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當眾哭鬧,家長的處理方法很重要,馬太效應:警惕威脅教育

家長面對孩子犯錯多次勸解後不聽勸而難以耐心去勸解,通常威脅教育是快速解決問題的手段,但要注意威脅教育只是權宜之計。

孩子當眾哭鬧,家長的處理方法很重要,馬太效應:警惕威脅教育

陪侄子逛商場的時候,小孩遇上玩具就賴著想要,那天又想要蜘蛛俠的玩具了他媽媽告訴孩子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但小孩不但不停還在地上撒潑打滾抱著玩具不肯鬆手。

"你要是非要買,媽媽就回家了留你一個人在這裡!"孩子媽媽經過一頓勸說早已失去耐心,最後侄子哭著跑上跟了上去。

孩子當眾哭鬧,家長的處理方法很重要,馬太效應:警惕威脅教育

家長在耐心勸說往往不能制止孩子哭鬧,而用"你要是不聽話,媽媽就不理你了"這樣的話反倒能制止孩子哭鬧,但這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間隙沒有安全感,漸漸地在父母面前顯得膽怯害怕。

馬太效應只是權宜之計: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

孩子當眾哭鬧,家長的處理方法很重要,馬太效應:警惕威脅教育

在孩子兒童時期,父母給予無條件的接納和關愛是孩子有沒有安全感關鍵要素之一,充足的精神食糧可以培養孩子勇敢獨立的能力,也能孩子有能力去愛別人給予他人關愛。(沒有安全感的人是沒能力去愛的,只會一味去索取愛。)

而相反親人和父母的威脅會給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孩子處在兒童時期大腦發育不成熟在被大人灌輸這種恐懼思想,會讓孩子成為恐懼慣性甚至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當眾哭鬧,家長的處理方法很重要,馬太效應:警惕威脅教育

通常威脅對家長來說也是無奈之舉,但家長需要明白威脅只是權宜之計無法解決孩子哭鬧問題。不但沒有讓孩子意識到自身問題還讓孩子對父母的愛變得患得患失,小心翼翼甚至缺乏獨立意識和內心缺乏安全感。

而相反"聽話"意味著要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讓孩子產生"虛假自我",戴著面具面對世界以父母的喜好為行事方式長此以往與"真實自我"脫節,無法體會和明確自身的內心真實想法。孩子小時候不會亂要玩具,會好好聽話,但可能孩子會越來越依附父母察言觀色小心翼翼的行事。

孩子當眾哭鬧,家長的處理方法很重要,馬太效應:警惕威脅教育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家長在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時孩子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行為?

  • 博得父母同情。孩子哭泣處於弱勢時會讓父母產生自責心理,同時也是孩子的本能,最早孩子在嬰兒時期可以通過哭來索取生理上的一切需求。
孩子當眾哭鬧,家長的處理方法很重要,馬太效應:警惕威脅教育

  • 讓父母難堪。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可以讓父母受到其他大人的評判,孩子做得不好也有父母的教育因素。因此父母可能會礙於"面子"滿足孩子要求。
  • 不懂替他人著想。一方面孩子出於本能需求沒有意識到孩子哭鬧對他人產生的困擾,另一方面也沒有意識到父母面對孩子哭鬧產生的精神壓力和困擾。
孩子當眾哭鬧,家長的處理方法很重要,馬太效應:警惕威脅教育

要怎麼做?

家長可以先形成一種符合自身家庭教育方式,先讓孩子冷靜下來再去和孩子溝通。在家中孩子哭鬧時,可以先把孩子放在一個家長看得見的地方同時與孩子保持一段距離讓孩子冷靜下來。或者孩子一做錯事情就讓孩子面對著牆坐在椅子上靜待5分鐘。

在公共場合哭鬧可以先把孩子帶到一個可以與孩子共處的空間,例如公共廁所隔間或商場室外。

孩子當眾哭鬧,家長的處理方法很重要,馬太效應:警惕威脅教育

  • 和孩子講道理。家長先要以身作則不對孩子使用威脅語句,當孩子冷靜下來詢問孩子為哭鬧原因。然後再告訴孩子家長的處境(為什麼不給買玩具的原因)讓孩子有同理心諒解父母的難處,並告訴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會給別人造成困擾。
  • 轉移注意力。孩子對新事物時刻都保持著好奇心,可以通過其他的事物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也可以用其他玩具和糖果來讓孩子冷靜下來。
孩子當眾哭鬧,家長的處理方法很重要,馬太效應:警惕威脅教育

  • 不能慣著 不能耗。家長可以給予孩子充分的愛,但並不是百依百順。孩子的安全感源於和父母的互動,在任何場合與父母的溝通行為上的互動。

孩子哭鬧也有可能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家長保持距離去觀察或事後去和孩子溝通都可以述說剛剛看到的現象,然後再去告知孩子錯誤行為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最後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孩子父母愛他的事實。

孩子當眾哭鬧,家長的處理方法很重要,馬太效應:警惕威脅教育

請停止威脅教育,威脅教育只是權宜之計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相反家長對孩子用多了,產生的弊端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和膽怯或者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做出更不理智的行為。

家長的任務是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以及所產生的後果,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這麼做"的原因,通過正面溝通和正確引導的方式來完善孩子的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