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讀書人為什麼負心?

劉華銀mark


這句話是明朝曹學佺說的。他的背景是這樣的,當時桂林皇親的奴僕時時仗勢欺人,一次放惡狗咬住了一個秀才,危急時刻,一個屠夫衝出來把狗殺了,救了秀才,奴才就告到官府,要屠夫賠狗錢。正好是時任廣西右參議的曹學佺審案,他了解了事情原委,再瞭解到這些惡奴平時的胡作非為,就判屠夫無罪,還要這些奴才陪這個秀才的醫藥錢。過後奴才就用錢去收買秀才,並進行恐嚇,秀才於是改口說自己不是被咬,而是與狗打鬧,狗是無故被屠夫殺的,所以屠戶應該陪錢。曹學佺十分憤怒,加大審訊,揭穿了他的謊言,堅持了原來的判決,並感慨地寫了句話。對這句話,我的看法是: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一,針對事情有感而發。他是專門針對這個事件有感而發的,並非是他對讀書人普遍判定;二,特定歷史條件。明末宦官專權,政治非常黑暗,社會矛盾非常尖銳,許多讀書人不得不順從當時的政治環境、社會現實,營營苟苟。三,這個判斷不是普遍性的。我們看到歷史上有千千萬萬講氣節的讀書人,像陸秀夫、范仲淹、方孝孺、文天祥等等,當然也有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也是非常講節氣的。所以我們要對每類人進行具體的分析,不能以偏概全,關鍵是每個人的品格。





文仰山人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為讀書人,這個原因如下。

一、讀書人怕死,屠狗輩不怕。屠狗輩懂得報團,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我們可以考慮農村和城市對比,農村幫助別人一般不會在意多少錢,只致盲自己有事時候別人也幫助自己。城市裡人什麼都看錢,讀書人更不要說了,更現實。

二、讀書人更為勢力,看重金錢和權力利益。屠狗輩不太在意這些,就算在意他們也知道必須自己拼命才能換來,所以先拼為盡,也是容易被小人利用。

三、讀書人複雜。屠狗輩簡單,讀書人什麼辯證唯物主義,這樣主義那樣思想。屠狗輩只看公平不,合理不,不去耍嘴皮子,幹就完了。其實世界也是這麼簡單,一定階段,大家認可的就是好的,大家都覺得不合理那就不合理。所以法制長的國家陪審團很重要。


劉華銀mark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此話出於明朝學者:曹學佺。其意思正如字面,講義氣的多是那些從事卑賤職業的普通民眾,而那些有知識的讀書人卻常常做出違背良心、舍信棄義的事情。私以為,此話也對,也不對。對的是,正如字面意思。不對的是,更深層次的思考,不是“屠狗輩”更仗義,而是這個群體認知侷限,不能像讀書人群體能利益權衡,認知更深廣。

【為何仗義每多屠狗輩 ?】

此話中,“屠狗輩”泛指從事卑賤職業,知識水平低的普通民眾。不可否認,知識,是反人性的。對於普通的“屠狗輩”人群,沒有太多的知識,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大多都是人的本性,人性無論天性善惡,但是面對一些問題時,本能的反應時,天性充滿正義。雖然這個人群知識水平較低,可是他們所接受的思想,多是社會中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傳統中,所倡導價值觀,正是仁義道德,三綱五常等等。因此,從大概率上看,這個人群較之“讀書人”要更守社會規範,倡行正義道德。在面對一些事情時,天性的善良在做主導。

【為何負心多是讀書人?】
此話中,“讀書人”泛指有一定知識水平身份較高的人群。讀書人,在知識水平越來越多時,對社會的認識,人性的理解,利害的權衡,都會變得更“專業”,更理性。較之“屠狗輩”,少了一些天性中的感性,打破了認知的侷限性。且自古以來,讀書人多有自己的“房中書”、“枕邊書”、“千古不傳之學”,因此更懂得社會規則,權衡利弊。在處理事情時,認知更靈活,利益權衡更理性,後天形成的理性在做主導。
【典故拓展】

