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級響應的這60天

上海:一級響應的這60天

上海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一級響應是1月24日啟動的,今天是實施一級響應的第60天,在過去的這些日子裡,上海市聯防聯控步步推進、相關措施連續出臺,有效地控制住了本地疫情,防控成績有目共睹,一起去回顧一下上海啟動一級響應以來的這些日子。

上海:一级响应的这60天

截止到1月23日 24點,上海市累計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0例。1月24日,上海啟動一級響應機制,各景點、各文博場館陸續閉館,各劇院演出取消。而就在當天,上海首例確診病例治癒出院。

兩天後,重點地區來滬人員必須進行居家或集中隔離觀察。在省界道口,所有入滬車輛逢車必檢。4000多家零售藥店啟用發熱患者登記直報系統。

上海:一级响应的这60天

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表示:“把所有的信息都登記下來,以利於我們排查你為什麼要買發熱藥,這也是一條線索。”

為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上海發佈緊急通知,要求本市區域各類企業不早於2月9日24點復工。

上海:一级响应的这60天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你待在家裡也是戰士,你是在戰鬥,你是在‘悶’呀,當然你是覺得很‘悶’對吧,你覺得很‘悶’麼 病毒也給你‘悶死’了呀。”

到1月30日,本地新增確診病例數達到峰值。第二天,浦東新區與海關、浦東國際機場建立三方聯動機制,重啟出入境人員填寫健康申明卡制度,體溫檢測覆蓋機場。

上海:一级响应的这60天

浦東新區副區長李國華介紹:“對排查出來來自重點區域無發熱的人員,也及時送至我們集中隔離點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

上海:一级响应的这60天

測溫措施在上海公交系統鋪開。2月初,軌交站點陸續啟動進站測溫,不戴口罩者不得進站。

上海:一级响应的这60天

上海地鐵虹橋火車站站區車站站長助理高煜介紹:“一旦發現溫度超過37度3,我們在每個測溫區旁邊會設置隔離區域,由120的醫護工作人員到達現場。”

2月2日,全市首輪口罩預約登記啟動。2月7日,首次公佈確診病例 涉及區域和場所情況。2月8日,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通告,要求依法嚴格執行公共場所體溫檢測和自覺佩戴口罩措施。

2月10日,部分企業有序復工。為了降低復工後人員進出帶來的風險,全市不少住宅小區在實施封閉式管理的基礎上,開始推行出入證制度。緊接著,解除醫學措施查詢 和 企業復工人員網上登記,兩套系統在“一網通辦”上線。

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市大數據中心主任朱宗堯表示:“實現一次填報,多次複用,儘量降低企業填報的工作量。”

2月18日, 上海首次確診病例終於零新增,但依然堅持疫情防控發熱篩查依“零報告”制度。一週後,上海首例危重症患者出院。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採訪到康復者楊先生,他表示,非常感謝全體工作人員是他們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把自己從死亡線上搶救過來。

進入3月,全市中小學生開啟史上最大規模在線教學生活。隨著復工復產企業日益增加,可用三色動態碼 提示個人健康狀況,"隨申碼"在全市範圍內推廣,持綠碼市民可自由通行公共場所。

上海:一级响应的这60天

而另一方面,防境外疫情輸入正在成為防控工作重中之重。3月4日,上海明確入滬前14天內有重點國家旅居史的,一律實施居家或集中隔離健康觀察14天。3月5日,上海出現首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月6日,16區開始進駐兩大機場,集中接送入境人員。過去十天,上海的疫情防控重點國家名單已從4個增加到了24個。

閔行區防疫指揮部聯絡員姚衛國:“對於沒有固定住所的境外返滬人士,我們先把他送到酒店,到那邊進行分類,確保一個不漏,不能少一個。”

目前,上海已經連續20天沒有本地新增確診病例,本地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率也已超過9成,高速公路入滬道口正悄然撤下逢車必檢措施。而從24日零點起,上海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將由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

上海:一级响应的这60天

市衛健委也特別提醒:隨著人群流動恢復常態,境外輸入病例不斷增加,新冠肺炎的傳播風險依然存在。應急響應級別雖然從一級降到了二級,但市民的自我防護意識不能降級。還是提倡不扎堆,不組織或參加聚集性活動,人與人儘量保持一定距離。同時,依然請大家科學佩戴口罩,並繼續保持良好生活衛生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