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開徵求社會公眾關於建設 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意見的公告

關於公開徵求社會公眾關於建設 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意見的公告

一起來成為國家的棟樑吧

关于公开征求社会公众关于建设 叶赫部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意见的公告

關於公開徵求社會公眾關於建設

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意見的公告

為兼顧文物安全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將大型古遺址保護利用融入所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中,有效實現文物保護、生態修復、城鄉發展和民生改善。四平市文廣旅局起草了《關於建設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情況說明》。現向社會各界公開徵求意見,歡迎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踴躍參與,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亟需解決、涉及面廣、可行性強的意見和建議。

徵求時間:2019年10月24日至2019年11月25日;

聯繫人:高健;

聯繫電話:3260706;

傳 真:04343265519;

郵 箱:[email protected]

附 件:關於建設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情況說明

四平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

2019年10月24日

附件

關於建設葉赫部王城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情況說明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大型古遺址是我國不可移動文物的典型代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大型古遺址保護利用工作。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兼顧了文物安全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將大型古遺址保護利用融入所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中,有效實現了文物保護、生態修復、城鄉發展、民生改善的相互協調,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已經得到文物行業、各級政府、社會群眾的廣泛認可。現將我市關於建設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基本概念、意義及主題定位、建設分期及資金來源、項目前期進展情況和工作方向說明如下。

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基本概念

2009年,國家文物局首次提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概念,印發《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試行)》,並於2010年評定首批12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23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將遺址保護與景觀設計相結合,運用保護、修復、創新等一系列手法,對歷史的人文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再生,既充分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內涵,體現城市文脈的延續性,又能成為文化旅遊的目的地。截至2018年8月,國家文物局已評定公佈20個省(區、市)36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面積達61萬公頃;另有24個省(區、市)67處考古遺址公園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目前我省已建成和在建的有集安市高句麗、敦化市渤海中京、柳河縣羅通山城、圖們市磨盤村山城等4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二、建設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意義及建設分期

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佔地面積1390.45公頃。其中重點保護區面積23.16公頃,一般保護區面積129.54公頃,一類建設控制地帶237.75公頃,二類建設控制地帶1000公頃。包括遺址博物館、葉赫部王城再現園、文化演藝中心、管理服務區、遺址核心區、山體景觀區、遊憩綠地等等。通過建設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這一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載體,有利於解決長期以來的文物保護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改善之間的矛盾;有利於凝聚人心,拉動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於形成頂級旅遊品牌,促進區域旅遊經濟的增長點。

為了充分考慮國家、省、市各級文物保護專項經費劃撥進度安排,並與城市發展建設方向相一致,將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分為三期:

(一)規劃近期(2019~2020年)。公佈執行《葉赫部城址保護規劃》,完成本體搶險加固及排水保護措施、落實各項近期考古工作、遺址公園一期工程詳細規劃,開展遺址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

(二)規劃中期(2021-2025年)。逐步實施《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一期工程詳細規劃》,開展系統的本體保護、環境整治、建設遺址博物館、遺址保護建築及配套服務建築等,遺址公園初步建成見效。

(三)規劃遠期(2026-2030年)。根據一期工程實施情況和地方社會文化發展計劃編制《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二期工程詳細規劃》並逐步實施,使遺產整體保護取得顯著成效,遺址公園全部建成。

三、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項目內容及資金籌措

(一)項目內容

1.保護項目。主要包括涉及遺址本體的搶險加固、回填保護、本體加固、保護性設施建設等內容。

2.展示項目。主要包括遺址現場展示、遺址博物館、葉赫部王城再現園、文化演藝中心、遺址展示中心、標識系統等。

3.環境整治項目。主要包括景觀整治與綠化、道路調整改建、垃圾清運、基礎設施改造等。

4.配套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遊客服務中心、參觀遊步道、公共休息、公共衛生設施、餐飲、旅遊、購物等相關配套設施。

(二)資金籌措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資金的來源渠道主要包括: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國家其他行業專項資金、地方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資金、社會資本等。其中,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主要用於前期考古、文物本體保護展示、環境整治等,其他相關項目所需資金一般自籌。其自籌方向包括:國家文物行業外的其他部委、發改、財政、文化、國土、交通、農業、林業、環保、水利、教育、住建、旅遊等。國家鼓勵社會資本依法投入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四、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前期進展情況

目前,《葉赫部城址保護規劃》已編制完成,國家文物局將在本年內批准並由省政府公佈實施。

在葉赫部王城保護方面,危害古城遺址清理工作正在穩步進行,2018年完成水毀搶險加固工程,2019年爭取搶險加固及排水工程項目國家專項資金1130萬元[吉財教指(2019)320號],正在協調鐵東區積極推進實施。下一步將對周圍環境進行治理和綠化、美化,建設遺址博物館,申報了《葉赫部王城環境整治工程項目和展示工程項目》,預計可爭取國家資金3000萬元左右。此項目將列入2020年重點推進項目,會同鐵東區積極推進實施。

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得到省文化和旅遊廳充分肯定,並表示將從今年開始全力為該項目建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和保障,積極為我們向上爭取涉及葉赫部王城的基礎設施、環境整治、本體保護、考古發掘、遺址展示、學術研究等6大類相關項目的國家資金支持。

五、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工作方向

(一)建立協調機制。建議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鐵東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為成員的“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相關建設事宜。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文廣旅局,具體負責遺址公園建設的項目實施,做到權責統一。同時建議鐵東區政府成立由相關部門、單位組成的項目推進專辦,共同推進遺址公園建設。

(二)有序開展葉赫部王城考古工作。從202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將把單位工作重點傾斜到我市的葉赫部王城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中來。通過進一步瞭解遺址的文化內涵和結構佈局,為遺址公園規劃編制提供充分的依據,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的編制做好前期準備。

(三)積極完善考古遺址公園申報的各項條件。委託相關單位編制《葉赫部王城考古發掘情況及工作計劃》、《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物影響評估報告》、《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計劃書》等。以此為依據,積極完善各項條件,逐步推進考古遺址公園的進展。

(四)做好考古遺址公園開發建設。以國家、省政府的政策為導向,具體規劃設計如葉赫部王城考古發掘、本體防護加固、環境整治、文物安全防護性設施建設、遺址本體展示利用、遺址博物館建設、1∶1古城再建、文化演藝中心及配套設施等項目,全力爭取國家各類資金的支持,並組織好項目實施。

按照這一工作方向,我們將集中包裝一批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相關的項目,滾動式逐年向國家文物局申報項目,爭取資金,力爭每年都有項目,每年都有資金支持。通過3-5年努力,把葉赫部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初步建成見效,並最終打造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真正成為四平的文旅名片。

关于公开征求社会公众关于建设 叶赫部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意见的公告关于公开征求社会公众关于建设 叶赫部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意见的公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