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遊戲:不是簡單的加一箇中國式的噱頭就可以

最近兩年,自從《中國式家長》爆火了以後,在手遊界突然出現了無數的“中國式”遊戲。

“中國式”遊戲:不是簡單的加一箇中國式的噱頭就可以

比如中國式班主任,中國式老闆等等一系列的遊戲。

而也是這些冠名以“中國式”的遊戲,在《中國式家長》還沒有來到手遊區的時候著實吸引了一大批玩家的目光。

然而,這些遊戲卻也只是有了一個“中國式”的名頭,卻沒有一個真正的中國式內涵。

很多時候,這些遊戲只是一個套著“中國式”這個噱頭的換皮遊戲,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所有的數據都是從一個兩個遊戲裡面拼湊出來的。

卻還是拿出來給玩家,希望賺取一波熱度,賺取一些錢。

這不由得讓我對於一些現象級的遊戲出現以後一連串出現的跟風遊戲有了一些看法,是不是換湯不換藥的一個遊戲就可以拿來應付玩家?這難道就是這些公司存在的意義?

這不由得讓我思考,“中國式XX”這一類的遊戲的背後是真正的中國式的遊戲還是隻是中國式的換皮,這都是值得思考的。

“中國式”遊戲:不是簡單的加一箇中國式的噱頭就可以

從《中國式家長》爆火了以後開始,國內的遊戲廠商們紛紛都開始把目光轉向了中國式風格的養成類遊戲上來。

在這樣的遊戲裡面,玩家基本上都是扮演一些有特色的角色人物,然後通過自己的一系列決策來培養出遊戲裡面的角色。

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中國式。在這個領域裡面不僅僅只有中國式的武俠風,還有中國式的人生成長,這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但是在以前的很多人都沒有關注過這一點,大部分都是集中在了迴歸於中國古代的武俠風範,而很少會聚焦於現代社會的一些生活問題上。

這是國內遊戲的一塊空缺,也是一塊還沒有人踏足的領域。

於是《中國式家長》進入了這個領域以後,其餘的人都開始踏入了這個領域,準備開發出自己的遊戲來佔領市場。

但是PC端的市場基本上已經被《中國式家長》佔據得差不多了,只有手遊市場還沒有進入,因此又開始轉戰手遊市場。

於是就出現了諸如《中國式人生》、《中國式老闆》、《中國式班主任》這一類的手遊。

但是,無論是什麼東西,最好的永遠是第一個而不是第二個。你要在第二個的位置上超越第一,那麼你就要做的比它還好。

“中國式”遊戲:不是簡單的加一箇中國式的噱頭就可以

手遊《人生模擬器:中國式人生》

然而這些遊戲進入了以後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隨意拼湊起來的遊戲,而且裡面的很多玩法我都可以在一些別的遊戲裡面找到。

甚至有一些還是直接照搬過來的,這是改了一些UI界面以及配色以後,就成為了一款新的遊戲。

這不由得讓我有些懷疑,難道真正的“中國式”遊戲僅僅只是一連串的複製和粘貼嗎?沒有自己的新意的“中國式”可以算作是中國式嗎?

沒有自己的新意,只套有一個“中國式”的名頭,那麼這些遊戲出現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誰都不知道。

也許只是為了蹭一點別人的熱度,趁機賺取一波錢;又或許就是眼紅於別人,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出來相同的遊戲,過度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但不管是哪一種,只要是有心,那麼都可以做出來一個好的遊戲,一個讓大家都覺得不錯的遊戲。

現在的玩家也不是沒有見過遊戲,一個優秀的遊戲就算你只是一個小眾出品,那麼你也可以爆火,只要你內容足夠,玩法有心意,想必大部分的玩家都會體驗。

現在是網絡社會,只有一群玩家體驗了以後,很快這個遊戲就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媒體傳播出去。

同樣,如果遊戲的體驗不好,那麼也是一群玩家體驗以後遊戲也就止步於此了。

“中國式”的遊戲算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因為這個題材裡面包含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只要願意下心思去研究以後總會找到一個新的突破口。

然而你只是隨便的套用一個名頭,造成一個噱頭以後就拿出來忽悠玩家,玩家也不是隨便就可以忽悠的。

換湯不換藥的遊戲,就算再怎麼變化,還是沒辦法站住腳。

無論你是“中國式”還是“外國式”,對於遊戲的評判,從來都是一樣的。

你拿不出你自己的東西,也就別怪別人給你的遊戲最低的評價。

“中國式”遊戲:不是簡單的加一箇中國式的噱頭就可以


借用某個評論區看到的一句話來作為這篇文章的一個綜述吧!

第一個提出這類遊戲的人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就是蠢材!

沒有任何新意,只是一個噱頭,那麼無數的中國式也只會和一些遊戲一樣,看到名頭就讓人覺得這不是一款好遊戲。

因為讓玩家期待了那麼多,最後也讓玩家失望了那麼多,失望透頂以後你想我再拿出一次機會相信你,誰都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