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罩

 3月20日晚,上海市黃浦區的楊先生和妻子在“餓了麼”平臺下單渝信川菜(華盛店),點了份“渝信水煮鯰魚”外賣。晚上9時許,外賣送達,楊先生和妻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當夾起“渝信水煮鯰魚”裡的豆芽菜時,猛地發現不對勁:這哪裡是黃豆芽?竟然是一隻一次性口罩!楊先生和妻子連連作嘔。記者從楊先生拍的小視頻上看到,由於浸泡時間不短,這隻口罩已經完全成了金黃色,表面覆蓋著厚厚的湯汁和油脂。

  發現“水煮口罩”後,楊先生趕緊撥打“渝信川菜”的電話,商家接電後表示:調查後馬上回復。晚10時許,渝信川菜(華盛店)吳經理與楊先生聯繫,稱事情是由於廚師疏忽造成的,願意退回餐費,表示道歉。但楊先生沒有接受微信紅包退款,他希望店方查明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並能明確告知相關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3月21日,吳經理給楊先生來電,坦言和廚師長商量過,願意再追加賠償500元。楊先生依舊沒接受,提出需要“渝信川菜”官方書面致歉,吳經理表示會去商量一下。3月22日,吳經理給楊先生髮來微信,表示“無法確認此次問題是我們店的原因造成的”。

  3月22日下午,記者聯繫上吳經理,她表示,“我們調查了一下,發現幾個環節都沒有問題,不知道口罩是怎麼放進去的……”據瞭解,楊先生已撥打相關部門電話投訴,但還未得到回覆。

  摘自3月24日《新民晚報》

  有關口罩的新聞近期看了特別多,沒想到,這一次,口罩會以這樣的面目出現。記者對視頻中看到的口罩的描述,只看文字就讓人噁心,在這個全民抗疫的特殊時期,難免又讓人多一分恐慌。這隻一次性口罩,是在何時何地混進這份“渝信水煮鯰魚”裡的,我們還不知道。

  從餐館製作餐食,到消費者就餐,中間至少經過了餐館廚師、打包人員、外賣騎手、消費者這幾個環節。消費者楊先生髮現“水煮口罩”,第一時間聯繫餐館,餐館也在第一時間承認是由於廚師疏忽造成的,願意退回餐費,並道歉。如果楊先生接受退款,或者後來收下加賠的500元,可能事情也就到此為止了。但楊先生的訴求不是錢,而餐館發現此事不能用錢了結之後,改口稱“我們沒問題”。

  我們一直說食品安全大於天,就這隻口罩的來歷,我們不願相信是餐館疏於管理導致出現,也不願相信是楊先生故意栽贓,更不願相信是外賣騎手無聊缺德惡意投放。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調查清楚,讓消費者消費得安心。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餐飲業損失慘重。隨著形勢好轉,我們看到不少省市的領導幹部“帶頭下館子”,意在鼓勵民眾出門消費,推動餐飲行業復甦。在3月24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尊友稱,對於低風險地區,環境中基本上沒有病毒,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宅家太久,人們已經太渴望恢復正常生活了,這其中當然包括“下館子”,但很多人出於健康考慮,的確還對“下館子”持謹慎態度。各地餐館為消費者健康與商譽考慮,都不該不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千萬別讓消費者邁進餐館的腳步又退回去。

  (本期坐堂 馬菲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