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就在不久前,有官方消息稱,之前定檔於3月的哆啦A夢劇場版:《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

受疫情影響決定推遲上映,這也意味著這個從1980年開始推出的劇場版,第一次推遲上映。

作為一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連載的人氣漫畫,《哆啦A夢》已經陪我們走過了半個世紀,今年是它的五十歲生日,所以這部未能上映的劇場版大電影,對喜歡它的人而言,不可不說是一場遺憾。


哆啦A夢與劇場版

從80年代的第一部劇場版大電影算起,到2020年,除去撤檔的這部作品外,哆啦A夢這個IP形象,總共為大熒幕貢獻了39部作品。

從復刻到改編,再到重製,哆啦A夢經歷了多次新生,從最初的大山版(因哆啦A夢聲優為大山羨代得名),到後來的水田版(哆啦A夢配音聲優為水田山葵)。

劇場版大電影承襲了哆啦A夢番劇的經典風格,也保證了角色的原汁原味,現在我們聊起哆啦A夢的探險故事,大部分都是關於大山版的,大山版陪伴了80、90年代的那批孩子從小到大,直到2004年的那部《大雄的貓狗時空傳》才正式落幕。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如果讓我來說的話,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最後這部《貓狗時空傳》,它是對大山版的一次致敬,同時也是對我們童年的一種緬懷,也告示著經典哆啦A夢形象和其作者藤子老師的正式離開。

雖然事實上老師早在1996年就已離世,但他在我心裡,一直陪我們走到了大山版的落幕。

水田版的重製和改編,在我看來,並非不如原版,它其實是一個與時代並行的一種處理方式,作為一部出生在上世紀的老派經典漫畫角色,哆啦A夢和它的人類朋友大雄、胖虎和小夫,還有靜香,以及很多配角,組成了我們童年的夢的世界。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就像當年熱血漫畫《灌籃高手》所帶給我們的感動一樣,《哆啦A夢》帶給我們的,是快樂的奇思妙想。

它和如今越來越豐富,甚至可以說複雜的漫畫機制不同,它所追求是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帶來的簡單的情緒感受,同時裡面也有對朋友友情,家庭親情以及模糊的愛情的一些展現。

番劇中出現的各種有趣的道具,在劇場版大電影中出現的頻率其實並不算高,劇場版的冒險故事和哆啦A夢番劇的主旨追求不一樣,番劇的目的大多是介紹不同的未來道具,在道具介紹的過程中,講一些關於哆啦A夢與大雄的日常故事。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但劇場版不同,劇場版的目的很明確,拿1980年的第一部劇場版《大雄的恐龍》舉例,電影裡講述了大雄意外在學校後山挖出了一隻恐龍蛋化石,通過時間包裹布把它恢復成原樣,照顧它,養育它,並將孵化出來的恐龍送回遠古時代的故事。

這個故事裡,大雄和恐龍的友情是重頭戲,與時間偷獵者的對抗故事,和朋友間團結合作都是這場旅程大遷徙裡的有趣插曲,2020年撤檔的《大雄的新恐龍》是該劇場版大電影第二次重製和改編,不知道等到上映時,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動。


哆啦A夢和災難

看過劇場的大家都知道,在將近四十部大電影裡,關於保衛家園,幫助朋友以及拯救外星球的故事,要佔到90%以上。

關於機器人,哆啦A夢和大雄系列裡,有《大雄與鐵人兵團》、《大雄與白金迷宮》、《大雄與機器人王國》等等,裡面講述了包括人與機器人,或者機器人之間的故事。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雖然故事本身邏輯並沒有很嚴謹,但倘若找尋故事中的因果關係的話,你會發現,很多故事中的災難起因,一般都是由人類所引發的。

無論大雄和哆啦A夢要面臨多大的災難和多強力的對手,他們最終所要面臨的,其實都是人類自己的野心和慾念。

這就產生了一個很有趣的點:災難源於拯救自我。

比如《大雄與鐵人兵團》裡,創造鐵人兵團的,是人類科學家,而他們之所以侵略地球,是因為當時科學家在他們的大腦裡植入了好鬥芯片的基因,才使得災難發生。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在另一部大電影《大雄與機器人王國》裡,促使機器人造反,征服世界,推翻人類的機器人首腦,其實還是人類自己,邪惡的本心讓人類有了錯誤的想法,必然就會招致災難。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其次,災難本身,還詮釋著友情。

