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作者 | Nicolas

監製 | T.G.F. team

頭圖 | Zoe*π 設計,致敬「自由現金流」求值公式的發明

感謝 | Yithann、Zoe*π、西昻翔、Delphi、Niki、Estella 對本文提出的建議


導讀


上世紀 90 年代,互聯網技術方興未艾。藉著美國黃金時代的經濟春風,一批批互聯網企業爭相湧現。在那個年代,只要跟「互聯網」沾邊,初創企業能輕易拿到大筆融資,而上市公司股價則會一飛沖天。


一位半謝頂的華爾街精英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敏銳地察覺到了時代風向,於 1995 年創辦了一家網上賣書的電子商務公司。經過兩年的運營,這家公司於 1997 年掛牌上市,市值為 $4 億。


這家公司就是亞馬遜。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Source:referralcandy.com


我禿了,但也更強了。


23 年後的今天,亞馬遜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它已經成為全球用戶的線上沃爾瑪,什麼都賣;是繼蘋果公司之後,第二家市值達到過萬億美元的公司。創始人貝佐斯也因此成為了世界鉅富。


到底有多富有呢?


在 2020 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開場,頒獎嘉賓克里斯·岩石(Chris Rock)開玩笑說:「貝佐斯太有錢了,離完婚仍然是世界首富!」


T.G.F. team 注:貝佐斯的前妻麥肯琪·貝佐斯(MacKenzie Bezos)也因此成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女人之一。


弔詭的是,雖然亞馬遜曾躋身萬億美元俱樂部,但從財務數據看,它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市值相比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亞馬遜就好比是一隻大鴕鳥,而下的蛋卻只有鵪鶉蛋大小。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到底是什麼因素造就了這個市值曾接近萬億的「橙色帝國」呢?先說結論:

1. 可信的資本故事;

2. 用別人的錢去做更賺錢的事。


01

如夢如幻的商業模式


公司的股價波動,往往代表市場對其未來價值的預期在變化。股價上漲,說明投資者認為這家公未來能掙更多錢;下跌則相反。


亞馬遜的股價在過去數十年間高歌猛進,說明投資者相信這家公司未來能掙很多錢。


貝佐斯也和巴菲特一樣,每年都會發表《致股東信》。2014 年,他在信的開頭就寫到:

「一項夢幻般的業務至少應具備四個特點:

  • 客戶們愛它(有強需求)
  • 能成長至很大的規模
  • 擁有很強勁的資本回報率
  • 永不過時,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如果你能找到其中一項特點,立刻跟它(這項業務)結婚。」


在「結婚」這件事上,亞馬遜並不崇尚「一夫一妻制」。經過 20 年的努力,亞馬遜已經擁有三個「人生伴侶」了,它們分別是:Marketplace(第三方賣家服務), Prime 會員(會員訂閱服務)和 AWS(雲計算服務)。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這三項業務的組合形成了著名的「飛輪效應」,並且在財務上展現了強大的商業生命力。


「飛輪效應」

T.G.F. team,公眾號:The Great Filter

亞馬遜帝國「二十年如一日」的建造圖紙


亞馬遜 2019 年年報顯示,去年總營業收入達到$2805.2 億。其中,AWS、 Prime 會員和 Marketplace 三項「飛輪」業務的營業收入合計為$1080.0 億。


「飛輪」業務的總營收佔比從 2015 年的 26.5% 提高到了 2019 年的 38.5%,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39.6%,而同時期亞馬遜總營業收入的年複合增長率為 19.8%。


「飛輪」業務的財務數據表明,它們對亞馬遜的增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接下來讓我們從更微觀的角度來看三項「飛輪」業務的表現。


Prime 會員已經吸引了全球上億的訂閱用戶。只要繳納 $119 的年度會員費,用戶就能享受諸多超值服務:購買同樣一件商品,Prime 會員可以得到優先配送;超多亞馬遜頻道的劇集免費看、Prime 音樂免費聽;Kindle 電子書免費讀。


擁有 Prime 會員,真的實現了 「買得越多,省得越多」,於是會員總體量水漲船高。Marketplace Pluse 根據亞馬遜的歷年年報推測,亞馬遜 2019 年的 Prime 會員訂閱人數已經達到了 1.5 億人。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如此龐大的會員體量對第三方賣家有極大的吸引力。因為流量大,第三方賣家加入亞馬遜 Marketplace 體系就有更多機會把貨賣出去。同時,第三方賣家的加入,也進一步豐富了亞馬遜的 SKU,讓消費者在平臺上有更多的消費選擇。


