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鳳岐:舉全市之力讓更多礦區群眾早日搬進新居

侯鳳岐在參加市八屆人大代表烏達第一小組棚戶區改造調研活動時強調

舉全市之力讓更多礦區群眾早日搬進新居

侯凤岐:举全市之力让更多矿区群众早日搬进新居

9月26日,市委書記侯鳳岐以普通人大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市八屆人大代表烏達第一小組棚戶區改造調研活動。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彪等一同調研。在烏達區蘇海圖煤礦棚戶區,侯鳳岐向王慶恩老人詢問他家的日常生活、搬遷意願等情況。 (郭婧 攝)

9月26日,市委書記侯鳳岐以普通人大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市八屆人大代表烏達第一小組棚戶區改造調研活動。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彪、副主任王利春,部分自治區人大代表和市八屆人大代表烏達第一小組成員參加調研活動。

侯鳳岐和代表們首先到市煤礦棚戶區搬遷改造項目二期工程永昌佳苑項目施工現場,仔細詢問了項目進展、施工技術、房屋質量等情況。目前已開工建設的永昌佳苑項目總建築面積21.68萬平方米,總投資5.2億元,計劃建設85棟3171套以多層磚混結構為主的安置住宅。侯鳳岐強調,要繼續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確保工程質量,真正把工程建成人民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精品工程。

在烏達區蘇海圖煤礦棚戶區,侯鳳岐和代表們深入街巷,詳細瞭解了棚戶區居民搬遷進展和尚未搬遷居民的生活情況。在78歲的王慶恩老人家中,侯鳳岐詳細詢問了他家家庭成員、日常生活、搬遷意願等情況。侯鳳岐表示,我市的繁榮發展離不開礦區居民的建設勞動和辛勤付出,改善你們的生活居住條件是我們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相關部門要抓緊調查研究,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搬遷方案,確保礦區居民都能早日搬進新居。

實地調研結束後,調研活動組聽取了烏達區棚戶區搬遷改造工作情況彙報,並與有關部門、街道、社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代表們表示,烏達區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真正把黨的惠民政策送到廣大弱勢群體的心坎上。希望烏達區在今後棚戶區改造中,同步考慮養老、綠化等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努力實現“建得好、搬得出、住得穩、拆得掉”的目標。

侯鳳岐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小組活動是代表履職的重要形式,每位人大代表特別是黨政領導幹部,都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大成立6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君在自治區紀念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6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認真履行代表職責;要進一步規範人大代表參加小組活動制度,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繫人民群眾的優勢,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時解決群眾反映強烈、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凝聚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對於調研活動中群眾反映的問題,要進行認真梳理,儘快提交給有關部門妥善處理。

針對當前棚戶區改造工作,侯鳳岐指出,我市因礦而建、因礦而興,改善礦區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工程實施以來,市區各部門密切配合,完善政策,強力推進,實效明顯,極大地改善了礦區居民的居住環境,受到了廣大礦區群眾的熱情擁護。

侯鳳岐要求,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完善政策和標準。要按照國家和自治區出臺的一系列關於資金、土地、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準確理解政策,做到落實政策不走樣、執行政策不變通,通過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完善,確保政策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各級黨委、政府制定政策,要與我市歷史發展延續相結合,注意政策標準的銜接,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建立一個統一的、相互銜接的政策體系。

侯鳳岐強調,要按照“以需定建”的原則,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籌資、限價定向安置”的模式進行建設、安置,牢牢把握“建得好、搬得出、住得穩、拆得掉”四個環節,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確保棚戶區改造項目的質量、安全和進度;要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確保分配住房工作順利進行;要積極研究相關政策措施,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系統地解決搬遷居民在勞動、就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侯鳳岐要求,在加快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的同時,要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對暫時還未搬遷群眾的生活用水、用電、乘車、行路、如廁等問題,給予統籌考慮,對現在還在使用的市政基礎設施要進行必要的維護和修繕。要採取有力措施,舉全市之力加快推動煤礦棚戶區改造二期工程,爭取早日讓更多群眾搬進新居,讓多年來為烏海建設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礦區群眾過上更加體面的生活。 (記者郭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