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路:基本面,技術面或思想分析面?

開始:基本面分析
誰還記得基本面分析曾經是唯一真實的或合理的交易決定方法?當我1978年開始交易時,只有少數人用技術分析,當時市場大眾認為他們瘋了。現在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不久前華爾街,大部分主要基金和金融機構都認為技術分析是胡編亂造。

當然現在已經反過來了。幾乎所有有經驗的交易者都會使用某種技術分析幫助他們形成交易策略。除了少數,與世隔絕的學院派,“純粹”用基本面分析的人幾乎絕種了。是什麼導致了觀念的巨大變化?
我想答案應該很簡單,那就是錢!用純粹的基本面分析做交易決定,天生的困難就是無法長期持續一致地賺錢。
如果你不瞭解基本面分析,請讓我來解釋。對於股票、商品或金融產品,基本面分析綜合考慮影響供需平衡或不平衡的所有變數。利用原始的數學模型來衡量不同因素(利率、資產負債表、天氣模式以及無數的其它),以預測未來價格應該到哪裡。
這個模型的問題是它從來不把其它交易者當變數。是大眾通過推動價格來表達他們的信念和期望——不是模型推動的。交易量是交易者製造的,如果交易者不知道這個模型或者不相信這個模型,那麼這個模型所根據的變量是沒有價值的,它的邏輯和分析預測也沒有價值。
事實上,很多交易者,尤其是期貨交易所的場內交易者,他們通常對基本面的供需沒有任何概念,本來供需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但他們自己可以劇烈地推動價格。另外,不管在什麼時候,情緒因素快速地推動交易行為,而基本面的模型根本沒考慮情緒因素。換句話說,參與交易的大眾(最終會推動價格)並不總是理性操作。

最終結果是,搞基本面分析的人可以發現對價格在未來達到某點的預測是正確的。但同時,價格波動太厲害,很難繼續持有倉位以實現目標。
轉到技術分析
當有組織的交易所出現時,技術分析就存在了。但是在70年代晚期或80年代早期之前,大眾不認為技術分析是賺錢的有效工具。運用技術分析的人很清楚,市場大眾用了幾代人的時間才掌握技術分析。
每天、每週、每月都有一定數量的交易者進入市場。很多交易者日復一日地做一樣的事,以希望賺錢。換句話說,個人形成行為模式,一群人不停地互相交易,形成集體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是可以觀察到的,是可以量化的,在統計可靠的基礎上它們會重複出現。
技術分析是一種方法,把集體行為模式組成可以確認的模式,這樣它就能當一件事很有可能發生時給出明顯的確認。也就是說,根據以前市場發生的模式,技術分析讓你進入市場的思想,以期待可能發生的事。
作為預測未來價格波動的一種方法,技術分析變得比純粹的基本面分析要高級很多。基本面分析根據數學模型邏輯分析決定市場應該做什麼,而技術分析讓交易者把市場的現在和過去聯繫起來。另一方面,用我的話說,運用基本面分析的人在“應該”和“現實”之間製造了“現實差距”。現實差距即使是正確的,他們也無能為力,只是長期的預測,很難實現。

相反,技術分析不但彌補了現實差距,還給交易者提供了一定的概率,交易者可以利用這個概率。技術的方法確認了每天、每週、每年任何時間內重複的行為模式,這樣就打開了很多概率。換句話說,技術分析把市場變成了無窮的機會,可以豐富一個人的機會。
轉到思想分析
如果技術分析很好,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交易會則把焦點從技術分析轉到自己的思想分析,也就是他們自己的交易心理?要回答這個問題,你不必做其它事,還不如問你為什麼買這本書?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你感覺有無限的賺錢可能,但實際上你賺不到,理想和現實有差距。
如果你承認這是問題的話,這是技術分析的問題。一旦你學習確認了模式,並觀察了市場,你發現有無限的賺錢機會。但是,我想你也知道,認識市場和有能力把這個知識轉化成持續一致的利潤或穩定增長的資金曲線之間有巨大的差距。
想想有多少次你對著價格圖自言自語:“嗯,看起來市場要漲(或者是跌)。”而且你想象的事真的發生了。但你只是看,並沒有做什麼,為此你極度後悔失去的錢。
預測市場要發生什麼事(以為自己可以賺到所有的錢)和實際交易結果有很大的差距。我說這是差距,很多人喜歡叫做“心理落差”,讓交易成為最難的行為,也是最神秘,最不容易掌握的。