據 Marketplace Pluse 數據,亞馬遜 2019 年的 GMV 為$3350 億,其中第三方賣家的 GMV 佔比達到 59.7%。巨大的銷售量,也讓亞馬遜獲得了更強的供應鏈議價能力,壓低了商品採購價,能夠讓利於平臺消費者,從而進一步吸引了更多的新用戶。


此外,亞馬遜還能為第三方賣家提供 FBA 倉儲物流服務。賣家可以預先將自己的貨物放在亞馬遜的倉庫裡,當消費者下單後,就能通過亞馬遜的物流從最近的倉庫收到商品。


因此,第三方賣家只要購買 FBA 服務,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前端運營上,將倉儲、發貨等後端運營事宜移交給亞馬遜。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AWS 雲計算服務,以 Web 形式向企業提供 IT 基礎設施服務。它即能幫企業節省冗長的搭建服務器的時間,同時還能替企業節省部署服務器的成本,允許企業客戶通過 SaaS、IaaS、PaaS 等形式為雲計算資源的消耗付費。第三方賣家為了節約電商運營成本,就會購買 AWS 服務來運行自己的 IT 系統。


AWS 是一項人民喜聞樂見的服務,是亞馬遜近幾年實現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最強助推器。


從圖 5 可以看到,AWS 自 2013 年推出後,營業收入從 $31 億增長到了 2019 年的 $350 億,佔去年營業收入的 12.9%,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49.7%。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T.G.F. team 注:雲計算服務的市場競爭其實十分激烈。2019 年,美國五角大樓手握一份總價值$100 億的雲系統訂單。經過幾個月的角逐,微軟和亞馬遜是這份大訂單的最終角逐者,谷歌、甲骨文、IBM 等公司則陸續出局。但這筆訂單最終還是被微軟搶走了。


AWS 還擁有極強的用戶粘性。商家和企業客戶們使用 AWS 的時間越久,所沉澱的數據越多,對 AWS 的依賴度就越高,遷徙成本就越大,想離開亞馬遜平臺就越困難。


當「飛輪」轉動起來後,更多的消費者、商家、企業等用戶被捲入這個系統,成就了「橙色帝國」。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亞馬遜的飛輪運行軌跡展示圖


02

手握現金幹大事


在 2004 年《致股東信》的開頭,貝佐斯說「我們的終極財務指標,以及我們最想達到的長期目標,是每股自由現金流。」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圖 6 是亞馬遜上市以來,自由現金流和淨利潤的對比。兩者較總營業收入而言,都保持了較低的水平,但是自由現金流是高於淨利潤的。同時,兩者在 2014 年後加速增長,並且兩者之間的差距呈現擴大的趨勢。


什麼是自由現金流?貝佐斯為什麼這麼推崇它?

自由現金流 =(稅後淨營業利潤 + 折舊及攤銷 - 營運資本增加)- 資本支出 自由現金流 = 經營現金流量 - 資本支出


從到手的利潤(經營現金流量)裡,減去要讓公司維持增長所要投入的額外支出(資本支出),剩下的就是自由現金流。它的計算公式如上表所示。


「現金」與「利潤」到底有什麼差別?因為無論是 IFRS 還是 GAAP 會計準則,它們在計算利潤的時候,都是遵循權責發生制,而不是純粹的現金流向。


比如,你在亞馬遜上買了一臺手機,雖然你是先付款,但這個錢並不是立刻會打入商家的賬戶,商家也不能立刻把這筆營收計入賬本,而是要等到手機從倉庫發出後,被你簽收的那一刻,才會入賬。


因為只有當手機被你簽收的那一刻起,手機的所有權才真正從商家轉移到了你的手上,商家才能將這筆營收入賬。但是你之前付的錢,在簽收後就立刻被打入商家賬戶了嗎?還沒有,一般是過一段時間後,亞馬遜才會把錢打給商家。


我們會發現,會計入賬和現金入帳之間,存在一個時間差。對於亞馬遜來說,能佔用這筆現金越久,對它就更有利,因為這筆錢可以被零成本地拿來做回報率更高的事;但是對商家來說就不好了,因為它們資金週轉的壓力比較大。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公司,因為資金鍊斷裂導致破產。這往往是因為這些公司手上沒有充足的現金,去繼續開展商業活動。哪怕是賬上有大把的利潤,也可能因為無法及時回款,導致破產。


亞馬遜的商業模式,讓它在「手握現金」這件事上擁有極大的優勢。因為無論是線上零售業務、第三方賣家業務、Prime 會員訂閱服務、AWS 雲服務,都是可以先把實實在在的現金裝入自己的口袋,然後再給上游供應商們付錢、給客戶提供服務。


