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就要開學了,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對教育培訓行業的啟示。

教育局不久前發佈了通知,4月份全國的中學、小學、幼兒園將逐步開學了。


4月7日就要開學了,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對教育培訓行業的啟示。

教育局3月27日的通知

這個消息也讓校外的教育培訓機構為之一振,感覺冬天不會太長,春天就要來了。但是根據教培行業的特點,3-9歲年齡段的家長是教培行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教育局開學的指導精神,至上而下逐步開學(高中至幼兒園),幼兒園將會是最後開學的,教育局對教培行業開展培訓的時間將會進一步延後。業內人士預測,本次疫情將會導致70%的教育培訓相關機構破產,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教育培訓行業大部分屬於培訓費用預收(收1-2年的培訓費),上課劃課時來消耗預收,如果孩子不繼續學習,大部分的培訓機構開業進行退款的。但是我們要明白,教育培訓行業魚龍混雜,行業門檻低,既有新東方這樣的知名大型培訓機構,也有很多開在你家門口的小培訓機構,大培訓機構不用說,很多的小培訓機構拿到預收款,都會使用這批預收款去進行別的投資或者進行擴張,就算有很多小培訓機構拿到預收款,沒有把錢用掉,但是因為行業經驗不足,培訓劃課時慢,收支不平衡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在教育培訓活動旺盛的時候,能夠保持現金流充裕,往往沒有發現原因,機構一旦出現意外,破產的危機隨時會顯現。我們2019年看到的教育培訓機構倒閉已經是屢見不鮮了。

4月7日就要開學了,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對教育培訓行業的啟示。

韋博教育的敗局

在國家提倡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市場永遠有教育培訓的一席之地。但是教育培訓應當何去何從?教育培訓機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是起到促進、激發興趣的作用,而不能成為市場劣幣驅良幣的工具,教育培訓的未來一定規範化、標準化,國家管理部門介入,提高門檻、培訓質量進行監督,再者一定是預收費用短期化,防止培訓機構過於商業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