(需要相關設備,非數胎動)。

最後,保持愉悅的情緒。不管是這次特殊疫情的到來還是其他因素,孕媽的情緒都是非常重要的。孕媽情緒的穩定和愉悅,血液中有利於胎兒健康發育的激素和化學物質會增加,胎動也比較有規律,還能促進其神經系統的發育。

如果孕媽情緒過度悲傷、恐懼或其他不良情緒的干擾,會使血液中增加有害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化學物質增加,引起腎上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胎兒出現發育不全等異常症狀,情況嚴重的還可能引起早產。

在家如何識別胎兒的異常情況呢?

這場疫情持續時間比較長,很多學校已經推遲到了3月份開學。所以,可能很長一段時間,孕媽媽們都無法準時去醫院做檢查,這時候就要在家做好自我監測,瞭解胎兒的發育情況。

1、數胎動

胎動的變化,是可以反應出胎兒健康狀況的,媽媽們可以在家數胎動,自我監測胎兒的發育情況。每天堅持數三次胎動,早中晚每次一小時左右,三次胎動的時間相加乘以4,也就是12小時胎動的次數。只要大於30,表示胎兒活動正常。

Tips:5分鐘以內的胎動波動,屬於一個胎動。

2、量體重、測血壓

沒辦法去醫院做檢查,可以在家做一些常規的檢查。稱量自己的體重和測血壓。這樣可以瞭解自身體重增長情況,以及是否由妊娠高血壓的症狀。一般家庭都準備有血壓計,按照操作說明就可以測量出結果。排除自身運動等情況外,血壓出現異常需要及時就醫。

3、測量宮高、腹圍

每次做產檢的時候,醫生都會進行宮高、腹圍的測量,主要是瞭解胎兒的發育情況,以及腹部增長的狀況。那麼,我們在家也是可以測量的。

測量宮高:

從下腹恥骨聯合處測量到子宮底部的長度,並且記錄下數據。一般醫生做檢查的時候,會記錄在孕產婦產檢手冊上。儘量選擇同一個人進行測量,這樣得出的結果相對準確。

Tips:測量前儘量排空尿液,2周以上數據沒變化,需要及時諮詢你的醫生。

測量腹圍:

腹圍的測量,主要是瞭解孕媽腹部增長的情況。繞著肚臍一週,就可以測量出數據了。腹圍增長的速度,一般是先快後慢,進入孕中期以後,每週增長大約是0.8cm。具體的數據也只是參考,還是要結合孕媽自身的情況來看。

4、保持情緒的穩定

孕期媽媽的情緒,對寶寶的生長髮育影響大,孕媽媽屬於特殊人群,家人應多予以關照,儘量配合孕媽,做必要的產檢,或輔助幫忙在家自查。平時也可以給孕媽媽聽聽音樂、看看畫冊等,舒緩一下情緒。也可以看些懷孕以及分娩方面的書籍,有助於更科學且理性的面對,產前檢查以及孕媽媽調控自己的情緒。

總之,雖然現在是特殊情況,孕媽媽也不必太過擔心,做好我們必要做的檢查,以及在家自我監測。如果不放心,可以打電話諮詢你的醫生,孕產婦保健手冊背面都留有醫院的電話。希望每位孕媽,都能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迎接健康的寶寶。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可以說是來勢洶洶,孕婦又是該病毒的易感人群,所以孕婦們都在糾結要不要去醫院產檢,醫院的病菌不是更多嗎,去了被感染了怎麼辦?但要是不去檢查的話,就不能知道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這真的是令人兩頭為難!

  孕婦們都怕因為正常的產檢,而感染上病毒。在這裡要和大家說明一下,醫院在第一時間進行全方位的消毒,並且在多個環節進行布控,為的就是減少交叉感染,並且還設置了發熱門診和發熱病房,啟用了負壓手術室,對所有可疑患者進行嚴格檢查和隔離。再加上孕婦們做好自我防範意識,帶好口罩和手套,並且在出院前清洗手部,受感染的風險是極低的。

  儘管措施做得在詳盡,也很難打消大家的顧慮,所以有些孕28周前的檢查可以適當推後。但是如果預約了NT、胎兒畸形篩查、孕28周後的檢查,以及妊娠28周前有高危妊娠的孕婦,仍舊建議您按時產檢。


醫護有約


疫情期間,很多孕婦很苦惱。宅家裡不去產檢又怕寶寶有問題?去醫院產檢又怕萬一感染了,危害自己和寶寶?這還是一些普通的孕婦,而那些身為孕婦卻始終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更是擔憂,自己天天和各種病毒打交道,眼下更是關鍵時期,所有同事都上崗自己不上也不行,真是為難?