《大雄的恐龍》,《大雄與日本誕生》,《大雄的發條都市冒險記》,《大雄的宇宙小戰爭》...都在講友情,有的是人與動物間的友情,有的則是人與人(外星人)間的友情,友情是團結的基礎,只有當朋友聚集在一起,困難才有機會被戰勝。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因此,友情這一部分,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果看過所有劇場版,你會發現,無論是哪一部劇場版裡,大雄和他的朋友們,都會出現,並始終站在一起。哆啦A夢和大雄的冒險故事,從來不會少了靜香,儘管總會鬧彆扭,但胖虎和小夫這對活寶,也一定會在冒險陣營裡面。

小夫的膽小,胖虎的魯莽,大雄的笨拙,靜香的溫柔以及哆啦A夢的馬虎,是劇場版大電影裡的標配,少了任意一個元素,一個形象,電影都不會完整。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大雄的魔界大冒險》裡,最後拯救世界的是哆啦A夢,但給他提供幫助則是他的妹妹哆啦美,這就像頑皮的孩子總需要得到家長的幫助和矯正,才能健康地成長一樣,哆啦A夢和大雄就是因為優點和缺點都如此明顯,才會受到大家的喜愛。

所以,關於劇場版大電影裡的災難故事,大都是關於哆啦A夢和大雄以及朋友們的成長故事,他們在無數次冒險中,懂得該如何合作,如何體諒,以及如何戰勝自我。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無論是大雄、哆啦A夢,靜香還是小夫和胖虎,偶爾都會在劇場版裡爆發出強大的力量,保護自己的朋友。

有時我們會笑稱這種改變為:劇場版大雄,劇場版胖虎(小夫),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在關鍵時刻總會做出巨大的改變,比如怯懦的小夫突然勇敢起來,魯莽的胖虎突然認真起來,笨拙的大雄突然聰明起來一樣,這樣的反常設定特別有趣,並給他們的冒險故事帶來了轉折。


劇場版的奇思妙想

說起劇場版的奇思妙想,我最開始想到的,是這三部大電影:《大雄與雲之王國》、《大雄與翼之勇者》,以及《大雄與風之使者》,這三部作品和往常的奇幻寓言大電影很不一樣,充滿了濃烈的原創色彩。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過去,哆啦A夢繫列出品了《大雄與平行西遊記》、《大雄與天方夜譚》、《大雄與動物行星》等等,但是這些作品給我的觸動卻不如前面說的三部大。

像是《平行西遊記》、《天方夜譚》和《動物行星》所描述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奇幻故事、寓言故事,《動物行星》雖然有一定的原創色彩,但看過本片的朋友一定還記得,它所描繪,還是人類所創造出來的星球,無論是文化,還是世界觀,都是人類用進化燈將動物進化的結果。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但像《大雄與雲之王國》這樣的故事,文明則是獨立的,不受人類世界所幹擾,尤其是《大雄翼之勇者》裡面,當時我第一次接觸到了「鳥託邦」的概念,這對我後來沉迷於「烏托邦」和「反烏托邦」特別有幫助。哆啦A夢大電影裡面,這樣的作品不在少數,很多文明是人類間接創造出來的,屬於間接文明,但總有一些文明,是我們無法觸及,也不瞭解的,它們一直存在於我們想象世界中。

會飛的人類,住在雲上的人類,會駕馭風的人類,等等,他們雖然和我們同樣是人類,但是他們卻有完全不同的世界觀架構和文明史,這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距離我們最遠的,不是外星人,而是那些存在於想象中的異域文明。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換句話說,即使是外星人,所遵循的世界架構和文明很可能和我們高度相似,但是與我們咫尺之近的人類,卻擁有完全不同的文明世界,這種距離,才是最難以到達的。

這也是我最喜歡哆啦A夢繫列的一點,他滿足了我們童年時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欲,有很多奇思妙想,又有很多觸及現實生活的小場景。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它沒有把想象的空間侷限在原定的空間架構裡,總會有那麼一兩次,跑出大電影的世界觀、世界架構,讓合理的世界多出那麼一點點的留白,讓我們看到想象世界未來的可能性。我們如何去解釋它都可以,它不侷限於合理的邏輯之內,總會有荒誕的片段出現。

這也是哆啦A夢最讓人著迷的一點。

2020劇場版《大雄的新恐龍》推遲,哆啦A夢還能陪伴我們多久?


今年,是哆啦A夢五十週年紀念,希望他可以陪伴我們更久一點,也希望在下一個五十年裡,哆啦A夢還可以和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冒險。

也永遠記得劇場版經典開頭的那一聲:哆啦A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