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賦能團隊執行力,讓想法到幹法到最終結果?

如何賦能團隊執行力,讓想法到幹法到最終結果?

閱讀前,先思考:

  • 企業的利潤來源於哪裡?
  • 如何做好企業的戰略執行,實現團隊共振?
如何賦能團隊執行力,讓想法到幹法到最終結果?

執行這個概念我們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每個企業都需要執行,今天我們的課題上加上了兩個字“賦能”,每一個企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總結起來就是現在大部分企業面臨的“四有四不”:

如何賦能團隊執行力,讓想法到幹法到最終結果?

要改善這種情況,就需要找到科學的方法和套路,將有對應“有”,不僅要賺大錢,還要持續的賺錢。

結論:利潤是發現出來的,利潤是選擇出來的,利潤是設計出來的,那麼我們如何幹出利潤、掙出利潤,甚至比同行獲得更多超額利潤呢?

先分享三個故事,三家公司都不一樣,接下來我們將就這三個故事,結合曹老師的“套路”來共同探討執行有沒有好的方法,我們不要就問題論問題,也不要見招拆招,好的企業家不僅要解決問題,更多要拿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曹大錢老師的“套路”

▲ 三個故事分享:

1、一個年銷售額二十億的傳統企業如何半個月內突破四倍業績?

這個傳統企業是做建材行業的出口銷售,簡單一點來說就是一個外貿公司,銷售額很大但是毛利不高,曹老師當時就引薦了營銷大師葉茂中老師去這家公司進行營銷改善,後來制定出一套營銷戰略:

不要再做規模成長了,要做價值成長(新客戶做新產品,老客戶把老產品做通),但是企業依舊不慍不火,這裡的關鍵就在於——執行沒有跟上去,後來跟曹老師一起把這個營銷策略落地之後在半個月內實現了四倍業績的突破。

總結:不落地的戰略是空談,不落地的機會是忽悠;有了戰略沒系統,有了目標沒有轉化成結果。發現了利潤就好比在一個池塘裡面釣魚,你的池塘規劃好了,魚餌也買好了,就要選擇在哪裡釣魚,而這裡的關鍵還在於釣魚這個動作,你得去幹。

▲ 課堂名人名言:經營之神——稻盛和夫

如何賦能團隊執行力,讓想法到幹法到最終結果?

1、用今天的數字(結果)來指揮明天的經營

2、銷售最大化、經費最小化

3、制定共同的目標

▲ 案例分享:豐田汽車

在豐田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任何事情都是人幹出來的,所以解決了人的問題就解決了公司的問題。

豐田在定義人的時候是這樣的,把招進來的人叫做“人才”,但是沒有好的方式來驅動他們,“人才”就會往下走,變成了“人在”,這個傳統企業就處於這個狀態,有清晰的戰略但是人沒動,員工的執行力沒到位,戰略沒落地,團隊只是“在”而已,並沒有指向老闆想要的目標。

那如果“人在”也沒管好,還會繼續往下走,

團隊就變成了“人災”,人浮於事氾濫成災了,老闆天天在,員工不行動,老闆在做執行,員工在討論戰略。

再往下滑,變成“人罪”,這是豐田的老師當時給我們分享的,豐田所有執行的努力都是讓人往上走,從“人才”開始變成“人財”。

▲ 案例分享:海爾集團

海爾其實是用一個大白話把人和執行講得清清楚楚,人就是一個斜坡上的球,如果沒有機制去驅動它,不論你有多麼好的目標,那它還是會往下滾。

給它一個推動力:日事日畢,日清日高(機制)

再給它一個拉動力:創新(永遠做客戶想要的結果)

這兩個力就會讓球往上走,指向戰略目標。

總結:一家公司為什麼能賺到錢?一定要給市場提供解決方案(結果),最好還要提供“有價值”的結果。

如何賦能團隊執行力,讓想法到幹法到最終結果?

