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世界艦船|蘇聯“基輔號”航空母艦

艦艇類型:垂直起降飛機反潛航空母艦。


完工日期:1975年-1987年。
同級艦:4艘。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36,000噸,滿載排水量42,000噸。
尺度:長275.0米,型寬47.2米,吃水8.2米。
動力系統:4軸推進,齒輪蒸汽渦輪發動機,140,000軸馬力,最高航速32節,自持力18節時13,500海里。
艦載機:31架。​
武備:4×SS-N-12(沙箱)艦對艦導彈發射架,24×SA-N-9艦對空導彈發射架,2×100毫米AK-100炮,8×30毫米Gatling AA(1×8)速射炮,2×RPK-5 ASW RL反魚雷火箭發射架。
艦員:1,612人,空勤人員430人。

戰後世界艦船|蘇聯“基輔號”航空母艦

▲“明斯克號”前甲板堆積的SS-N-12反艦導彈發射管

“基輔號”航空母艦的首航是從其建造地黑海穿過地中海進入大西洋向北到摩爾曼斯克加入蘇聯北方艦隊。冷戰時期蘇聯的設計師經常有大膽而富有革命性的設計,這次他們又設計出一艘有著巨大艏樓和林立的武器裝備的航空母艦。它那龐大的船體上裝滿了大量的傳感器和武器系統,以及帶斜角的飛行甲板。

戰後世界艦船|蘇聯“基輔號”航空母艦

“基輔級”航空母艦的首要任務是防止北約的反潛力量靠近蘇聯彈道導彈潛艇。它通常攜載18架“卡-27”反潛和反艦直升機,12架“雅克-38鐵匠”垂直起降戰鬥機,用來對付洛克希德的P-3反潛機,還有攻擊水面艦船的SS-N-12遠程反艦導彈,它是專門用來攻擊航空母艦的。原本它的艦載機部隊中還應包括“雅克-41M”垂直起降戰鬥機,但該機從未能達到服役狀態。“基輔級”航母的作戰效能本應由戰爭來檢驗,但戰爭從未爆發,但它的龐大和武裝到牙齒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戰後世界艦船|蘇聯“基輔號”航空母艦

“基輔號”於1975年加入蘇聯海軍,之後是1978年的“明斯克號”,1982年的“新羅西斯克號”,1987年的“巴庫號”(後更名為“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每艘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級,“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上的傳感器和武器已經與“基輔號”完全不同。前三艘艦的命運不佳,1993年“明斯克號”成了中國的一個海上賭場,而“新羅西斯克號”在印度拆解,“基輔號”成了“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的零備件來源,而“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最終經改造升級賣給了印度。

戰後世界艦船|蘇聯“基輔號”航空母艦

▲“雅克38”垂直起降戰機

戰後世界艦船|蘇聯“基輔號”航空母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