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鄔思道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惠聚眾享


《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同名長篇小說,由胡玫執導拍攝,唐國強、焦晃、王繪春、杜雨露、徐祖明、杜志國、趙毅、李穎等主演,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

康熙皇帝駕崩,繼位者四阿哥胤禛,在當政後出現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河南罷考案”、“鐵帽子親王大殿發難逼宮”、“含淚殺親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歷史事件貫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該劇於1999年1月3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後廣受好評,並創收視率新佳,拿下各項大獎。

鄔思道(1687一1736),一名斯道,字玉露,清代紹興人。鄔思道好讀書,屢試不中,因家貧,只得以遊幕為生,寓居河南開封,也就是紹興師爺。腿有殘疾。正史中有其記載證據,實有其人。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康熙皇四子(後來是雍正皇帝)身邊那位不動聲色、盡算先機的極有分量的人,腿瘸,走路拄柺棍,被皇四子尊稱為“鄔先生”。他在康熙三十六年曾以舉人身份參加應天府會試,期間率領五百考生大鬧貢院,觸犯國法,被康熙鎮壓收容了十多年,幸蒙皇四子相救,最後成為其府邸高級幕僚,潛心參謀政務十年。他雖未象諸葛孔明那樣羽扇綸巾,但卻有足不出戶便洞明天下事態、人心善惡之智,僅憑風聲耳報就能洞穿錯綜複雜的朝野局勢,建言獻策,一語中的,在皇四子走向雍正皇帝的坎坷道路上竭忠盡智,居功至偉。大功告成後又不貪戀富貴榮華,急流勇退,半隱江湖,既有散仙逍遙自在之樂,又無達官遭疑召禍之憂,常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挽狂瀾於既倒,神龍現首,點到即退。其超人才智不亞於春秋范蠡、漢代張良、東方朔、明朝劉伯溫。僅舉幾例以證之:

1.向皇四子提出“以不爭為爭”的競爭策略,切合當時實際。

康熙廢掉太子後,太子之位已成空缺,一時間議舉儲君成為朝野關注熱點。號稱“八賢王”的皇八子胤祀派人到處拉選票,給老皇帝施加壓力,皇四子內心也騷動不安,但苦於勢單力薄,放不甘心,爭又無把握,鄔先生看出主子心思,經反覆考慮後,獻出妙計,他先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大富人家,老爺子生了一大群兒子。慢慢地,老爺子逐漸老邁,這麼大一個家當總得交給一個兒子來管吧。可是管家的鑰匙只有一把,兒子卻有一群。交給誰哪?一時拿不定主意,等等看吧。於是,兒子們爭得你死我活,不可開交。這時,只有一個兒子默默站在一邊,只幫老爺子幹事,卻從不參與爭鬥。爭來爭去,老爺子終於想明白了,這把鑰匙交給這群爭吵的兒子中的任何一個,都會管不好。於是,老爺子將鑰匙交給了那個不爭的兒子"。

鄔先生講完故事後又提煉出觀點:“這就叫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其實,鄔思道講的這個十分淺顯的故事揭示了康熙王朝中整個奪嫡的複雜過程。管家和治國同一道理,皇四子心有靈犀一點通,把“以不爭為爭”作為自己的競爭策略,使本來好象沒有多少希望的他逐漸取得了皇阿瑪——康熙的理解、信任和賞識,最後水到渠成。

2.忠告皇四子跳出爭嫡矛盾旋渦,推薦皇十四子任“大將軍王”。

康熙晚年,新疆準葛爾部叛亂,朝廷六萬平叛大軍因種種原因全軍覆沒,朝野震驚,此時眾皇子奪嫡爭鬥如火如荼,誰能到西北帶兵平叛,誰就有了兵權,皇八子、皇十四子、皇四子都志在必得,朝臣意見不一,皇上也很為難。這時鄔先生忠告皇四子放棄這次沒把握的機會,向皇上推薦皇十四子任“大將軍王”,經略西北,並保舉心腹干將年羹堯押運糧草,即向康熙表明自己無意爭“大將軍王”的淡泊心境,又緩和了與皇十四子的關係,也牽制了炙手可熱的皇八子,同時冠冕堂皇地把自己的嫡系安插到事關平叛成敗的關鍵職位,可謂一劍四雕!退一步海闊天高,真是高明之至!