所有優秀的公司在底層都有一套邏輯,那就是以結果為導向。

▲ 曹際鵬老師的“獨孤九劍”

沒有計劃的情況下,不要相信任何目標

沒有結果的情況下,不要相信任何計劃

沒有承諾的情況下,不要相信任何結果

沒有責任的情況下,不要相信任何承諾

沒有節點的情況下,不要相信任何責任

沒有反饋的情況下,不要相信任何節點

沒有檢查的情況下,不要相信任何反饋

沒有改進的情況下,不要相信任何檢查

沒有有效激勵的情況下,以上皆為空談

▲ 課堂加餐知識1:團隊七凡是

如何賦能團隊執行力,讓想法到幹法到最終結果?

2、一個遭遇20%業績滑坡的公司如何絕地反擊7年破百億?

這個公司,不僅業績出現了下滑,而且團隊也出現了內部腐敗的問題(小幫派文化、貪腐等等)。

當時我們第一個動作就是“幹掉老闆”,讓老闆學會自己往後退,團隊提前;一家公司問題全部出現在前三排,根子就在主席臺。這個公司是大能人文化,領導人太強了,團隊沒跟上。

在這家公司還做了一次內部分享會,老員工來一起分享:我們創辦這個公司是為了什麼?來到這家公司是為了什麼?很多老員工都非常感動,老闆也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把你們當作自己的孩子,沒有把你們看作優秀的小企業家;這麼多年我對你們很好,但忽略了你們的個人成長。

從那次會議以後,我們就得出了這樣一個方法論:

如何賦能團隊執行力,讓想法到幹法到最終結果?

▲ 課堂名人名言:傑克·韋爾奇

如何賦能團隊執行力,讓想法到幹法到最終結果?

在你成為領導者之前,成功只和你自己的成功有關;在你成為領導者之後,成功全部和他人的成功有關。

▲ 課堂加餐知識2:領導者十全賦能

如何賦能團隊執行力,讓想法到幹法到最終結果?

總結:

(1)業績的董事長定律:

業績的背後是戰略;戰略的背後是模式;模式的背後是系統;系統的背後是機制;機制的背後是賦能。

(2)業績的總經理定律:

業績的背後是團隊;團隊的背後是文化;文化的背後是心態;心態的背後是機制;機制的背後是賦能。

把根留住:機制+賦能——團隊文化制勝的秘訣。


3、一個業績八年不增長的企業如何引爆利潤團隊重生?

因為行業太穩定了,所以這個企業的業績已經八年沒有增長了。在經過了一年以後,這個企業的淨利潤增長了40%,銷售額翻了一番。

怎麼做的呢?給了他們最基本的幾個東西:

如何賦能團隊執行力,讓想法到幹法到最終結果?

簡單點來講就是:戰略、系統、機制、賦能——四個組合拳(發財四連擊)

運用責任三角形機制:如果我們想要實現一個好的結果,結果一定要與當事人一對一(不能一對多),針對結果要給予當事人一對一的激勵,當責任明確以及激勵機制明確的情況下還需要給予利益一對一的掛鉤。

總結:責任下移,利益下移。

課堂總結

1、戰略

利潤是發現出來的;利潤是選擇出來的;利潤是設計出來的。

2、系統

系統是連接出來的;系統是閉環出來的;系統是設計出來的。

3、機制

機制是設計出來的;機制是搭建出來的;機制是人性出來的。

4、賦能

賦能是領導出來的;賦能是理念出來的;賦能是設計出來的。

好結果一定是設計出來的,作為企業家,發現的眼睛,拿來的手!

曹際鵬老師金句

1、一個領導者善於引發承諾的能力是一種領導力。

2、千萬不要靠責任心來管理公司,信任不是管理的基礎,信任是合作的基礎,制度才是管理的基礎。

3、一個優秀的方法論一定比一個聰明的老闆強,一個按方法論共振的團隊勝過十個諸葛亮。

4、你嵌入客戶的利益有多深,你的利益就有多高。

5、一個人親力親為的執行不叫執行,團隊自動自發的執行才是真正的執行。

6、不會賦能團隊的老闆,一定不是好老闆;凡事親力親為的老闆也不是好老闆。

7、公司力量的源泉不是老闆,而是團隊裡面的每一個人。

8、人對了事就對了,機制對了人才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