我相信大部分的孕婦都會有這樣的疑惑?該不該去產檢?哪些項目可以不用做?去產檢需要注意什麼?醫護工作者該如何保護自己?

萍媽有以下3點建議供參考!

1.大項目必須產檢且不能推遲

作為有著二胎經驗的媽媽,這幾項檢查孕婦是一定要做的,很重要且不能推遲。

  • NT 孕11-13+6周,它是指胎兒頸部半透明組織厚度。它的厚度與胎兒DS缺陷正相關,可以通過超聲成像測量。這項檢查胎兒是否有心血管畸形,是早篩查唐氏兒的重要指標。
  • 唐氏篩查 孕14周-21周,唐氏綜合徵血清篩查,用來篩查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徵、18、21三體症及開放性神經管缺陷。
  • 糖耐檢查 孕24周-28周 確認孕婦有無糖尿病存在,糖尿病孕婦對寶寶及生產有很大影響
  • 系統彩超 孕24-27周 俗稱大排畸,檢查各器官是否有缺陷

這幾項檢查孕婦無論如何要去做。另外自己感覺身體不舒服,比如肚子長時間疼痛,出血等症狀,千萬不要因為疫情不去看。

當然比如胎心監護這些,現在是特殊時期,孕媽媽可以每天觀察寶寶的胎動,對比前幾天的反應,沒什麼大的情況可以在家自我觀察。

2.避開疫情定點醫院及綜合醫院,去婦幼等專科醫院

此次疫情傳播範圍及廣,你不知道走在路上擦肩而過的那個人是否就帶病毒,更何況是在醫院。所以孕婦去產檢時,最好避開那些國家指定的收納病患醫院及綜合醫院,去那些婦幼專科醫院,減少與病毒的感染機會。

同時出門一定要帶好口罩,避開人群。從醫院出來後第一時間洗手,不用手去觸摸眼睛鼻子及嘴巴。回家後外套消毒掛通風處。

很多人說自己不敢出門?對於這樣的孕婦,咱要相信國家政府,只要自己做好了防護措施,不要過於焦慮, 你要知道每天還有那麼多人在上班呢。

有人又說村裡都封路了,我們根本出不去?這樣的情況,對於特定的檢查項目,建議還是和村裡的幹部或婦聯溝通,必要的項目還是要做。

3.疫情期間還在工作的孕婦該如何保護自己?

疫情嚴重,可是我們還是要生活還需要有經濟來源。所以很多孕婦還是堅守在自己崗位上。

萍媽認為普通工作者,如果你的工作不是在密集人群裡,比如超市啊這類的地方,工作不是特別辛苦,做好防護措施還是可以繼續的。對於在這樣高密度人群的話,萍媽認為自己的身體比較重要,等寶寶健康出生後再找工作也不遲,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那對於醫護工作者,我們除了敬佩以為也只能讓您保護好自己。畢竟特殊時期,那麼多醫護人員衝鋒在前線,用自己的生命在救治人員。戴好醫護工作者的防護工具,保護好自己,我們只能默默的祝福你們!

面對疫情,孕婦其實是特別艱難的一群人,家人朋友更應該好好關心他們。一方面要擔心寶寶的發育,一方面又擔心疫情的傳染。提高警惕,放鬆心情!

總結:一些常規的檢查,我們能緩則緩,對於上述的幾大項目,還是儘量去檢查。同時做好保護措施,去那些專科醫院,減少病毒感染幾率。而對於醫護工作者我們除了為你們加油,其他真的什麼也做不了。

願每個孕媽媽和寶寶都能平平安安渡過


萍媽說育兒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對於孕產婦來說,如何更安全地保護自己遠離新冠病毒?我可以給大家一點專業的建議。

  定期產檢主要了定期監測胎兒的生長髮育情況,孕婦胎兒的健康狀況,一般從建卡開始到生產,正常的孕期體檢在6-10次,但很多孕婦往往整個孕期會做10多次檢查,我老婆懷孕期間就是稍微一點點不舒服就往醫院跑,這在平時問題不大,但現在這種疫情嚴重的情況下,要儘量少去醫院,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面對當下特殊的形勢,母體健康,胎兒也沒有異常的孕婦沒必要非常勤快地跑醫院。

  有些孕婦,原來兩週來一次,如果之前的檢查胎兒沒有異常,母體也健康,可以推遲一兩週再來產檢,因為過了這兩週,疫情發展可能會更明朗。孕婦是免疫力低下人群,不到萬不得已儘量少來醫院。