3.在皇四子即位的驚濤駭浪中居中調度,舉重若輕。

康熙傳位於皇四子後歸天之際,眾皇子都在宮內,形勢瞬息萬變,皇八子早已串通軍界,準備武力奪位,當時卻昧著良心說未聽清皇阿瑪傳位給誰,其黨羽——皇九子、皇十子隨聲附和,推波助瀾,兩個年幼的小皇子卻說了真話,諸皇子爭論不休,當即打鬥起來。皇四子嚴令九門提督隆克多守住宮門:“誰敢出宮一步,立刻鎖拿”。隆克多是康熙用恩威並施之術打造的一把鋒利寶刀,這時派上了用場,唯新皇之命是從,立即派人將暢春園團團圍住,皇八子兵變的信息沒有傳出去,避免了一場大流血。

皇四子在皇上傳位後,立即派人帶皇帝金牌回府找鄔先生,鄔按事先商量好的計策,持金牌到宗人府放出最得皇四子信任的“俠義十三郎”胤祥,胤祥火速持皇上金牌進入衛戍京城的豐臺大營,以霹靂手段提升三個強悍舊部為副將,殺死八爺走卒——豐臺大營主帥程文遠,帶兵火速勤王救駕。“老十三”進宮後,皇四子一顆懸著的心才落了地。八爺見大勢已去,只好在隆克多宣讀康熙遺詔後,很懊喪地隨同眾皇子朝拜新君。1722年11月13日深夜,康熙皇四子在暢春園繼位,史稱雍正皇帝。

繼位當晚,雍正以“乍逢大變,宮中情形不明”為由回府過夜。老謀深算的鄔先生安排五路人馬護駕,彼此互不統屬,由“老十三”居中指揮,保證萬無一失,並不準任何人接近皇上,吩咐府中人說:“公事找張廷玉,兵事找十三爺,如私事則答天子沒有私事”。

每逢大事有靜氣,鄔先生就是這樣的人,他知機之明、謀事之精、成事之略令人歎為觀止!

4.功成身退,半隱自保,千古絕頂聰明之人。

綜觀皇四子奪嫡史,鄔先生居功第一。但皇四子繼位的同時,烏先生的使命也已經完成,以後怎麼辦?是留還是走?烏先生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選擇了後者。

皇四子繼位當晚,回府後第一個要找的就是鄔先生,他淡淡地說,“你的名分我已經想好了”,但沒說是啥,實際在觀察試探鄔的態度,這早在鄔的預料之中,鄔不假思索地說,不想做官啦,原因有三:第一是說他是殘疾人,腿瘸,不宜在朝廷上行走,不符合領導幹部應有的形象;第二是說他是先皇廢棄之人,不宜就仕新朝;第三是說“臣雖小有才氣,但以陰謀為體,皇上行光明之道,用的應是光明正大之人,臣縱有些才氣,也是熬幹了的藥渣,何堪再用?”

仔細想來,鄔先生說的三條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當官兒靠的是腦子,身體殘疾不是主要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不用的新皇就不能用啦?先皇康熙為平定臺灣而在東北馬場啟用的姚啟聖不就是順治皇帝下旨永不任用的嗎?至於善於搞陰謀詭計也說不通,管人治軍治國的方式都能拿到桌面上來嗎?

