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上熱搜,武磊還在適應偶像包袱

很多事情,武磊一直都沒有改變。

生活上,他是個簡單的人,妻子不在身邊時,每天的三餐可以不用多翻“花樣”:“麵包、黃油、牛肉、雞肉等,這些我都沒啥吃不慣的,時間久了,人的口味也會變掉,這方面不是問題。”武磊說。

直到現在,每當要出席一些活動場合時,武磊基本上都是一席運動裝示人,在他身上,你從來找不到足球以外的話題點。

“被迫”上热搜,武磊还在适应偶像包袱

留洋很困難,這點武磊清楚。然而,場上的困難和挑戰,他都有能力甚至有經驗面對;場下的一些遭遇,相比在國內時,卻是成倍地造成影響,一如此次圍繞在他身上的確診感染病毒一事。

一不小心,武磊就上了熱搜,由外媒與國內個別媒體一起引出的相關報道,一時間造就了大批流量,不僅僅足球迷,甚至還由此牽扯出其他領域的話題,這些東西不僅武磊沒有想到,整個足球圈或許都不曾想到。

對於武磊,球迷希望他好,這一點眾所周知;不過如同筆者之前所說的那樣,很多時候,外界期盼的,都只是一個結果,而非過程。

舉個例子來說,隨著武磊的症狀消失,痊癒或許本就是時間問題,這種情況下,即便不用外媒報道,任何一個人簡單的一句“武磊已經恢復了”其實都足可具備說服力。

只是,長此以往,有關武磊的一切,但凡有任何風吹草動,就足以引起不明真相的群眾圍觀與跟隨。這是偶像的“力量”,卻也是偶像的壓力。

“被迫”上热搜,武磊还在适应偶像包袱

在留洋一事上,中國球員曾被指出過許多問題,在這其中,單純的技術能力倒是成了其次,包括語言、生活方式、飲食等,充斥在以往多個案例中。

此次武磊面對的,又是一個新問題,考驗著他自己和身邊的團隊。

私下裡,武磊其實並不希望看到這種局面,尤其是對於“熱搜”一事,更不用說還是以這樣的方式。當我們饒有興致地就圍繞在他身上的話題津津有味的翻來覆去談論時,武磊和家人在巴塞羅那的家中去面對這些,這一幕倒是頗具諷刺意味。

過去幾年,武磊曾被問及過,對於“武球王”這一頭銜的感受。

他很直截了當地表示,自己不願意被這麼稱呼,一來他從不覺得自己是球王,更沒有覺得自己有球王的能力;二來,外界通常習慣於在稱呼他為球王的同時,又以“球王”的名號來製造各種輿論,頗有些自導自演的意味。

武磊是無奈的,可漸漸地,他也明白,自己沒有辦法主導這一切,如同梅西當年在阿根廷遭遇千夫所指時的遭遇一樣,不論自身願意與否,外界都有對你評頭論足的權利。或許,只有時間和自身不斷的努力,才能沖刷這一切。

“被迫”上热搜,武磊还在适应偶像包袱

寫到這裡,記者不由想起多年前採訪武磊時他講的一段對話。

作為上港隊中的絕對核心,武磊曾這樣形容自己:我是綠葉型,不是紅花。

武磊不怕壓力,甚至常常能在壓力下爆發。然而,武磊並不享受那些聚光燈環繞的簇擁感,時間久了,他能夠面對,卻不會真正“融入”。

他的舞臺從中超變為西甲,追求的事情依然是踢好球而已,這也是為何許多人在形容武磊時,喜歡用“鄰家大男孩”這樣的措辭。

大眾總喜歡窺探他人的私生活,尤其是對公眾人物,可其實他們也和我們一樣,過著普通生活,有著簡單且純粹的追求。

“被迫”上热搜,武磊还在适应偶像包袱

對武磊來說,進球、記錄、掌聲乃至各種頭條,那些都是他呈現給外部世界的東西,人們為他高興源於他的出色、他的中國球員身份以及各自自身的一種精神寄託。但所有這一切背後的付出,只有他和家人自己最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