  如果孕婦來醫院體檢,最好戴上醫療級別的口罩,儘量減少在醫院停留的時間,如果必須等待,儘量減少在室內停留的時間。同時,減少陪護人數,儘量只留一位親屬陪護。人越多,交叉感染的風險就越大。

  如果孕婦在新冠疫情期間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呼吸道感染跡象,應第一時間告訴醫務人員,並去社區醫院進行初篩,千萬不要隱瞞,這既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大家負責。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疾病,妊娠中晚期的孕婦一旦感染,易發展為重症,不僅影響自身健康,還會危及胎兒。為了保障母嬰健康,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提出幾點防範認識分享給大家。

居家預防要點

1.保持居室空氣清新,溫度適宜,適時開窗,避免過冷或過熱,以免感冒。

2.孕產婦的毛巾、浴巾、餐具、寢具等生活用品單獨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隨時保持手衛生。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

4.保持營養均衡,清淡飲食,避免過度進食,做好體重控制。

5.避免親朋好友探視,避免與呼吸道感染者以及兩週內去過疫情高發地區的人群接觸。

6.產婦堅持做好母乳餵養,餵奶前要正確洗手。

7.生活規律,睡眠充足,多飲水,適當運動,保持良好心態,增強自身抵抗力。

外出就醫注意事項

1.如非產檢就醫,應就近選擇能滿足需求的、門診量較少的醫療機構;優先做必須做的、急需的醫療檢查和醫療操作;就診前做好預約和準備,熟悉醫院科室佈局和步驟流程,儘可能減少就診時間。產檢則選擇建檔醫院,注意做好防護。

2.前往醫院的路上和醫院內,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孕產婦與陪同家屬均應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可隨身攜帶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溼巾,保持手衛生;在路上和醫院時,人與人之間儘可能保持距離(至少1米)。

3.外出就醫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選擇乘坐出租車或自駕車,必要時打開車窗,便於車內空氣流通。

4.接觸醫院門把手、門簾、醫生白大衣等醫院物品後,儘量使用手部消毒液,如果不能及時手消,不要接觸口、鼻、眼。

5.外出回家後應妥善處理口罩,更換衣物,洗手、清潔面部、五官等暴露部位,外出衣物應儘快清洗消毒,外套置於空氣流通處。


小金寶早教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中,也明確表述了相對於其他人群而言,孕產婦病情進展相對更快。

在新型冠狀肺炎感染的病例中,孕媽媽這類特殊人群,處理難度會更大。

在疫情期間,在家的孕期準媽媽務必做好以下五點:

1) 儘量不出門

不要外出,如果外出儘量選擇開闊的地方,帶好口罩,做好防護。

如果不得以出門(如檢查),從公共場所回來要漱口,每天兩次用鹽水漱口是有預防作用的,高濃度的鹽水會分解病毒蛋白質變性,然後它可以死亡,一天兩次。

2)避免接觸

不要接觸任何有呼吸道感染的人,避免接觸有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的人群。

不要接觸電梯、公共桌椅,門把手等公用設施。

3)提升免疫力

提高自身免疫力,減少患病機會。

多喝牛奶,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對於提高孕婦的抵抗力有幫助,有利於預防病毒侵害,還能補充孕婦孕期所需要的營養。

每天保證睡眠充足,進行適當鍛鍊。

4)勤洗手,家庭定期通風消毒

勤洗手,定期開窗通風,一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

物表和地面進行定期消毒,一天一次到兩次,消毒有紫外線消毒和空氣淨化器都是可以的;

消毒液可以用75%的酒精擦拭,噴曬,也可以用含氯的消毒液,配比比例:常規1000毫升溶液裡面兌10毫升的84消毒液(水990毫升);如果家裡有生病的人,配比比例:提高4倍到10倍,相應減少水的容量。

5)定期產檢怎麼辦?

很多媽媽疑惑:疫情期間還能定期產檢嗎?有幾個時間點不能省:20周到24周之間、24周到28周之間、36周以後和40周以後。
產檢篩查項目:NT檢查-瞭解是否有胎兒異常可能,也同樣不能省!
其他的時間點可適當延後,如葡萄糖耐量試驗。

注意:去醫院產檢儘量乘坐私家車,避免公共交通;錯開出行高峰。

另外,需要提前打電話諮詢醫院是否正常檢查,避免突發情況。

孕媽媽佩戴口罩,也需要格外注意。結合自身條件,選擇舒適性比較好的產品。佩戴前應向專業醫師諮詢,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合。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病毒,在緊張之餘務必要靜下心來做好防護,孕婦是一類非常特殊的群體,即使是普通感冒,一旦發燒多少都會影響胎兒的成長。

只有孕婦自己防護好不受感染,才能保證腹中胎兒的健康成長,才能讓一個家庭永遠幸福快樂!