雍正在追問歸隱的方式時他說: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臣想採取半隱的方式,理由:一是不掙點銀子晚年生活沒有保障,二是跟隨主子多年,情義難斷,想主子的時候可以來看看主子;三是主子需要奴才的時候,能夠找著了……云云。

這幾句話說的實在,也說到皇帝心裡去了。雍正不是不明白這些道理,如果皇帝真的有心,完全可以留下鄔先生,但是他沒有,絲毫沒有挽留的意思。鄔先生提出辭職告退,他也就照準了。當晚把酒言歡,不過是客套而已。就這樣,鄔先生悄然離開了雍正,以後雖無大貴大富,卻有衣食之源、逍遙之樂、全身之保!

5.在國家需要時,神龍現首,排憂解難。

年羹堯在西北平叛期間,月耗白銀700萬兩,國庫空虛,拖欠國家官銀的達官顯宦都被免職抄家,朝廷已到山窮水盡地步,此時年的20萬大軍雖已對叛軍形成合圍之勢,但找不到叛軍主力決戰,皇上憂心如焚。而年羹堯飛揚跋扈,大肆鋪張,地方運糧官因雨遲到一日就地正法。每天派一些有家室的軍官打探叛軍藏身之處,打探不到就殺全家,一時間,西北大營血雨腥風,人心遑遑。

當此危難之時,已經半隱在河南地方官田文靜幕府中的鄔先生,在糧草不夠、無人敢押糧去西北大營之時,主動請纓拄著柺杖去年營送糧。年知道鄔有通天徹地之才,又曾是雍正紅人,破例迎出帥府,寒暄之後,單獨置酒,為鄔接風洗塵,並誠心求教平叛之策。是夜二人秉燭查看戰圖,胸有成竹的鄔先生談笑間一句“燈下黑”令焦頭爛額的年大將軍豁然開朗。叛軍主力既未鑽天也未入地,就在大營附近。年羹堯在鄔先生的指點下,一戰功成。

鄔先生表面上既幫了田文靜也幫了年羹堯,待遇自然不薄,但暗地裡實際上是幫了雍正度過難關,實現了自己歸隱前的諾言,其見識、膽略、心智都無不令人拍案叫絕,這才是高人!











紅酒小可愛


清末,鄔思道被紹興師爺奉為師祖,他的事蹟是紹興師爺們口口相傳的傳奇,這些傳奇遇到了神秘的雍正王朝一切就有戲劇衝突的楔子了,二月河在創作雍正王朝之時正需要這樣一個智囊,自古聖君開創基業都有自己核心的謀臣,曹操有郭嘉,劉備有孔明龐統,孫權有.陸遜,朱元璋有李善長伯溫,康熙有周培公,雍正的謀臣是誰呢?康熙晚年,朝政風起雲湧,太子胤衽兩次被廢,九王奪嫡勢同水火,胤禛沒有尊貴的生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文治武功靠什麼奪取皇位呢?胤禛性格屬於急躁容易壞事那種,社交上被稱為冷麵王,康熙怎麼會選擇如此極端的人繼承大統而打破政治平衡呢?

康熙王朝鐘,玄燁16歲親政靠的是亦師亦友的胡次有和師傅魏承謨等人支持,平三藩,滅葛爾丹離不開周培公,收臺灣依靠的的是周培公推薦的姚啟聖,一條聖主謀臣的主線將康熙心路歷程和歷史進程身臨其境式的展現出來。為了維持康熙盛世,肅清吏治,充實國庫,緩和滿漢矛盾,雍正的人生理想需要兩位導師,父親康熙給了他職業生涯規劃,鄔思道則輔助他榮登權力最高峰,九王奪嫡的歷程充滿刀光劍影,八爺黨實力影響著大半個朝廷,胤禛稍有不慎就會墜入深淵。

鄔思道不愧是政治設計大師,他抓住太子黨與八爺黨矛盾讓胤禛可以遊刃有餘獲得最大的機會,他的終極目標很清晰就是堅定的落實胤禛成為康熙心中的繼位人沒有之一。胤禛雖然性情多疑,可是關鍵節點還是表現包容和信任,胤祥是一個執行力朝高的助手,鄔思道的許多大計都需要靠著俠王的資源落實。

