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忠實粉絲,怎能不知道這8個圍棋文化常識!

 “青山不厭三杯酒,長日惟消一局棋。”圍棋作為傳統文化之一,已經流傳4000餘載,文化底蘊極為雄厚,每個圍棋人都必須懂得一些圍棋文化知識,今天,小編收集這八個常見知識點,來看看你知道幾個?


作為一名忠實粉絲,怎能不知道這8個圍棋文化常識!


  一、圍棋的起源在哪裡?


  圍棋起源於中國。


  上古時期,帝堯之子丹朱桀驁不馴,遊手好閒,令堯很是頭疼。後來,堯想出一計,將丹朱帶到平頂山上,用石子教他排兵佈陣,這就是最早的圍棋。


  後世流傳“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說法由此而來。據說現在山西晉掌村還有石刻圖形遺蹟!


  二、第一位史書記載的圍棋高手是誰?


  《孟子》中有記載:弈秋,通國之善奕者也。後世稱他為“棋道鼻祖”。關於弈秋,著名的還有關於兩個徒弟的故事。


  弈秋誨二人弈,一人專心致志,一人心不在焉,結果兩人成績由此拉開。


作為一名忠實粉絲,怎能不知道這8個圍棋文化常識!

  三、棋手圍棋水平怎麼劃分?


  圍棋由低到高依次分為:業餘級位(為1級、2級至25級,1級最高。)


  業餘段位(為1段至7段,1段最低,7段最高)。


  職業段位(為一段至九段,一段最低,九段最高)。


  四、第一個圍棋官職—“棋待詔”


  “棋待詔”是唐朝時期所設立的官職,用來招攬天下的圍棋高手。這也側面說明了當時唐朝圍棋發展的盛況。棋待詔候命翰林院,沒有品秩,但意義重大。

作為一名忠實粉絲,怎能不知道這8個圍棋文化常識!

  五、對後世影響甚深的圍棋十訣


  圍棋十訣是唐代王積薪所創。


  他根據前人理論與自己下棋時所思,創作了十條關於圍棋的定律:不得貪勝、入界宜緩、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就大、逢危須棄、慎勿輕速、動須相應、彼強自保、勢孤取和。


  六、怎麼判斷一局棋的輸贏?


  圍棋現在雖然已經向世界推廣,但中日韓三國依舊成鼎立之勢。


  中國目前採用數字法計算勝負,現行中國圍棋規則規定:執黑棋貼子3又4分之3子,也就是說185子勝,白棋177子勝;日本和韓國都採用數目法;還有一種為應氏規則,由中國臺灣實業家應昌期先生創立。


作為一名忠實粉絲,怎能不知道這8個圍棋文化常識!

  七、第一個世界級圍棋賽事是什麼?


  “富士通杯”是第一個舉辦併產生冠軍的圍棋世界大賽。賽事由日本主辦,從1988年持續到2011年。中國共獲得3個冠軍,分別是馬曉春九段、古力九段、孔傑九段。


  八、世界棋壇的奧運會—應氏杯


  應氏杯全稱為“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1987年8月由中國臺灣實業家應昌期宣佈舉辦,是冠軍獎金最高的世界職業圍棋賽事。賽事效仿奧林匹克運動會,四年一屆,至2016年已成功舉辦八屆。


作為一名忠實粉絲,怎能不知道這8個圍棋文化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