最大的問題是:“交易是可以掌握的嗎?”是否可以用簡單的觀察市場想象成功的方法實際交易?不僅答案是絕對的“是”,而且本書就是為了告訴你這個——對自己和對交易本質的深刻認識。結果就像你觀察市場和思考交易一樣,做起來很容易、簡單、沒有壓力。
這看起來像最高指示,有些人會覺得這不可能。但有可能。有些人掌握了交易的藝術,把概率和自己的糟糕成績之間的差距填補了。大部分交易者總是渴望實現持續一致的成功,但總是體驗不同的挫折,最後他們極度憤怒。這中間只有極少數人成為贏家。
實際上,這兩種交易者(持續一致的贏家和其他人)之間的差別類似於地球和月亮的差別。地球和月亮都是太陽系的天體,所以它們有共同點。但是白天和黑夜之間它們的本性和特點都不同。同樣的道理,只要做交易的人都可以號稱自己是交易者,但是當你把少數持續一致的贏家和大部分交易者做對比,你就發現了白天和黑夜的差別。
如果登月代表了持續一致成功的交易者,我們可以說登月是可能的。這個過程極度困難,只有少數人才能成功。我們從地球的角度來看,月亮每天都在那裡,似乎觸手可及。成功的交易感覺也是如此。不管是哪天、哪周、哪月,只要有人交易,都有可能賺到很多錢。因為市場在持續波動,錢也在持續流動,這樣就把成功的概率極力放大了,成功似乎觸手可及。

我用“似乎”這個詞來鄭重區分兩種交易者。對於已經掌握了持續一致賺錢的方法,或者說“跨過了持續一致性這道門檻”的交易者來說,錢不僅僅在掌握之中,他們還可以想要就要。我肯定有人覺得這句話太令人吃驚了,或不敢相信,但這是真的。有一定的限制,但大部分錢會流進輕輕鬆鬆的交易者的賬戶,這讓大部分人吃驚。
然而,對於還沒有進入這個行列的交易者來說,單詞“似乎”確實就是這個意思。他們渴望的持續一致性或最終的成功“就在眼前”或“觸手可及”,但一次又一次地在眼前跑走或消失。對於這些人來說,持續一致性是一種痛苦。是的,他們有時是很高興的,但不誇張地說,大部分時間他們的感覺是害怕、憤怒、灰心喪氣、焦急、失望、背叛和後悔。
那麼如何區分這兩種交易者?是智力嗎?是不是持續一致的贏家比其他人聰明?是不是他們更努力?是不是他們的分析能力強?是不是他們有更好的交易系統?是不是他們有天生的特點在交易壓力下更顯得輕鬆?
當你想到由社會上最聰明和最有成就的人組成的大部分交易機構也會失敗時,你就知道這些理由都是似是而非的。最大的持續一致的輸家基本由這些人組成:醫生、律師、工程師、科學家、首席執行官、富有的退休人員和企業家。還有,這個行業大部分最好的分析師是想象到的最差的交易者。聰明和優秀的分析肯定能有助於成功,但是它們沒有為區分持續一致的贏家和其他人的因素做定義。

嗯,如果不是智力或更好的分析,那麼會是什麼?
我和這個行業一些最優秀的交易者溝通過,也和一些最差的交易者溝通過,我還把一些最差的變成了最好的,我可以毫無疑問地給出最優秀的交易者比其他人優秀的具體理由。如果我必須把這些理由濃縮成一個理由,簡單說就是最優秀的交易者和其他人思想不同。
我知道這聽起來不深刻,但是如果你知道什麼是不同的思想你就知道它很深刻了。從某種程度上說,每個人的思想都和別人不同。也許不是經常這樣,我們似乎很自然地以為別人和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和理解是一樣的。實際上,這種判斷會持續存在,直到我們體驗的事讓我們對基本的看法有了分歧。除了身體特徵,我們的思想讓我們獨特,甚至比身體特徵還獨特。
讓我們回到交易者。最好交易者的思想和那些還在苦苦思索的交易者有什麼區別?雖然市場在不停地提供機會,它們幾乎同時給個人造成持續的,相反的心理狀態。有時候,交易者學到了一些東西,他知道有機會。但學習如何確認買賣機會不代表學習像交易者一樣思考。
區別持續一致贏家和其他人的決定特徵是:贏家有一種思想——獨特的態度——讓他們保持有紀律、專注、還有首要的是在不利狀態下的自信。結果是,通常的恐懼和交易錯誤會傳染給其他人,但他們不受影響。每個人交易最後都會學到一些東西,極少數人學到了成為持續一致贏家的態度。人們可以學會完美地打高爾夫或網球,這和是否有持續一致的態度有關。

