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武汉和你握个手

湖北的小龙虾产量在80多万吨,占据全国产量的一半。其中,武汉日消费达到5万斤。随着进入武汉的通道打开,小龙虾和我们终于握起了手!

小龙虾:进入武汉了

小区的志愿者,征集了货源,推出了小龙虾团购服务。我一看,一盒29元,就订了两盒。货到一数,19个,相当于1.53元一个,是做好的。

货倒了,速剥,啖之,甚至于咬碎虾头、吮了它。水产鲜美,这是久违的自由选择的感觉!

毕竟,封城+小区隔离,虽然生活物资不缺,但要想挑一些个性化的产品,并不那么自由。

我所在的社区,有2000多户,没有人抱怨,这让我这名才到武汉居住4年的人,更加深刻地了解着武汉人:一声令下,坚决执行,守着冬天的难,盼着春天的花。

可在小区活动时,街上已长草,龙虾已上市。

小龙虾:从下岗工人的饭碗到食品贵族

我本人吃小龙虾,是比较早的,从农村吃到城市,又吃到省会。

记得是1990年吧,我还在上初中。那年的夏季,农村突然间有了小龙虾,看不到肉荤的我,闻到了肉香。

野生小龙虾住在洞里,洞深一般就是一条胳膊。只要看见洞口有鲜泥、水色清亮,一掏一个准,有时还是两只。

那时吃虾,只烹制虾尾,省油啊。90年代油多贵,虾,也就一毛五左右一斤而已。

听说,宜城鄂西化工厂当时下岗工人多,就从水沟抓小龙虾,开起虾馆,维持生计。后来,名气一直响到了宜城市区、襄阳城区。

大约在2000年吧,襄阳城区长虹路铁路交叉口那一块,有一个烂尾楼,一楼就是一名下岗工人开的虾店。30元,用盆装,全是虾。三四人,管饱。

再后来,听说小龙虾进军北京了,按只卖,2元一只。有位明星一次就用了1000多元。那时候,襄阳的房价才500多块钱一平方米。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小龙虾火遍全国。我的2名同学,就靠夏天的小龙虾,养活了两家人。农村出身的他们,也在襄阳幸福地生活着。

小龙虾成为湖北传奇

再过了10年,野外的小龙虾被一扫而空,居然不够吃了,得人工养。

这时候,是潜江市接过了奔跑棒。潜江首创"虾稻连作"、"虾稻共作"小龙虾种养模式,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小龙虾无公害养殖地方标准,成为全国小龙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市。

到现在,潜江有13个万亩和70个千亩集中连片标准化虾稻共作种养基地, 2019年,潜江小龙虾产量15.8万吨、产值60亿元人民币。

潜江小龙虾在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等环节,已经成形了产业化格局。

潜江小龙虾产业链上生出了6家亿元企业、数十个产值千万企业,解决10万余人就业,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等连续11年领跑全国……

小龙虾的传奇上看,就是荆楚大地的拓荒精神、开创精神的传承与续章!

小龙虾,武汉和你握个手

小龙虾,武汉和你握个手

小龙虾,武汉和你握个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