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製造業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

財經知識局


我國製造業現在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毫無疑問,正在飛速的發展中,部分領域已領先世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的討論軍用製造業和民用製造業。

在軍用製造業方面,我國肯定是領先的。殲-20的研發與生產,試飛,都代表著我國的自主研發戰機已達世界領先水平。

2017年底,我國將向緬甸交付國產三代機“梟龍”戰機。加之11月初多架山鷹教練機交付非洲用戶,中國在全球軍工市場的分量愈發顯眼。

此外,在2018年9月,我國還曾向沙特阿拉伯出口自行榴彈炮,沙特稱是最可靠的火力支援;2014年以來,我國已經向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等多個國家出口超過30架“彩虹”4型無人機,因其在操作、部署和維護上的便利性和成本優勢而廣受歡迎;2018年,向巴基斯坦和泰國出口潛艇。可見目前我國的軍售項目已經涵蓋多個領域,從器件、裝備到武器系統,無所不包。

換句話說,我國可以為一箇中等國家全方位的打造或者量身定做一套防務體系,已具備全方位鏈的供應體系。而達到這一步,我國僅用了10幾年時間。個別領域的裝備已達到炙手可熱的程度,如在一堆競爭對手脫穎而出的無人機,在中東就佔有不可動搖的地位。

在民用製造業方面,部分領域也已達世界先進水平。比如快速增長的高鐵,技術和市場已經逐漸成熟,在通信方面,華為和中興在全球通信設備市場已經佔據了主要份額,我國在系統集成方面,已經躋身世界水平。但是,其餘行業相比較還是比較薄弱的。中國“系統強,部件弱”的態勢目前幾乎是貫穿於各個產業。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化工製造業,我國其實到現在還很落後,和電子通信等高薪崗位不斷增加的產業相比,化工製造業規模非常大,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屬於傳統的成熟產業。2017年到2019年,三年總共增長了14.85%, 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總體而言,相對於中國的整體速度,該行業的總體發展還是相對乏力的。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儀器儀表製造業。而我國在儀器儀表領域的研發投入也非常少,在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面,我們還將面臨實驗室、科研院所、日常監測、工廠等依舊依賴進口的情況。

總體而言,我國儀器儀表企業規模都還很小,雖然也在不斷整合,但是比較知名的企業,其營收規模也就是十幾億人民幣,全行業只有2個公司營收超過了100億人民幣。隨著工業自動化在中國製造業的迅速發展,對各種儀器儀表的需求還會不斷增加。

由於歷史原因和技術水平的差異,傳統產業國際標準的制定多為發達國家所把持。我國許多產業和產品的發展,在從過去的追趕到並跑、領跑的新階段,我國要在並跑、領跑的產業和產品上,利用後發優勢,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我國已在新興戰略性產業國際標準的制定上發力,取得很好的效果,要繼續保持好這個勢頭。






mu子君


目前我們的製造水平,應該算準一流水平。工業基礎大,但不及主要發達國家,不過目前我們國家已經開始工業2025計劃,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高端產業突破,這也是西方發達國家最害怕的地方。幾十年的粗放向前發展,使得國產在人們眼中就是質差的代表,而且很多時候由於國家政策,又不得不使用這些差件。但是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有關質檢指標的不斷提升,事實上還是促進國產的不斷優化。舉個簡單的例子,老百姓日常接觸最多的汽車排放標準,我的感覺國三剛出,就出了國四,馬上又開始國五標準。這就說明我們的國產汽車目前能達到高標準要求,同樣的例子還有火電廠,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已經由原來上千的排放標準,修改到目前幾十甚至十幾的標準。這就對設備的整體設計,製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業水平的衡量是一個整體的概念,目前網上有很多網友,一直說我們這也不行,那個也不好。誠然我們是目前有一定的差距,很多設備我們造的差,但資本主義國家不會因為差就輕視我們,市場上很多便宜的進口設備,實際上是為了打壓國產,他們害怕潛在的國產,因為不斷的國產突破,已經把一個個曾經的進口設備做成了出口,而且是白菜價,甚至有人哀嚎,中國人進入一個行業,就會使一個行業倒閉。前一段時間,圓珠筆芯舉國哀嘆中被山西突破,結束了歐洲小國幾千萬美元的一個行業,我們現在有錢了,有一定的技術人才積累了,任何一個工業領域都有好幾個地方,多個機構在做。而且國人有個習慣,總是喜歡論證談得失,事事都要爭第一,自我加壓。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引領工業潮流。


與你同行35564854


一言以蔽之,我國成為全球製造業大國,但還沒有成為製造業強國。

我國的製造業規模有多大?看幾個數字就可以了。2018年我國工業增加值超過30萬億元,約為4.5萬億美元,製造業佔了大頭,約為4萬億美元。這個規模已經相當於美國、德國、日本的總和,佔全球的比重接近30%。