“跨過持續一致性門檻”的交易者通常體驗了很多痛苦(既是感情上的,也是金錢上的),然後他們才會擁有讓他們在市場中工作有效的態度。特例就是有些人的家人本來就會交易,他一出生就在學,或者是有一個懂交易的人,會教的人一直在教他。
為什麼交易者都會體驗感情上的痛苦和金錢上的災難?簡單的答案是,大部分人都不幸運,開始交易生涯時沒有人給予合理的指導。然而,原因是可以深入的。過去17年我都在剖析交易心理分析變化,所以我形成了有效的方法以傳授成功原則。我發現交易充滿了似是而非和矛盾的思想,這樣就很難學習如何成功。實際上,如果讓我用一個單詞來概括交易,那就是“似是而非”(根據詞典的解釋,似是而非就是一些看起來有矛盾特點的東西,或者是,和通常信念或一般人認可的東西相反)。
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完美的看法、態度和原則,它們和交易是相反的,所以交易者的金錢和情感災難是很常見的。這些完美的看法、態度和原則不起作用。大部分交易者不明白這個道理就開始了交易生涯。他們缺少對交易的認知,沒有技術,也不知道要發展什麼技術。
我的基本總結就是:交易天生就是有風險的。根據我的經驗,沒有任何一筆交易是肯定賺錢的。因此判斷錯誤和虧錢的概率永遠存在。所以,當你交易時,你是否把自己當作一個冒險的人?雖然這聽起來像有陷阱的問題,但不是。

針對這個問題,合理的答案——毫不含糊地說,是。如果我參與的活動天生就有風險,那麼我一定是冒險的人。這是交易者完美合理的假定。實際上,不但幾乎所有的交易者認同這個假定,而且大部分交易者會很驕傲地把自己當作冒險的人。
問題是這個假定無法用事實深入解釋。當然了,每個交易者在交易時都承擔了風險,但這不代表你相應地接受了風險。換句話說,所有的交易都有風險,因為結果只是可能——沒有保證。但是否大部分交易者在交易時都接受了風險?他們是否真的接受了交易是沒有保障的,只是可能的結果?更嚴重的是,他們是否完全接受了可能的後果?
答案——毫不含糊地說,否!大部分交易者不是像成功的交易者那樣思考風險,他們根本不知道冒險意味著什麼。最優秀的交易者不但接受風險,他們還學習承受和擁抱風險。在假定你是冒險的人和承認你是冒險的人之間有一個巨大的心理落差,因為你要交易,需要完全接受每筆交易天生的風險。一旦你完全接受了風險,對你的最差表現會有深刻的含義。
最優秀的交易者交易時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或衝突,很自然地承認也許這筆交易不行。即使有虧損,他們在退出交易時不會有一點點不舒服。換句話說,交易天生的風險不會讓最優秀的交易者失去紀律、專注或自信。如果你不能做到不帶情緒(特別是害怕)地交易,那麼你就沒有學會接受交易天生的風險。這是大問題,因為不管你是什麼程度的不接受風險,都等同於你會避免風險。總是想避免無法避免的風險對你的交易能力會產生災難性的影響。

