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4種行為,說明他很聰明,很多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前幾天跟姐姐聊天,談起她家孩子讓她非常頭疼,不僅越來越調皮,有的時候還會對父母“發號施令”,給姐姐氣得不行。

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的“壞毛病”,但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表現出來的一些行為,恰巧證明他的“高智商”,父母只需要加以正確引導,就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且發揮自己所長,對於寶寶的成長也能起到好的影響。


孩子有這4種行為,說明他很聰明,很多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1、喜歡發號施令

在孩子們玩遊戲的時候,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一群年齡差不多的寶寶們圍著一個孩子,聽他在講什麼內容,就好像古代將領在發號施令一般。

其實這樣的行為就能夠透露出孩子超凡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父母完全可以在這方面培養孩子,比如:教導孩子怎樣進行“團隊合作”,也可以幫助孩子在跟其他小朋友交往或者玩遊戲的時候如何分享或者配合,包括髮掘別人的優點自我吸收。


孩子有這4種行為,說明他很聰明,很多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家長在培養孩子領導力的時候,要多注意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力


孩子有這4種行為,說明他很聰明,很多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2、話癆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像個“小話癆”,一天到晚說個不停很煩人。但恰恰是這一點,能證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強,且天性開朗活潑的性格。不過優點明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差

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可以多多鍛鍊孩子的自控能力,也就是教會孩子如何自律。家長需要告訴孩子什麼時候可以說,什麼時候不要說話,什麼情況下說什麼樣的話。同時家長也要保持耐心,不斷提醒孩子。


孩子有這4種行為,說明他很聰明,很多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比如:當父母之間溝通時,如果寶寶突然插嘴,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是不禮貌的,反覆幾次孩子內心就會知道,大人講話時不插話。


孩子有這4種行為,說明他很聰明,很多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3、調皮好動,閒不住

調皮的孩子大多性格很單純且非常直率,他們想到一件事情就會馬上去做,很少能有閒下來的時候。而這樣的行為卻能證明這類孩子思維發育很好且求知慾強


孩子有這4種行為,說明他很聰明,很多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但是因為孩子實在淘氣,大多數的反應都會是先打罵一頓再說,其實這樣做並不能起到多大作用,倒不如趁此機會,父母教育孩子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調皮歸調皮、淘氣歸淘氣,若是錯了就要承擔後果。

且利用孩子們好動的性格和好奇心,多多鍛鍊動手和應變能力,也是達到教育目的好時機。


孩子有這4種行為,說明他很聰明,很多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4、喜歡惡作劇

有的孩子特別喜歡惡作劇,比如模仿大人、偷偷嚇人,有些孩子還會在牆上亂塗亂畫等情況,事實上,出現這些情況並不是孩子單純的搗蛋而已,他們是在利用自己的想象力還創造力來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加以引導,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一定能發現孩子聰明得超乎想象。比如讓孩子自己編一些小故事講給父母聽;父母也可以多跟孩子一起進行科學實驗,不僅能鍛鍊孩子的智力發育還能提高學習興趣。


孩子有這4種行為,說明他很聰明,很多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佳佳給大家推薦一套《蒙特梭利早教全書》,共8冊,適合0-6歲的寶寶,內容包括語言能力、數學能力、智力開發、生活能力、藝術能力、感覺能力、左腦開發和右腦開發8個部分,全方位幫孩子開發潛能。

還有一套《陪你長大》系列早教繪本,這套繪本共30冊,分為語言、科學、藝術、社會、健康5個部分,其中社會部分就是專門解決寶寶早期社會人際關係啟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