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誤殺上級要被槍決,主席:留他戴罪立功,建國後成開國上將!

1926年10月,北伐軍光復武漢,此時國內革命浪潮高漲,急需大量的政治、軍事人才,為此蔣校長決議在武漢創建黃埔分校,並將黃埔五期的政治科學員前往武漢就讀,與此同時,武漢分校也面向全國招生,而這次招生在黃埔校史上有跨時代的意義,因為這一批學員首次招收女生,這也是近代史上第一批接受正規軍事訓練的女軍官,而我軍很多大人物就來自這批學員,女兵中有邱繼文、譚勤先、黃傑以及抗日女英雄趙一曼,而男兵中有一人在建國後成開國上將,他就是陳伯鈞。

此人誤殺上級要被槍決,主席:留他戴罪立功,建國後成開國上將!

1910年陳伯鈞生於四川達縣,學生時代他就是一位心有愛國情懷,對革命熱誠的愛國青年,但由於參加愛國學生運動卻被學校開除,或許此後中國會少一位博學才子,卻多了一位戰功赫赫的將軍。1926年10月,陳伯鈞聽到武漢黃埔分校成立及招生的消息,就千里迢迢趕赴武漢,成為分校第一批學員,畢業後參加了平定夏鬥寅叛亂的戰鬥,並於當年9月參加了秋收起義。

此人誤殺上級要被槍決,主席:留他戴罪立功,建國後成開國上將!

起義軍大都由農民、工人和起義士兵組成,像陳伯鈞這樣接受正規軍事訓練的不多,再加上他剛剛入黨,所以深得主席的信任,起義軍來到井岡山後,主席專門指派他去袁文才領導的農民自衛軍,負責他們的思想改造和軍事訓練工作,完成任務歸隊後,陳伯鈞又調任教導隊的副隊長兼黨支部書記,肩負起部隊的教導工作。教導隊隊長叫做呂赤,畢業於黃埔四期,武漢分校成立時,他還擔任軍校的教官,說起來陳伯鈞是他的學生,而且兩人還是四川同鄉,兩人亦師亦友,又工作在一起,關係非常親密。

此人誤殺上級要被槍決,主席:留他戴罪立功,建國後成開國上將!

有一次陳伯鈞聽說袁文才打土豪繳獲了一批物資,他就去看看,在這些物資中有一支勃朗寧手槍,陳伯鈞很喜歡,就拿起來把玩,袁文才與他關係不錯,而且這槍都生鏽了,就把槍送給了他,當時隊伍中槍彈緊缺,雖說這槍滿身是鏽跡,扳機也不靈了,但他仍如獲至寶,呂赤看見他高興地勁兒,就逗他:“你拿個生鏽的鐵疙瘩至於這麼高興嗎,扔了算了!”,陳伯鈞聽了心裡不服氣,心想怎麼也得修好它。

此人誤殺上級要被槍決,主席:留他戴罪立功,建國後成開國上將!

以後只要有時間,就把槍拿出來擦擦槍油,晚上抽空把彈簧,撞針卸下來仔細擦拭,經過幾天的努力,竟把槍修好了,扳機靈活自如,槍身也被擦得油亮亮的,他還特意拿著槍找呂赤去炫耀,呂赤可不相信槍會修好,陳伯鈞就說:“我給你試一試”,說完拿起槍扳動扳機,但他忘了槍裡還有子彈,被擊發的彈頭正好射入呂赤的胸膛,很快呂赤就去世了。

此人誤殺上級要被槍決,主席:留他戴罪立功,建國後成開國上將!

周邊的戰士一看這還了得,就把嚇壞的陳伯鈞押送到士兵委員會,要嚴肅處理此事,當時士兵委員會的同志商量,覺得陳伯鈞雖說不是預謀殺人,但畢竟造成人員傷亡,理應以死償命,並把結果報告給主席,主席知道後說:“殺人償命沒有錯誤,但陳伯鈞是槍走火誤殺人命,如果這樣處理,我們就會失去兩位好同志,而且以現在的形勢我們急缺軍事幹部,我看不如讓陳伯鈞戴罪立功。”主席既然這樣說,大家也就同意了,不過陳伯鈞畢竟做了錯事,最終決定打他100個板子作為懲罰,事後主席又來看望養傷的陳伯鈞,好言勉勵他。

此人誤殺上級要被槍決,主席:留他戴罪立功,建國後成開國上將!

事後證明,主席此決定十分英明,陳伯鈞傷愈後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屢立奇功,歷任團長、師長、軍長以及紅六軍團軍團長,抗戰爆發後擔任八路軍359旅旅長,而到了建國前夕,已是四野第12兵團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