在任何行業學習完全接受風險都是困難的,對交易者則是超級困難,尤其是想到承受風險的是什麼時——錢。我們最害怕什麼(除了死亡和公開演講)?虧錢和犯錯肯定會成為比較靠前的答案。承認我們錯了,承認我們虧錢了,是極度痛苦的,肯定也是我們想避免的。然而作為交易者,我們時時刻刻都要面對這兩個可能。
此時,你可能對自己說:“除了特別大的傷害,避免犯錯和虧損是很自然的,因此我盡力避免它們是合理的。”我同意你的觀點。但是就是這個自然傾向導致交易(看起來很簡單)極度困難。
交易給了我們一個基本的似是而非:如何在持續的不確定性面前保持紀律、專注和自信?一旦你學會了如何像交易者一樣“思考”,你就真的會這麼做。像成功的交易者一樣思考的關鍵是學習如何重新定義你的交易行為以讓你完全接受風險。學習接受風險是一種交易技術——你能學的最重要的技術。然而用心或努力學習它的交易者很少。
一旦你學好了接受風險這個技術,不管市場怎麼搞,你都不會感到痛苦。如果市場沒有能力讓你痛苦,你就不用避免什麼了。你眼裡只有概率。這叫客觀——沒有因為你害怕什麼會發生或什麼不會發生而傾斜,或扭曲。

我確定沒有任何一個閱讀本書的交易者沒有在不當的時機交易過——要麼在市場發出信號之前很早就提前進場了,要麼是在市場發出信號以後很久才慢吞吞地進場。以下這些現象是怎麼發生的?交易者告訴自己不要虧損,結果虧的更多。過早平掉了賺錢的倉位。自己的倉位明明是賺錢的,因為沒有兌現利潤,然後又變成了虧錢的倉位。把止損設置在進場點附近,止損以後市場又向有利自己的方向前進了。錯誤有很多,這裡列舉的很少,交易者一次又一次地犯這些錯誤。
這些錯誤不是市場製造的。也就是說這些錯誤並非來自市場。市場是中立的,它只是波動和製造信息。波動和信息提供給每個人做點什麼的機會,但僅僅如此!市場不會控制我們解讀理解信息,市場也不會控制我們的決定和行動。我之前提到的錯誤和更多錯誤是“對交易的錯誤態度和認知”造成的。錯誤的態度滋養害怕,而不是信任和自信。
我想再也找不到這麼簡單的話來區分持續一致的贏家和其他人了:最優秀的交易者不害怕。他們不害怕是因為他們根據市場提供的機會進出交易,他們已經形成了最大的思想靈活性,可以自由進出交易。同時,最優秀的交易者形成了不輕率的態度。從某種程度上說,每個人都害怕。當他們不再害怕時,他們傾向於輕率,輕率的結果就是他們又開始害怕了。

95%的交易錯誤你都可能會犯——導致錢在眼前蒸發——導致你有幾種態度:錯了、虧錢了、錯過了、失算了。我稱為四種基本的交易恐懼。
此時,你也許會對自己說:“我不明白:我一直以為交易者應該對市場有健康的敬畏。”再次說明,這又是一個完美合乎邏輯合理的假設。但是當交易時,你的恐懼又會和你作對,導致你害怕的事真的發生了。如果你害怕犯錯,你的恐懼會讓你對市場的理解產生錯誤,導致你犯錯。
當你害怕時,就沒有其它可能了。因為害怕讓你喪失了機動性,即使你想努力看見其它可能,你也無法看見或不能妥善處理它們。從物理角度來說,恐懼讓我們凍住了,無法跑動。從思想上說,恐懼讓我們把注意力焦點縮小在害怕上面。這說明其它可能的想法,市場的其它信息都被阻擋了。如果你擔心的事還沒完,你就不會想到理性的事。然後你會自己心裡說:“我就知道這樣。為什麼我當時就不知道?”或者是“我當時為何無動於衷?”
很難理解這些錯誤的根源是我們不恰當的態度。這說明恐懼是隱藏禍害的。我們成長時所形成的很多看待世界的思想模式對交易是不利的。這些思想模式已經根深蒂固了,我們很少想到交易的困難來自內部,來自我們的思想。實際上,以為問題的根源來自外部,來自市場是很自然的,因為感覺就是市場導致我們痛苦、受挫、不滿。