綜合而言,鄔思道熟悉清廷權力配置可以靈活使用各種政治資源,他善於深度揣測康熙的心思保障胤禛奪嫡鬥爭保持棋先一步的優勢,雍正王朝如果沒有鄔思道,那麼一切就會很生硬很單薄很平淡。





金色君


  鄔先生名思道,字王露,紹興人。家貧,以遊幕為生。鄔思道自幼好讀書,科舉不得意,當時的巡撫田文鏡慕名聘請鄔先生入幕,承辦一件棘手的案件。盛名之下,果然與眾不同,案子上報北京刑部順利通過,不象以往屢遭批駁。這樣漸漸取得田文鏡的信任。後鄔思道為田文鏡府幕,聲名日重,後來連雍正都知道了。有次田文鏡上一道請安的摺子,雍正批道:“朕安,鄔先生安否?”這就是鄔思道與雍正的唯一一次“接觸”。

以上是我對鄔思道的瞭解,希望能幫到你。





火馬影院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雍正王朝》中我看到的鄔先生絕對是位高人,看似平凡卻總在話語間點撥著四爺,雖然鄔先生因入獄瘸了一足,但論才識論計謀都先人一步,劇中給人的感覺是個知周天之事,識周天之物,有神鬼莫測之術的人。

鄔思道深謀遠慮,那肯定是有本事的,也是鑑於此才會輔佐四爺,最終成功登上帝位,老四胤禛的奪嫡過程驚心動魄,但是每個關鍵點都浮現著鄔思道的影子,可以這樣說,按照劇中的邏輯,沒有鄔思道,就沒有後來的雍正帝,也就沒有最終新政的推行。

比如年羹堯血洗江夏鎮後,是鄔思道提出要人看著他,才有了李衛跟翠兒的鬼混;比如坎兒的死,明明鄔思道跟坎兒說要救他,實際上是害他,事後鄔思道直呼“殺坎兒者,鄔思道也”;比如死鷹事件後,老四胤禛自比無李世民之名,豈不知在老十三還沒被圈禁之前,鄔思道就準備好了武將名單;甚至最後跑去年羹堯的西北大營,也是替雍正帝害死了年羹堯。

雍正帝即位後,府邸做秘密事件的人,大部分都被處死了,對於外派出去的也是嚴格監督。唯獨鄔思道作為帶著一肚子的秘密的人,做到了全身而退,實屬不易。

這就是《雍正王朝》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他跟雍正帝密切相關,既是雍正帝的帝師,又是他的情敵,還是他的部下,也是雍正帝的陰暗面……

如果用一句話評價鄔思道的話,那就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實現自己的抱負,真的是不擇手段,甚至不要友情和愛情,也註定了他下半輩子的孤獨,這種孤獨又跟雍正帝何其相似!





心裡有個愛妃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外掛級別的bug存在,雖說是虛構的人物,但是他確是黑衣宰相姚廣孝一般的人物。

鄔思道是劇中虛構出來的人物,看過雍正王朝我對他的評價就是天賦異稟、學貫古今、精於權謀的厚黑級人物。在四爺胤禛等級的道路上,他幫四爺掃除了一個又一個障礙,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是他在為四爺出謀劃策。在四爺登基之後還能安然隱退,可以稱得上孔明加曹操級別的人物。在雍正王朝中雍正是一個為國為民、光明正大的正面形象,所以就需要鄔思道這樣一個腹黑的智囊來幫助四爺在九子奪嫡中勝出,他是雍正的另一面。二月河虛構這個形象,是一個套路,就像朱元璋有劉伯溫、劉邦有蕭何、劉備有孔明。雄才大略的明君需要一個天才來輔助。

