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縣委統戰部:同心基地農旅結合,元寶山上挖“元寶”

三臺縣委統戰部:同心基地農旅結合,元寶山上挖“元寶”

仲春時節,地處四川綿陽三臺樂安鎮的斷山村綠意盎然。一進村,漫山遍野的果樹林木迎面而來,讓人應接不暇,桃樹、紫薇、桂花樹遍佈田間,一行行柳樹立在環村水泥路旁,家家戶戶庭院乾淨整潔,四處煥發出新農村的勃勃生機。

2017年,三臺縣委統戰部圍繞斷山村“心”型元寶山建設同心百花園,在元寶山打造同心桃花園,並將山周圍四個小山坡分別建造為同心芙蓉園、同心金桂園、同心臘梅園、同心紫薇園,栽種果樹花木,擴建村道,引水上山,集聚產業、文化、生態要素,打造集花海觀賞、花溪長廊、水果採摘於一體的特色項目,成為鄉村振興戰略重點工程之一。

“這裡原是一片撂荒地,雜草滿地、灌木叢生,自從三年前建成了同心桃花園,春天開花,夏天結果,我們在果園打工還能掙工錢,合作社還要給我們分紅喲,大夥兒越來越有盼頭,日子也越過越紅火。”正在元寶山桃花園修枝的貧困戶劉先平聊起這幾年的變化,喜不自禁。

栽種各類花卉及經果林6800餘株,修建觀光道2300餘米,安裝文化石、雕刻字畫20幅;圍繞百花溪清淤、除雜草雜樹,在淺草地佈置人頭石點綴河道;修建休閒區便道約2000米,休閒點桌面雕刻文化圖案;全長4.8公里的同心產業路由2.5米擴寬至5米……說起斷山村這幾年將昔日荒山變為花果園、臭水溝變為百花溪水陸花廊的變化歷程,斷山村村支部書記張斌如數家珍。

過去,斷山村遍地荒山,因為冬天旱、夏天澇,老百姓大都種地靠天吃飯。“土裡刨食腰包癟,許多村民不僅撂荒山地,就連平壩地也因為缺水撂了荒。”張斌說,“村裡如今的變化很大一部分得益於縣統戰部在我們村啟動‘同心示範基地’建設項目,樹栽滿了,水引來了,技術有了,村民富了,變化日新月異,大家幹勁滿滿。”

三臺縣委統戰部:同心基地農旅結合,元寶山上挖“元寶”

“同心示範基地”項目建成後,斷山村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提升,為打造斷山村鄉村旅遊打下了堅實基礎。斷山村村支兩委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突出生態、自然、休閒特色,以發展鄉村旅遊為重點,打造農旅結合全域鄉村旅遊,開發高品質生態休閒體驗及特色旅遊產品,採取“新型經營主體+勞務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助推斷山村及周邊村落村民收入增長。

貧困戶藍仕全一家四口,因其孫子患癲癇病長年累月求醫問藥,一家人入不敷出,生活拮据。2017年,他加入勞務合作社後就近務工,年均增收上萬元,全家努力當年便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今年65歲的藍仕全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在家門口就能旱澇保收增加收入,家裡家外都能照看,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近年來,斷山村村落佈局、村莊規劃、民居設計科學合理,功能完善,突出川西民居地域風貌。並堅持“拆改建”相結合,注重“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建設思路,精準實施C、D級危房改造和易地搬遷項目,落實了住房改造118戶,其中76戶土坯房改造,39戶危房改造,5戶易地搬遷;建成2個安置點,安置貧困戶20戶,五保戶1戶。如今的斷山村生態美、村容美、庭院美、鄉風美,2017年全村90戶貧困戶整村脫貧摘帽,從昔日省級貧困村變為同心百花園,斷山村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路越走越寬。

(三臺縣委統戰部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