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如何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蛋白質有多重要呢?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在營養學中,有個“木桶理論”說得就跟蛋白質有關。什麼是“木桶理論”呢?

木桶理論就是指,在食物中的蛋白質氨基酸是一組一組的利用,而不是一個一個的利用。食物中所含有的氨基酸較多,人體必需的有9種。人體吸收利用這些氨基酸的時候,是以含量最少的那個氨基酸來消化吸收利用的。因此,我們在食用蛋白質時要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這樣才能提高蛋白質的生物價。

當我們混合食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蛋白質時,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長補短,相互補充,達到較好的比例,從而提高蛋白質利用率的作用,這個也稱為蛋白質互補作用。例如,玉米、小米、大豆單獨食用時,其生物價分別為60.57.64,如按23%、25%、52%的比例混合食用,生物價可提高到73。

如何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應當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食物的生物學種屬越遠越好,如動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之間的混合比單純植物性食物之間的混合要好;

2、搭配的種類越多越好;

3、食用時間越近越好,同時食用最好,因為單個氨基酸在血液中的停留時間約4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就起不到互補的作用了。

那麼,人體每天應該攝入多少克蛋白質呢?

按能量計算,蛋白質攝入量應占總能量攝入量的10%~12%,兒童和青少年為12%~14%。中國營養學會提出的成年男子、輕體力勞動者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75g/天。也可以按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1.16g來計算。

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可分為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兩大類。植物蛋白質中,穀類含蛋白質10%左右;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特別是大豆含量高達36%~40%,氨基酸組成也比較合理,在體內的利用率較高,是植物蛋白質中非常好的蛋白質;蛋類含蛋白質11%~14%,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奶類(牛奶)一般含蛋白質3%~3.5%,是嬰幼兒除母乳外蛋白質的最佳來源;肉類包括禽、畜和魚的肌肉。新鮮肌肉含蛋白質15%~22%,肌肉蛋白質營養價值優於植物蛋白質,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為改善膳食蛋白質質量,在膳食中應保證有一定數量的優質蛋白質,一般要求動物性蛋白質和大豆蛋白質應占總能量的30%~50%。如,一個人每天需要60g蛋白質,那麼,動物性蛋白質和大豆蛋白質應該是18g~30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