我為什麼說他是神級人物呢?可以從電視劇中窺見一二。第一,是讓四爺拿下追繳欠款的燙手山芋。康熙年間,黃河氾濫,暴露了國庫的空虛。細察之下,才發現皇親國戚各級官員都在借款不還。雖然四爺追繳欠款得罪了不少人,但是也讓康熙看到了四爺的能力。第二,讓四爺保舉十四爺為大將軍王。這正迎合了康熙心思,展現了自己顧全大局。第三,讓四爺、十三爺推舉廢太子為新太子,展現了他的手足情深。第四,康熙狩獵時,讓小弘曆說的話,直接使皇上龍顏大悅,這件事讓康熙知道了自己兒子後繼者也是一個合格得人。還有,讓雍正派李衛暗中監視年羹堯。為了生存拋棄兒女私情。勸四爺不要接手刑部冤獄案。勸十三爺不要鐵帽子王就是在四爺等級之後,還為國家做了幾件事,可謂發盡了預熱。像他這種厚黑人物,卻能聚光燈下,金蟬脫殼,安然隱退,並且抱得美人歸。雖說其中也夾雜些雍正的不捨,但是能讓皇帝不願意殺自己也是一種能力,真是讓人佩服佩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歷史上能功成身退的天才少,能安然歸隱還過得不錯的厚黑弄權的人物更少。雍正和鄔思道最後一次見面,提出了半隱一詞,讓雍正明白了他無野心並且對自己忠心,最重要的是自己跑不遠,雍正可以找到他控制他,這是何等的魄力,也是無奈之舉。實現政治抱負後急流勇退,不愧為一代高人。





笨笨的阿牛


雍正王朝中雍正之所以放走鄔思道,背後隱藏一個反被威脅的秘密!

康熙帝覺得自己時日不多,突然就下令北京城全程戒嚴,隨後召所有皇子進宮。

這個時候老八胤禩一夥和老四胤禛一夥都開始暗中為爭奪皇位做準備,老八胤禩馬上安排人員接管豐臺大營,隨時準備進宮奪位。老四胤禛這邊則給鄔思道留下了關防大印,隨時準備用這個東西放出老十三胤祥,再由老十三胤祥接管豐臺大營。

同時,老十七胤禮也準備進宮的時候被鄔思道攔下,理由是擔心被老八胤禩一夥一鍋燴,而老十七胤禮則緊急趕往西山大營。

很多人可能有誘惑,為什麼老十七胤禮成了老四胤禛的人了呢?

其實這個原因劇中沒有體現,問題就壞在老十胤誐身上,或者說他的母親身上。老十七的生母沒有什麼顯赫的地位,是從宮女上位的。相反老十的生母地位就高的多,她是溫僖貴妃,孝昭皇后的親妹妹。

曾經因為老十對老十七的生母侮辱,導致老十七心有不滿,其實從阿哥們的關係就能推斷出他們的生母關係,這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也正是出於這種矛盾,老十七跟老十不對付,從而投到老四胤禛的門下,一心輔助老四胤禛奪位。

雍正帝這次回到府邸沒有別的事,一心為了鄔思道而來,並不是所說的怕宮裡不安全,如果真的怕宮裡不安全,為什麼當晚又回宮了呢?

雍正帝很直接,一進門先問鄔先生在哪,他就是怕鄔思道突然跑路,所以見出來迎接的人中沒有鄔思道,心中一驚。

而鄔思道一見到雍正帝,馬上喊了一聲皇上,並行跪拜禮,雍正帝急忙扶他起來:

“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到了明天,就又是一種忙法了。”

一句話就告訴了鄔思道,我們還是我們,只是過了明天,忙法不同了,潛在意思是你鄔思道那套陰謀詭計,到了明天,就不能再用了。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多次講過這段劇情,我們講過的內容,這裡就不重複了,感興趣的可以查看往期文章查看,總之擺在鄔思道面前的路都挨個被堵死,我們來分析他怎麼化解的這場危機的。

雍正帝一直在自言自語,最終提到“順便來看看你!”