很明顯,這些是抽象概念,大部分交易者當然不關心。但是,理解信念、態度和認知的關係是交易的基礎,就像打網球,打高爾夫球一樣。換個方式說,如果你想實現持續一致的結果,那麼理解和控制你對市場的認知是重要的。
我說這些是因為還有另外一個關於交易的事,和我剛才說的一樣真實:你不必為了交易成功而對自己或市場做全面瞭解,就像你不必為了打好網球或高爾夫球而次次關注最好的方法。我第一次打高爾夫球時,我根本沒有學任何特殊技術,也打出了多個好球,但我的分數還是18洞120分。很明顯,要想提高我的總體成績,我需要學習技術。
當然,交易也是同理。我們需要用技術實現持續一致性。但要什麼技術呢?這是在學習如何有效地交易過程中最混亂的地方。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或不知道,我們的信念和態度如何能影響我們對市場的認知呢,那看起來是市場行為導致了沒有持續一致性。結果就是,要想避免虧損,實現持續一致性,更多地學習市場就很合理了。
這個邏輯有陷阱,幾乎所有的交易者都這麼以為,雖然看起來很合理。但這個方法沒有效果。市場僅僅是提供了很多——經常是衝突的——變數讓你思考。再說了,市場的行為是無限的。它可以在任何時候做任何事。實際上,因為每個人都是交易市場變數,那麼可以說任何交易者都可以導致任何事的發生。

這意味著,不管你學了多少市場行為,不管你的分析多麼優秀,你永遠不能學到足夠多的知識避免市場讓你犯錯或虧錢。所以,如果你害怕犯錯或虧錢,這意味著你無法學到足夠的知識以彌補恐懼造成的消極影響,你就不會客觀,不會毫不猶豫地行動。換句話說,在持續的不確定性面前你沒有自信。殘酷冰冷的交易就是指每筆交易都會產生不確定的結果。除非你學會了完全接受不確定結果的可能,否則你就要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避免你所定義的痛苦可能。在這個過程中,你要為自己製造的,昂貴的錯誤買單。
我並不是建議我們不需要市場分析,或是不需要定義和認識市場的方法,我們肯定是需要的。然而,市場分析不能通向持續一致性的結果。它不能解決沒有自信、沒有紀律或不當的聚焦造成的交易問題。

如果你認為更多或更好的分析會產生持續一致性並據此交易的話,你就被逼去收集儘量多的市場變數,放入你的交易工具。但會發生什麼呢?因為你錯過了一些東西或者是沒有重視這些東西,你會一次又一次地對市場感到失望和被背叛。感覺是不能相信市場,但事實是,你不能相信自己。
自信和恐懼都來自於我們的信念和態度,但又是互相矛盾的思想。自信要求絕對相信自己,即使在虧損會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多的情況下也要如此。然而,如果你沒有訓練你的思想以駕馭不是持續一致性的想法時,你就不能有這種自信。學習如何分析市場行為並不是合適的訓練。

你有兩個選擇:你可以通過學習儘量多的市場變數來消除風險(我稱之為分析的黑洞,因為它通向最終的挫折)。或者是你學習如何重新定義你的交易活動,這樣你就能接受風險,不再怕風險。
一旦你達到了一定的思想境界,你完全接受風險,那麼你就不會痛苦地定義和解讀市場信息了。當你不再痛苦地定義和解讀市場信息時,你同時也消除了這些傾向:找理由、猶豫、過早行動、希望市場給你錢、自己不會止損而希望市場能解救你。
只要你還因為找理由,找藉口,猶豫,希望,過早行動等原因而犯錯時,你就無法做到相信自己。如果你不能相信自己,以至不客觀,隨心所欲,那麼實現持續一致性的結果也是不可能的。盡力去學習看起來簡單的事也許會讓你非常惱怒。諷刺的是,當你有了合適的態度,當你掌握了“交易者的思想狀態”,當你在持續的不確定性面前能保持自信時,交易就會變得像你一開始時想的一樣輕鬆簡單。
那麼,解決方案是什麼?你將學習如何調整你的態度和信念,這樣你交易時就沒有一丁點的害怕,但同時你要把大的框架放在手邊,以防止你變得輕率。本書就是要教你這些東西。
當你往下讀時,我希望你記住一些東西。你想成為的成功的交易者是你對將來的自我投射。成長意味著擴大視野,學習,製造新的自我表達方式。如果你已經是成功的交易者了,閱讀本書會成為更成功的交易者,這是真的。你學習的很多方法將和你生活中現在持有的思想信念發生直接衝突。你也許有,或許沒有了解這些信念。即使你遇到了挫折和不滿的結果,你現在持有的信念和正確的交易信念會發生爭吵。

這些內部的爭吵是自然的。我的任務就是幫助你儘量有效地解決這些爭吵。你願意認為其它可能存在的意願——指你不知道的或是你沒有足夠重視的——會明顯地讓你的學習過程越來越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