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志願者”劉莎:用行動為隔離人群送去溫暖和希望

“院裡人手緊張,我一個人就行。”1月29日,紅河州第二人民醫院收治了第一名醫學隔離觀察人員,當醫院正研究如何安排隔離觀察區的醫護人員時,劉莎這樣說。


“最美志願者”劉莎:用行動為隔離人群送去溫暖和希望

劉莎(左)在隔離病房中


劉莎是紅河州第二人民醫院內三科的主治醫師,疫情初起,她第一時間便以志願者的身份加入了醫院成立的疫情防控醫療小組。1月27日,劉莎被分派到建水縣城的一家定點隔離酒店,對滯留本地的省外人員進行排查和身體狀況監測,僅在酒店工作了兩天,她又接到回院內隔離病區的任務。在得知醫院人手安排緊張後,她主動申請進入隔離病房,開展對隔離觀察者的病情觀察、對症治療、心情疏導等工作。與隔離觀察人員密切接觸後,醫護人員自己也需要隔離觀察,而當時醫院本來就人手緊張。為了避免進一步加重醫院用人壓力,劉莎主動向醫院申請全程陪護,與醫學觀察人員同隔離。


“最美志願者”劉莎:用行動為隔離人群送去溫暖和希望

劉莎進入隔離病房前“全副武裝”


除了每天收集、記錄被隔離人員的各項健康信息,上報後由專家組形成治療方案為其對症給藥治療外,照顧其飲食起居和心理疏導就成了劉莎最重要的工作。“剛來的時候隔離對象比較恐慌,情緒緊張,常常掩面哭泣。”劉莎回憶,為了給隔離對象排解煩憂,她常與其聊天解悶,並託同事帶來了很多雜誌和書籍,同時積極安排其親屬前來探望。隔離對象感動地說:“雖然只是隔著玻璃窗遠遠地看了幾眼家人,但也是莫大的安慰。”朝夕相處,劉莎與隔離對象建立了深厚友誼,並以姐妹相稱。經過多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後,2月8日,劉莎與被隔離者一起解除隔離,劉莎仍不忘多次囑咐其出院後的防疫注意事項。


當記者問劉莎與觀察對象共同隔離十多天,家中4歲的女兒誰來照料的時,劉莎笑著說,“小傢伙很懂事,知道我工作忙,很少哭鬧。”在連續工作近一個月後,醫院給劉莎安排了5天假期,可只休息了兩天,她又匆匆回到崗位,投入到了新一輪疫情防控工作中。


“最美志願者”劉莎:用行動為隔離人群送去溫暖和希望

隔離對象結束隔離後高興地與醫務人員合影


加入醫療小組雖然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劉莎感到十分自豪與激動,“每每想到全國有不計其數的醫務工作者奮戰在防疫一線,而我也是其中一員,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劉莎說。


記者:寸琦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