這就搞笑了,順便來看鄔思道的,你雍正帝不先忙自己的事,而一頭扎進鄔思道的房間是順便嗎?要知道雍正帝回到府邸就這麼十幾分鍾,卻全跟鄔思道單獨在一起,跟鄔思道講完話就回宮了,顯然他所謂的順便,其實就是專門。

我們仔細觀察這段劇情,不難發現,雍正帝跟鄔思道的這場對話,雍正帝一直小動作不停,要不就是扯扯衣袖,要不就是劃拉劃拉桌子,還東張西望的,就是不看鄔思道的眼睛。

尤其是說到“順便來看看你”的時候,眼睛瞅了鄔思道一眼,很快就移開了,顧左右而言他。而此時的鏡頭給了鄔思道一個特寫,鄔思道是非常坦然的面對雍正帝的,目光如炬,並不是多麼感動的樣子,顯然是有話要說。

而雍正帝見鄔思道還不說話,於是繼續說道老十三胤祥怎麼把順天府和善撲營的人也調來了?

鄔思道終於按耐不住了,馬上搶話道,這幾路人馬是我讓十三爺調來的,而且五路兵馬平素不相統屬,十三爺居中指揮。

這時候雍正帝突然背過身去了,這個舉動蘊含的意義太大了:

以鄔思道對老四胤禛的理解,自然知道他這次回來,自己凶多吉少,所以一直等著雍正帝明說。雍正帝一句光一個豐臺大營還不夠啊,也就暴露出,人多的話,他不好對鄔思道下手。

而鄔思道馬上說這五路人馬是自己安排的,也是告訴雍正帝,你不會知道這些人裡面會不會有其他陣營的人的,這時候在府邸待著,並不比皇宮裡安全。

一句“這個時候越小心越好啊”不光說給雍正帝聽,也是說給自己聽,畢竟雍正帝去暢春園聽宣,府邸是鄔思道把持,他暗裡做了哪些安排,雍正帝是心裡沒底的,這時候也不好輕舉妄動。

他這一背身,就等於有點攤牌的意思了;

“既然是鄔先生安排的,自然萬無一失啊,你的名分容朕慢慢安排。”

雍正帝的這句話一出,也就表明,自己不會輕舉妄動的,既然鄔先生都安排好了,我當然不能對鄔先生下手啊,好吧,你想得到什麼?

這時候鄔思道當然明白,擺在自己面前的就三條路,當官的話,做大了就是功高蓋主,做小了難免心生不滿,提做官必死無疑。而歸隱也是死路一條,畢竟自己知道太多秘密,雍正帝剛剛登基,敵對勢力還很多,萬一鄔思道跑到了敵對方,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鄔思道提出了自己三不可用,此時的雍正帝眼神遊離,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估計雍正帝不相信這句話是從鄔思道嘴裡說出來的。而鄔思道能張口而出,顯然他早就想好的了,這個方案能說出來的前提就是利用雍正帝多疑的性格,給他擺了一道五路兵馬迷魂陣。

但是當聽到鄔思道的“半隱”方案時,雍正帝眼睛一亮,雖然仍然滿臉狐疑的神態,但是心中已經有些被說動了。

結合當時的狀態,登基當天,京城中亂七八糟,自己的府邸到底安全不安全,也得打個問號。跟鄔思道的博弈也一直僵在這裡,自己已經被鄔思道分析的入骨三分,而自己對鄔思道的瞭解還遠遠不夠,這種情況下自己還真不敢輕舉妄動。又聽到鄔思道確實是真心實意的提出瞭解決方案,再聯想這些年兩個人在一起的恩恩怨怨,他確實感動了,雙眼含淚,鄔思道同樣的雙眼含淚,終於兩個人達成了一致意見。

此時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伴隨著雍正帝的眼淚的,其實還有冷汗一道,說到底雍正帝也是有點害怕的。

這時候的十七阿哥已經帶兵過來了,很有可能是執行雍正帝下達的剿殺鄔思道命令,可是鄔思道沒有給雍正帝下命令的機會,一句“天子無私事”就給打發了。這句話既是說給十七阿哥聽,也是說給雍正帝聽,你以前的私事我會爛在肚子裡,以後也不會再有這種私事了,你放心好了。

至於今天你想辦的“私事”,我早就做好準備了,估計是辦不成了!