山澗育語


就在今年的春節前夕,一場災難卻悄然而至。開始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一場小小的流感,但是隨著病情的慢慢傳播,人們才漸漸的認識到了這場病毒的危險性。面對蔓延的疫情,中國人民沒有膽怯恐慌,反而迎難而上,八方人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前去支援武漢。

對於這樣的情況下,每個人為國家出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好好的呆在家裡,不讓疾病通過載體傳播更多的人,做好隔離的工作,斷絕疾病的傳播。要想預防需要先了解好疾病的傳播方式。

新冠肺炎的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有很多種,很多人認為只要戴好口罩就可以防住很多的病毒。其實並非如此,病毒的傳播可以通過接觸傳播。由此可以看出病毒的傳播力度很大。因此需要做好的防護工作不僅僅是戴好口罩。

孕媽媽應該怎麼做好防護工作?

1、加強防護

孕媽媽除了必要的出門情況以外,其餘的情況應該好好的呆在家裡。在家可以適當的做一些簡單的運動,通過做運動增強自己的免疫力。即便是在家也要注意衛生,做到勤洗手,家裡也要適當的通風多喝水。

在飲食方面,食物要做熟,儘量避免吃生食。也不要串門聚餐,對於外來人員也最好減少接觸。防止發生交叉感染。

在家裡準媽媽也要自我量體溫,注意自己的體重情況,有異常情況及時的及時的向醫生詢問,儘量減少外出的必要。

2、產前檢查

很多的孕媽媽擔心自己的胎監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其實對於產檢的問題,寶媽也不必過於擔心。可以通過醫院的公眾號或者是醫院的網站,打電話預約。合理的安排好產前檢查的時間,儘量的縮短在醫院的停留時間。

產前檢查,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按時就診。在去醫院就診的時候做好自己的防護工作,正確的佩戴好口罩。避開擁擠的人群,保護好自身的安全。主動配合好工作人員的引導。

在檢查時,陪同孕媽媽做產檢的人數不宜太多。一些醫院甚至已經規定陪同孕媽媽做產檢的人數僅限一人。在出行的時候,最好不要選擇做公交車出行,以免受到感染。

相對於現在的形式來說,有哪些不必要的檢查項目呢?

1、孕早期的孕媽媽

對於孕早期的孕媽媽來說,最好是呆在家裡,儘量的不要出門。另外孕早期的一些檢查可以適當的減少,除了NT檢查需要的時間段的要求以外,其他的檢查早去晚去都是沒有太大的影響,因此建議孕媽媽度過了這段危險期在出門做這些檢查項目。

2、中孕期

到了懷孕的中期,孕媽媽的產檢項目主要就是B超的畸形篩查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項目。對於這兩個項目的檢查,往往都有時間的規定,而不像孕早期一樣早一點或者晚一點都不受影響。

因此,專家建議B超的排畸檢查應該正常的進行。而對於妊娠期糖尿病的檢查,孕婦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以及當地疫情的情況做好安排。妊娠期糖尿病的檢查可以適當的避免,但是孕媽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飲食。

3、孕晚期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孕媽在懷孕後的36—37周這段時間到醫院做B超、胎心監測以及其他檢查並作小結。而在疫情防控期間,孕媽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好胎心監測,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在家裡做胎心監測。

但是36—37周的小結很重要,對於孕媽媽來說這是確定,孕媽媽分娩方式的一種產檢,所以是不能忽略的一項檢查。因此,孕媽媽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並在醫生的建議下做好自己的產檢項目。

現在疫情形勢非常的嚴峻,減少出門的次數。現在在家閒著就是對國家做出的一種貢獻。當然,在閒著的同時還可以鍛鍊好自己的身體,為分娩時能夠更輕鬆的生下寶寶做好準備。

很多的人都表示賦閒在家就會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然而作為孕媽媽千萬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出現暴飲暴食的狀況,控制好自己的體重,避免給將來的分娩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但是孕媽媽們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受到謠言矇蔽雙眼,做到不造謠不傳謠。前線的人員已經非常的辛苦,對此我們應該為他們收好後方,以免給國家和人民增添不必要的損失。


J媽學堂


面對新冠肺炎,大家都知道,日常最佳的防護措施就是不出門或者少出門,勤洗手注意衛生,出門一定戴口罩。

而對於懷孕的準媽媽來說,本身就處於特殊時期,對於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要格外留意。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準媽媽不能像平時一樣按時去產檢。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孕婦如何能夠保護好自己和胎兒呢?