相傳在明朝天啟二年,“閩中十才子”之首曹學佺被起用為廣西右參議。當時桂林的皇親宗室素來驕橫,好養鬥犬,用做宮廷賭博娛樂,家奴們也依仗自己是皇親奴才驕橫跋扈,不僅欺壓百姓,甚至連官府都不放在眼裡!常常當街縱犬行兇,以此為樂。當地的百姓和以前的官員都是敢怒不敢言,曹學佺上任後知道這個情況,決定整治一下這種現象。

有一次,皇親的奴才們又在街上縱犬逐人為樂。有一秀才路過,奔跑不及,撲倒在地,眼看就要命喪犬口的時候,路邊一屠夫縱身上前,一刀砍死兇犬,救下秀才。奴才們大怒,把屠夫與秀才一起綁去送官,要求懲治殺犬之罪。
當時曹學佺正好審理此案,他為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且正有整治此現象的決心。所以又怎麼會給皇室宗親面子,直接判了屠夫無罪,還判皇親賠償給秀才醫藥費。皇親不服,卻也又奈何不得曹學佺。經左思右想,於是便暗中收買秀才,令其改口翻供。再次審理的時候,秀才果然改口說自己只是在與群犬嬉戲,並無危險,而屠夫不由分說便殺了鬥犬,分明是惡意生事,藐視宗親。曹學佺一聽拍案而起,大怒道:“人證物證俱在,你還要顛倒是非黑白。屠夫救你一命,你不思回報,反要致他於死地。與狗相好,認狗為友,簡直天理不容!”說完便令衙役杖擊秀才,秀才挨不過,終於招認是皇親用重金利誘他做假口供。
曹學佺十分憤懣,覺得讀書人應當明事理,有正氣,結果卻反不如一個大字不識的屠夫仗義,於是在案卷上憤而寫下“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千古名句。

文螢之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句話從字面上很好理解:身處社會底層、缺乏文化的人更講義氣;而有文化、有知識的人常常幹出操蛋的事。

事實果如本句字面理解?讀書人多負心?讀書人不仗義?貌似驚爆眼球,字字誅心,筆者卻不敢苟同!結合目前文化領域比較普遍的通病進行解構之,如下:

其一:這是典型的斷章取義、望文生義

先提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消極作用,被一知半解的人“引經據典”,給“讀書無用論”推波助瀾。果然是這樣嗎?“百無一用是書生”出自清朝詩人黃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詩《雜感》,語出蹊蹺,筆者對其進行了一番考證。事實上,這是作者自負滿腹才華屢屢考不上功名的牢騷之言而已。

回到正題,“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為讀書人”的背景又是什麼呢?據查,該句為明朝萬曆年間的官員曹學佺所寫的一副對聯。大抵是說曹學佺治下的一個案件,有錢人家的狗咬了個秀才,一個屠夫見義勇為把狗給殺了,有錢人家反過來買通秀才,讓屠夫給狗償命。曹學佺公平處置了此事,也因此對秀才的忘恩負義氣憤不已,就有了這副對聯。曹學佺所作此聯僅僅針對“不仗義”的秀才有感而發,脫離這個背景去狹義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正所謂是典型的斷章取義、望文生義。此種例子不勝枚舉,如“最毒莫過婦人心”,“以德報怨”,如此種種……

由此,也給我們一個啟示,我們在引用典句的時候,應當回到當時的語境及背景下去看,正本清源,切忌斷章取義,望文生義!

其二:這是典型的一孔之見、以偏概全

“讀書人都是負心人”這是典型的標籤化思維,現代人多少有些思考惰性,而“標籤化”的思維可以讓人們快速對某一類事物,某一類現象,乃至某一類人進行定位,如“富二代”,“官二代”,“白富美”,“90後”,諸如此類種種。標籤式思維無意識地預設了一個片面的道德價值判斷,一個標籤定性似乎把問題看透了、解決了,但很可能把認知引向了錯誤的方向。標籤化的思維實質上就是一孔之見,以偏概全,一個人、一件事的特質擴大到一類人、一類事。一句《蘇三起解》唱詞“洪洞縣裡無好人”讓所有的洪洞人背上幾百年罵名。

所以,我們在治學經世時,切忌簡單粗暴標籤化思維,要以小見大,忌以偏概全,要兼聽則明,忌人云亦云,要實事求是,忌主觀臆斷!