而鄔思道說的半隱方案可以做到一石三鳥:

首先,雍正帝不如果殺掉鄔思道,那麼必然讓其餘跟隨者心寒,尤其是老十三胤祥,那麼以後誰還敢替你辦事?其二,鄔思道並沒有脫離雍正帝的控制,還是可以隨叫隨到的,而且是在明處,不會做傷害雍正帝的事,況且自己也說了,自己那點聰明才智,早已經耗光了;其三,自己主動提出做不了官,也是幫雍正帝解了一道難題,可以看出鄔思道是真心輔助雍正帝的,並沒有任何其他意圖。

所以,鄔思道之所以能順利脫身,完全是利用了雍正帝多疑的性格,這種博弈妙就妙在自己在暗處,而雍正帝是在明處,一個是早就想好了對策,一個是被動的接受安排。最後無奈的雍正帝,也就默默的回宮了








城市獵人331


不管從哪方面來看,鄔思道都算得上是最聰明的一個人,尤其是在保全自己性命方面,遍觀歷史有幾個人能在完成大業之後功成身退的?范蠡是一個,張良是一個,除此之外能夠逃脫毒手的寥寥無幾,就連神機妙算的劉伯溫最終都被害死了,鄔思道能留得性命足以說明他的智慧。

鄔思道給雍正做幕僚的時候,不斷地為其出謀劃策,正是在鄔思道的計謀下,雍正才能每次做決策都正中康熙皇帝的下懷,並逐漸的獲取了康熙皇帝的心,最終成功的當上了皇帝。鄔思道到雍王府名義上是做弘曆弘時與弘晝的老師的,鄔思道確實毫不藏私的教導這三位,其中對弘曆的教導最多,所以弘曆得以在熱河圍獵中引起康熙皇帝的好感與注意,並將其帶到自己身邊撫養,後來雍正繼位後,也沒有懸念的將弘曆為自己的繼承人了。

鄔思道輔佐雍正當上了皇帝,還培養出了弘曆這個未來的乾隆皇帝,這樣的能力絕對是非常厲害的了。

狡兔死走狗烹,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定律,遍觀史書有多少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人被自己的主子給殺掉了,雍正當上了皇帝后也把屠刀揮向了自己身邊人身上,其中第一個就是鄔思道,所以他在當上皇帝的當然急匆匆的回到了自己府中見鄔思道。

雍正見到鄔思道之後,每一句話都充滿了殺機,而鄔思道通過高福一事就知道了雍正是個什麼樣的人,所以提前做好的準備,令雍正皇帝無法對其下殺手,不得不讓鄔思道繼續活在這個世上。這可以說是雍正與鄔思道之間的交鋒了,以鄔思道大獲全勝告終。

總的來說,鄔思道最厲害的地方在於看人非常的準確,他每次都能看出康熙皇帝的心思,然後讓雍正去做最正確的決策;他也能看出雍正的心思,所以提前謀劃讓雍正不能殺自己,這樣的人物是當之無愧的聰明人。


葉小仙影視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這個人既有剛正不阿的一面,又有陰謀家的一面總的來說,總得來說鄔思道是一個聰明人,下面咱們分析一下

首先,鄔思道正直剛正不阿:年輕的時候參加科舉,因為當時考官受賄導致錄取不公,鄔思道年輕氣盛,和大家一起衝擊衙門,毆打官員。雖然最後考官被處罰,但是他們衝擊衙門的行為也被視為非法,鄔思道作為主要人員被通緝。最後太后去世,大赦天下鄔思道才被放了出來,面對不公,鄔思道敢於抗爭,不畏強權。