▶諮詢醫生,合理安排產檢時間。

在特殊時期,各個醫院也都推行了相應的措施,比如可以網上義診或者是提前預約產檢。孕婦可以根據自己產檢所在的醫院,具體情況諮詢醫生,合理的安排產檢的時間。

【孕早期(孕12周之前)】

發現懷孕以後,通過產檢確保是宮內妊娠沒有異常情況,就可以安心地在家裡養胎。沒有身體不適的症狀,就不要頻繁去醫院了。

★重點產檢項目:

孕11周—14周需要做NT檢查,要提前跟醫生約好時間。(有些醫院可以不做NT,直接到孕中期做篩查)

【孕中期(孕12—28周)】

孕中期,正常情況下通常是4周去產檢一次。在現在這特殊的時期,可以諮詢醫生,有一些產檢項目的時間是否可以合併,減少去醫院的次數。

★重點產檢項目:

孕15-20周,唐篩。

孕20-24周,大排畸。

孕24-28周,糖耐量篩查。

可以諮詢醫生,將大排畸和糖耐量,合併在24周檢查,就可以減少一次去醫院的時間了。

【孕晚期(孕28周以後)】

進入孕晚期以後,36周前通常是建議兩週產檢一次,而36周以後是每週去一次。可以跟醫生諮詢一下,根據個人的情況來調整去醫院產檢的次數。

★重點關注:

孕婦的體重增長情況、血壓、胎兒的胎動。如有妊娠糖尿病的寶媽,還需注意血糖情況。

▶在家自測身體狀況,警惕危險信號。

如果延長了產檢的時間,在家中產婦一定要自己留心身體狀況和胎兒的胎動,一旦出現以下異常,就要及時就醫。

  • 胎動異常,過頻過過少。

  • 陰道有流血、流水等症狀。

  • 宮縮頻繁、小腹下墜或者是腹痛。

  • 孕婦感覺到有頭暈眼花的症狀,或者是自測血壓>140/90mmHg。

孕婦宅在家中,注意日常習慣,保證身體健康。

1、一日三餐要規律,飲食營養搭配需均衡。

雖然不能出門,但是宅在家中也要作息規律,一日三餐都要按時吃。孕期胎兒的營養主要來源於母體,所以準媽媽的營養攝入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關乎孕婦的身體健康,而且對於胎兒的發育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避免早晨起來太晚,省略早餐。尤其是在孕中晚期,胎兒的營養需求大大增加,準媽媽對於營養的攝入也要適當地增大。

  • 孕早期注意葉酸的補充,除了來源於綠色食物以及動物肝臟等,還需額外使用葉酸片。有孕吐反應的準媽媽,可以在飲食上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 孕中期,很多有孕吐反應的準媽媽也有所好轉,此時食慾好了一些。但要注意儘量不偏食挑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 營養均衡不代表要吃的過多,孕中晚期都需要注意體重的增長情況,避免體重增長過快。影響到血壓和血糖,不僅不利於孕婦的身體健康,還容易造成巨大兒,對胎兒也不利。

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

  • 準媽媽不宜熬夜,尤其是懷孕以後,有睡眠問題的準媽媽,在晚上要早一點上床入睡。在睡前不要看手機,避免影響睡眠。

  • 另外睡前不宜喝大量的水,避免夜醒上廁所的次數頻繁,影響到睡眠的質量。

  • 在白天,可以適當地午休,但不宜睡的時間過長,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

3、在家也要適度運動,不要長時間坐著或者躺著。

雖然不可以出門,但是可以在家中走一走,適當做一些家務,這樣都是合理的鍛鍊方式。

避免長時間坐著或者躺著,尤其是久坐姿勢不變容易加重孕婦下肢浮腫的情況。

4、營造良好的家居環境,保持心情愉悅。

每天注意適當的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流通。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家庭成員都應如此,尤其從外面回來,一定要先換衣服再洗手。

準媽媽的情緒跟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胎兒的發育情況也有著密切的關係。保證良好的情緒,更有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

在家中,孕婦可以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做,或者跟家人聊聊天,保持良好愉悅的情緒。

只要做好防護,準媽媽不必太過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