END


朗格拉日


這句話是曾國藩說的,可能站在曾國藩的角度是有一定道理的。曾氏之所以這樣說可能是因為有些讀書人書讀多了,但是膽子卻變小了,更重要的是可能在諸多事情上考慮自己的利益,由此可能就沒有了信仰。凡是有利於己的就不管什麼對與非,由是才會“負心”。但不能說每個讀書人都是如此,文天祥也是讀書人,還是個狀元,為什麼他就沒有負心於宋朝呢?如果曾國藩所說的百分百正確的話,我們還能看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民族英雄嗎?故,諸事不能絕對。

說仗義的都是殺豬賣狗的嗎?更不是。不能說沒有,也有很多勢力之徒。

所以,不能因為某些個案肯定或否定一個群體。


李寶臣libaochen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古語。這個古語比較尖銳,可以說是直擊人性要害,但是又十分的引人爭議。

此古語叫做: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句話說的有道理嗎?其實這句話,是古代時期的一個對聯而已。因為所表達的這種思想比較尖銳,一直被留傳著。翻譯下來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往往屠狗殺豬這樣底層的人越仗義,越是讀書的人越負心。這個對聯是出自明代詩人曹學佺之手的。那麼他為什麼會寫下這樣一個對聯呢?這還得從一件事說起。在明朝的時候,皇室宗親一直以來行事都比較的蠻橫,而且他們喜歡玩了,喜歡養一種性格非常火爆的鬥犬。

他們用這些鬥犬進行賭博。俗話說得好,打狗看主人。這些狗是一般人惹不起的。而這些狗主人的奴才,更是仗著主人的地位,做事十分的蠻橫。有一次,皇上的一個奴才,閒的沒事幹,就把鬥犬給放了出來,故意讓鬥犬撕咬過路人,以此取樂。

都知道這奴才,是皇帝的人,所以都不敢上前管這件事。鬥犬生性兇猛,把一個秀才給撲倒在地。眼看就要咬中要害這個時候,終於有一個人,也撲上來了,打退鬥犬救下了秀才。這個救下秀才的人,就是一個屠夫。這個案子正好讓曹學佺給受理了。

他在審理這個案子的時候也是不畏強權,認為屠夫是沒有罪過的,更具備有勇氣的事,他要求讓皇上賠償那個被咬傷的秀才費用。皇帝當時覺得自己很丟人,但是在法律上你應該這麼做,所以也不能明面上說什麼。但是他想到了一個方法就是暗中賄賂,那個被狗咬傷的秀才,給他很多錢財。讓秀才說,他是與鬥犬在玩耍,並沒有撕咬他。

案子重審,曹學佺再次審訊他們。秀才就出賣了救他的那個屠夫。當時審理這個案件的曹學佺十分的生氣。所以當即就寫下來這個對聯兒: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所以我們看這個對聯是在特定的情況,特定的事件之中才寫的。並不能一概而論,所有的屠夫被都是仗義,人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是負心人士。

所以說這句話,如果做一個格言警句來看的話,是沒有道理的。


謀略國學


行俠仗義,古道熱腸這是江湖人士行走天地間的兩條路徑,也是中國文化裡感性意識的一股暗流。它不斷地滋生著一代又一代的俠客。在國人的潛意識裡都有一個俠客的夢想,這就是中國文化中的英雄情節。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就出現了兩個有趣的現象:

一個是行俠仗義者多行走於江湖,遠離朝堂和主流社會,江湖就有江湖的規矩,簡單、粗暴、有效的快意恩仇就成了俠客們的規則,除暴安良、扶貧救弱成為人們的江湖傳說。

一個就是仗義者多是些從小就遠離課堂不讀書的人士,自然就遠離了人類文化發展所推崇的禮教和道統,維繫他們的行事規則,自然是感性多於理性。

所謂無知者無畏,依靠本能和性情的自然流露,就能生活並獲得尊重。而讀書人在書本中找到了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多了文字和文化,也就多了規矩和思考,行事規則考慮的是厲害和得失,自然就沒有感性的同仇敵愾和仗義天涯的率性而為。





漢上途夫


這裡所指的讀書人並非實指讀書識理的人,而是指那些看起來衣冠楚楚的斯文人,但真正仗義的往往是那些看起來很普通的平常人,我就有親身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