其次,鄔思道是一個陰謀家,面對刑部案件在給四爺分析案情的時候就曾這樣說過,刑部乃是太子管轄的範圍,刑部無論是誰出了問題,最終的矛頭都會指向太子,而康熙這次決定徹查刑部冤案也就是對太子失去了最後一絲信任,事情查清之日也就是太子被廢之時,而作為徹查本案真相的人最終也會不容於天下、不容於朝廷,最終也將不容於康熙。雍正聽了建議裝病,不去碰這個案,結果八爺處理這個案件也斷送了他後來的奪嫡之路,類似的情節還有很多,包括有一段教小弘曆怎麼康熙說話,說康熙是大清第一巴圖魯,最終弘曆得到了如意,包括幫雍正分析死因事件的背後康熙的處理方法,等等,還有很多

最後,鄔思道是一個急流勇退的聰明人。後來在雍正登基以後本該享受榮華富貴的鄔思道,卻看到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答應雍正皇帝要“半隱”為何半隱,當然是不讓雍正起了疑心,又能處處在雍正的監視之中。而這也是鄔思道唯一能夠活命的機會,包括後來他也和十三也說過,要想保榮華富貴,必須辭去鐵帽子王。

總之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對鄔思道這個人物描寫非常細緻,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寫得非常精彩。





精選高光好劇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是最成功的一部宮廷劇,鄔思道在這部電器劇前半部分都是戲份很多也很重,給人一個疑慮,究竟鄔思道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我要在就這,寫幾點吧!個人見解 不喜勿噴!

家境:鄔思道出身貧寒之家,雖然喜歡讀書但科舉屢次不中,只能遊幕為主,他是個自知之明的人,所以才能為自己換來一個善終的結局

看人:鄔思道不僅瞭解康熙,對雍正的瞭解也是入骨三分,鄔思道唯對十三爺說的一句話,與於常人交往,樂享樂易共患難,與天子交往,共患難易共享樂難,鄔思道都是雍正很多無法對外人言機密事件的直接策劃者,所以雍正是殺可惜,不殺又不捨,所以他非常瞭解雍正的心思,所以也不說走,而是自願去李衛處當個幕僚,這樣既可以避免觸怒雍正而惹來殺身之禍,又可以頤養天年,不在勞神,就是有一點,李衛太窮了!





嘻嘻哈哈366


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四爺在登基之路上的幾乎所有重要事都是鄔先生在出謀劃策,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鄔先生就沒有雍正皇帝登基的那一天,可以肯定的說鄔先生確實是歷史人物,只是沒有這麼神乎其神罷了。他叫鄔思道,無錫有名的才子,府試鄉試連戰連捷,中秀才舉人都是頭名。

因為揭發科舉考試中的舞弊現象曾使得官場巨震,鄔思道本人也曾被通緝成為“逃犯”,為此鄔思道在武夷山蟄伏了很久直到太后去世大赦天下鄔先生才回到了故鄉,後被四爺收為幕僚奉為上賓。鄔思道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個過客但是在《雍正王朝》中卻大放異彩,為什麼作者要將如此一個岌岌無名的人塑造成有經天緯地之才,堪比諸葛亮、劉基的神人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種可能。

《雍正王朝》主要塑造了雍正皇帝憂國憂民,為國為民的正面形象,雖然雍正並不是儲君的第一人選,但是卻最終在“九子奪嫡”中勝出,想要在如此紛繁的環境中最終獲勝背後的艱辛可想而知,當然也必須有些有段,有些腹黑,既然雍正是正面人物,那麼就需要一個鄔先生這樣的智囊,展現出來的結果就是雍正確實是明君所有發生在登基路上的陰暗面都由鄔先生來負擔。

在歷史上鄔思道確有其人,他是雍正重臣田文鏡府上幕僚,紹興師爺的代表人物,在雍正和田文鏡的往來信件中雍正曾問及鄔先生是否安好,可見對於鄔先生雍正還是有所耳聞,或許也正是因如此才給了我們無限遐想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