亞馬遜作為全球電商巨頭,自營電商業務規模巨大,因此對上游供應商們有極強的議價權,不僅能壓低商品價格,還可以晚點付錢。沒辦法,供應商都指望著亞馬遜吃飯呢。


亞馬遜的現金週轉能力確實很強,在行業內名列前茅。現金循環週期(Cash Conversion Cycle,CCC)代表一家企業從付出現金到收回現金的平均時間。


現金循環週期=存貨轉換期間+應收帳款轉換期間-應付帳款遞延期間


通常而言,一家企業會先花錢從上游供應鏈買生產原料,做成產品後再賣給客戶,收現金。


比如,某家企業的 CCC 是 33 天,說明它需要花 33 天的時間來完成:「從供應商那裡買入生產物料 → 做產品 → 賣貨給客戶並收到錢 → 付錢給供應商」。


CCC 這個指標越小,則代表企業辦事收錢的速度越快,企業運轉效益越高。通過更快地從客戶那裡收錢,更慢地向供應商付錢,就能降低 CCC。


從圖 7 看到,亞馬遜 2019 年的 CCC 是 -33 天。也就是說,供應商們給亞馬遜供貨後,至少 33 天后才能收到貨款。而亞馬遜可以白白佔用這筆現金,去做什麼都可以。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如果將美國消費品行業的上市公司,按照 CCC 從低到高排序,我們可以看到亞馬遜的 CCC 排名是行業第 3 位,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說明,亞馬遜在「用別人的錢讓自己發財」這件事情上,確實做到了行業的拔尖水平。


亞馬遜手握大量現金,用這些錢去投資更有創新力、更賺錢的業務,比如建造數據中心、優化物流網絡等等。這一系列的投資,誕生了 AWS 這樣高利潤率的業務。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這種不斷自我投資保持高增長的模式,是貝佐斯「always Day One」商業哲學的體現。只有充足的自由現金流,才能允許亞馬遜實踐「always Day One」。反過來,自由現金流也持續增長。


如果有一天,這種跡象逐漸消退,甚至亞馬遜宣佈要分紅的時候,那麼它對信仰增長的美國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吸引力會大打折扣。


亞馬遜的增長邊界在哪裡? 我們拭目以待。


T.G.F. team 注:「價值投資」理論認為:投資一家公司,本質上購買的是它未來的賺錢能力。而這家公司此刻的價值,應該等於它未來能夠產生的所有的自由現金流的價值。所以,自由現金流是亞馬遜股價上漲的第一推動力。這裡涉及折現自由現金流模型(Discounted Free Cash Flow Model),是美國二級市場對股價的重要估值手段。篇幅有限,不展開討論。


後記


本篇文章主要從財務層面分析了亞馬遜成為「橙色帝國」的軌跡。


早年,公眾並不理解亞馬遜崛起的秘密,對它成為龐然大物而感到恐懼。


貝佐斯雖然曾經表示「願意被人誤解」,但他也在思考:當亞馬遜成為有$1000 億銷售額的公司時,如何讓人們去喜歡它,而不是對它感到恐懼?


《Amazon.Love 備忘錄》承載了貝佐斯對上面這個問題的思考結果。備忘錄上用 24 行短句來說明什麼是「酷」、什麼是「不酷」,而「酷」的公司會被人喜歡。


其中有一條是「傳教士很酷」。貝佐斯就是「拜客戶教」最虔誠的傳教士,一切以客戶為中心,堅持長期主義,不被短期的利益所矇蔽。


如今的亞馬遜已經是銷售額接近 $3000 億的商業巨擎,所面臨的挑戰不可同時而語。但它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著。



  • Amazon’s profits, free cash flow and revenue, explained , https://dwz.cn/bXMnjgjv
  • Money-losing companies that went public in 2018 did better than profitable ones , https://dwz.cn/4Itd4NfA
  • Amazon Statistics, by Marketpalce Pluse , https://dwz.cn/82RwlFdZ
  • AMAZO.LOVE MEMO,https://dwz.cn/18asDuyI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T.G.F. 堅持創作深度的商業洞察和專題研究

專注探索商業世界裡接近於「本質」的真理


「長按下圖」即可關注


亞馬遜河的「暗流」:自由現金流

在費米悖論中,The Great Filter(大過濾器假說)的另一層隱喻是:說不定地球在宇宙中確實是孤獨的。


T.G.F. 主創團隊在此,

向宇宙發射「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