在全球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200多種的產量,已經排名全球第一。這裡麵包括手機、冰箱、電腦、空調、汽車、電視等幾乎每天都用得到的產品。另外,我國有基建狂魔的美譽,得益於鋼鐵、水泥產業的發展,以上兩個產品的產量佔全球的比重超過50%。

是我國的製造業,整體水平卻又不強,還進入製造業強國的行業。很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尤其是核心零部件,十分依賴進口,比如芯片。大家都知道我國是進出口大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國進口金額最高的產品是什麼?是集成電路。2018年的進口金額超過2萬億元,比石油還高。

如果要給全球各國製造業水平排個隊的話。美國、德國、日本這三個國家處在第一梯隊,英國、法國、瑞典、瑞士、捷克、意大利、韓國等國處在第二梯隊,我國勉強可以進入第三梯隊。雖然我國已有120家世界500強企業,但是分佈在製造業領域的,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的企業非常少,甚至可以說屈指可數。

我國下一階段製造業發展的主要追求目標不再是規模和質量。我國現在的規模已經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超過了,重要是把製造業整體實力和技術水平提上去。按照中國製造2025的說法,2025年要進入製造業強國行列,到2050年要在製造業強國中處於前列。


財經知識局


“在全球製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處於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


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第二梯隊是高端製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

第三梯隊是中低端製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

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

這個說法,比較接近中國製造業的真實水平。

準確的說,中國製造處於第三梯隊的前列,在向第二梯隊積極進發中。在部分領域,開始和第二梯隊產生交叉、競爭。


我國製造業目前來看是:大而不強,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高自大,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幹實業,也許30-50年後,可以稱為強大。


智能製造-普實軟件


製造業要做到大而強,強而精,不是一簇而就的事情。德國,日本,瑞士,美國等製造業尖端強國,也不是一朝一夕達到的。現在整個氛圍很浮躁,包括製造業。總想投機取巧,彎道超車,缺乏工匠精神,日本一個工廠的從業者,幾代人做同一個工件,幾十上百年,瑞士也如此,這才是腳踏實地兢兢業業把製造業做大,做強做精的最基本的原因。不要想隨隨便便成功,不下力氣,精益求精,埋頭鑽研,長期不懈,百折不撓……是永遠不能成為製造強國的。好在有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國外的高精尖科技和管理與中國企業融合,使中國的製造業也能生產高新品,但其中的專利和核心技術都在外國人手裡。在蕊片,高精密機床,汽車和飛機的發動機,光刻機四大領域都是中國的短板,務必應有清醒的認識,否則盲目樂觀,是會給國家帶來戰略上誤判的。


宗慧9


目前我國在教育改革,核心科技自主研發,各類集成電路,半導體芯片,半導體材料,操作系統,光刻機,精密儀器,醫療設備,數控機床,智能機器人,航天發動機,農藥化肥機械,日化,大飛機,核動力航空母艦,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戰略加油機,戰略偵察機,大型運輸機,重型直升機,衛星導航,計算機服務器,根域名,軟件服務,生物醫藥,汽車工業是需要補齊的短板,中國製造2025任重而道遠,吾輩需自強不息,只爭朝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戰鬥!!!


用戶7101773607790


我以為我國的製造業究而不精的尚態,好多的產品都以華而不精,也就是說目前製造業尚態半完成的產品,無法達到一個精字的級別,您說是中國人聰明吧,可以說是非常聰明的,但中國人就是一個好學而勿精的尚態,不知是一箇中華的遺傳的記因關係,還是另有因數關係,總的中華的文化基礎極需提高,雖然中國工業起步晚,與國外差距太大,人家百年前早已成`工業強國,而我國且百業待興尚態,


迷你氣缸


看了多個回答,不敢苟同,中國製造業水平從規模上講世界第一,在精細化程度上講與德國,日本,英法有差距,與美國相比,先導性製造有差距,但是差距不是很大了!我們在航發,汽車發動機,特殊材料領域,高端機床領域估計需十至二十年時間,芯片領域有華為的引領,最多十年可為第一梯隊!軍事領域和民用工業製造同步,但在幾個特殊項目上不遜色任何強手!這才是客觀的事實!


永不放棄40839


我是工廠退休的老工人.實話實說.國貨產品只講能用就行.所以粗製濫造.從設計理念到加工手段都顯粗糙.缺乏精細理念能以產品往往質量低下。我買的國產家用商品總是這樣那樣.或大或小有毛病.幾乎是所有的商品都讓人嘆口氣.不得不承認在管理.設計.工藝.技術還是有差距。


黃道吉話


我認為應該是,一流是美日德英,二流荷蘭法國意大利加拿大以色列挪威瑞士瑞典丹麥,三流中國韓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巴西捷克比利時芬蘭烏克蘭白俄羅斯,四流印度新西蘭伊朗南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