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農村非走這個合作化的路不行!”

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展旦召蘇木天義昌村新營子社。

午後的黨群活動中心的大院兒裡,村民們有搬來凳子坐在一起的,有挨個坐在門口的臺階上的,也有倚著健身器材站著的。他們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

“看來,農村非走這個合作化的路不行!”

新營子社村民聽宣講。


“鄉親們,其實也不算講課,今天來主要是跟大家交流交流,說說當前的疫情,聊聊大家脫貧致富的想法,講講大家普遍關心的惠民政策。”旗委宣傳部講師團負責人袁雙平說明來意後,在座的村民們響起了一陣熱烈歡迎的掌聲。“我們非常歡迎也非常想聽,不嫌時間長,你勤講哇!”人群中,72歲的張建國顯然有點等不及了。“最近旗裡面啟動了一項‘雙決雙扶’宣講活動,‘雙決’就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雙扶’就是‘扶志扶智’。就是想通過老師們的宣講,動員全旗的老百姓一起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袁雙平開講了。勞動力年齡偏大,人均土地較少,耕種仍靠傳統經驗……這是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新營子社也存在這樣的情況。針對村裡的實際情況,袁雙平把宣講重點放在了土地合作經營模式上,把土地合作經營的方式、優勢、目的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們作了詳細的介紹。“通過今天這個宣講,我大致聽懂了土地合作經營是咋回事兒了。我認為這是個好事,這是國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創新,也是農村的必經之路,非走這個合作化的路不行。國家也是照顧我們老年人了,正好種不動地了,給你個方便,不是挺好的?這樣一來,農民的錢袋子也比以前鼓了,咱就滿心高興了。” 張建國聽完宣講後,說出了心裡想說的話。緊鄰新營子社的西壩社,與新營子社的村情是一樣的,甚至還不如新營子社村民的人均耕地多。當天上午,在西壩社黨群活動室內,袁雙平把宣講重點也放在了土地合作經營模式上。

“看來,農村非走這個合作化的路不行!”

西壩社村民聽宣講。


在與村幹部瞭解社情民意時,袁雙平了解到社裡也有養牛、養豬的養殖大戶,村民崔永軍就是其中一戶。由於家裡活兒多,崔永軍沒有到現場聽宣講。

“看來,農村非走這個合作化的路不行!”

講師袁雙平上門宣講。


宣講結束後,袁雙平決定上門宣講,去一趟崔永軍家裡。“今年1月份的全委會上,奇書記提出了合作化、訂單化、數字化、綠色化、品牌化、商品化的‘六化’農業,這‘六化’中首推合作化,可見在現代農業生產中合作的重要性。”在崔永軍家裡,袁雙平向他講著旗委政府在農業生產發展方面的一些思路與舉措。2017年,崔永軍就已經成立了利佳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養牛、養豬專供敬老院。“今天袁老師到我家裡,親自和我講解這個‘六化’,具體提到了合作社,這讓我進一步瞭解了全旗的農業發展的方向,也讓我在養殖方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更堅定了我幫助貧困戶的決心,希望能帶著他們跟著社會的腳步,一塊兒富起來。”崔永軍說道。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雙決雙扶”百村千社大宣講活動,特點就是深入村社和廣大農牧民面對面交流,根據各村社的實際需求,結合脫貧攻堅的政策、措施等作一些宣傳引導。

袁雙平告訴記者,和村民們面對面交流,一定要忌大而空的宣講,忌單純講理論,要回應農牧民的關切,解決他們在思想上、認識上的困惑,讓“雙決雙扶”大宣講活動真真正正見到實效。(達拉特旗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曉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