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沒長耳朵”的爸爸

—— 一個華師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媽媽,你覺得我剛才像什麼?”

“像寶寶?像懶貓?像貓頭鷹?”

……

“像爸爸!”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一天夜晚,妻子問三歲的兒子怎麼還不睡,想聽什麼故事,兒子睜大了眼睛含著小手一動不動,任憑妻子怎麼問都不回答。妻子生怕兒子哪裡不舒服,忙著去拿體溫計。幾分鐘後,兒子突然開口問妻子“我剛才像什麼”,妻子怎麼都答不上來,最後兒子答出來“像爸爸”。

一頭霧水的妻子翻來覆去想了一宿,第二天才知道緣由,“像爸爸,沒長耳朵”。原來兒子在模仿假期中的父親,不管你怎麼叫,都聽不見,彷彿“沒長耳朵”,眼裡只有手機和電腦屏幕。聽妻子講完這個故事,在驚歎於兒子的敏銳觀察和模仿能力外,我的內心深感愧疚,思緒也頓時回溯到這段機不離手、不分日夜的抗疫時光。

突如其來的宣傳戰“疫”

寒假伊始,365天全年無休的宣傳部新聞中心終於迎來了“新聞淡季”,忙碌一年的戰友們陸續放假回家。除了零星的團拜報道工作和教育部假期相關工作對接外,我打算好好陪陪家人,享受一年中最為清閒的時刻。

放假初,“新聞人”洞察判斷信息的特殊能力,也讓我從四處傳來的模糊“消息”中,感受到一絲不尋常的危機。果不其然,鍾南山院士於1月20日確認新型冠狀病毒可以“人傳人”!

21日,學校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取消了一年一度留校學生春節團拜會。長華部長退掉了回家過年的車票,獨自一人留守武漢。我也只能默默取消兒子期盼已久的海南行程,臨時準備過年物資,著手面對未知的挑戰。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華中師範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網

22日,家中老人和同事相繼出現發熱症狀;23日,武漢開始封城,市內交通中斷;24日,學校出現首例教職工確診病例;25日,解放軍醫療救援隊開赴武漢,舉國動員;26日,學校發佈延遲開學通告,校區封閉……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戰“疫”華師人專欄

面對洶湧而至的疫情以及四處蔓延的恐慌,我深知

戰勝恐懼的最有效“疫苗”,就是公開透明的信息發佈、有力有效的輿論引導和對師生關切的及時回應。和時間賽跑的不止是醫護人員,還有我們新聞工作者,而這正是我的戰場。在部長的坐鎮指揮下,新聞中心正式取消休假,就地開始遠程辦公。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專欄

27日,學校疫情防控專題網站上線;28日,發佈致全體學生的一封信;29日,心理援助熱線正式開通;30日,官方微信改為每天4到6次推送;31日,“桂子山夜話”欄目上線開播;2月1日,“學術戰疫”正式打響……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桂子山夜話專欄

作為學校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傳組的工作聯絡人、單位應急工作組和黨員突擊隊的一員,同時也是新聞中心假期駐校的 “戰地記者”,每天近18個小時的在線值守,8個平臺欄目的選題策劃審核發佈、幾十個單位的溝通協調落實、數千條信息的梳理分類提煉研判,以及志願服務過程中見縫插針的採寫拍攝,幾乎佔據了我一天的全部。也正因如此,我有機會成為此次桂子山疫情防控狙擊戰的

信息“樞紐”,全程參與和記錄一個個難忘的歷史瞬間。

近百個日夜閃爍的工作群

疫情蔓延初期,武漢社區封閉管理導致大家無法外出。然而防控工作還要繼續,近百個日夜閃爍的微信群架起戰“疫”連心橋,成為大家聯絡工作的重要渠道,也成了我瞭解和報道抗疫一線的主要線索來源。

“面對病毒,又有誰不怕呢?我能給大家最大的安慰,就是每天總結完工作,在電話裡陪著她們一起哭,哭完接著戰鬥”

透過凌晨2點的“校醫院抗疫”微信群,我彷彿聽見校醫院鄧虹書記和隔離點的同事淚水夾雜汗水掉落的聲音。在醫療資源遭到擠兌、防護物資短缺的緊急時刻,鄧虹帶領著她的醫護團隊,用逆行者的忠誠和擔當,撐起了桂子山上的第一道病毒防護網。50天3個隔離點的駐守,478人次的核酸採樣,10000餘次的電話問診和平診處方,1.6萬劑的“肺炎2號”中藥發放,她們在守護一山居民的同時,也造就了《新聞聯播》中的

“武漢最牛小區”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027-59427263,是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的號碼,寓意武漢話的諧音‘我就是武漢愛你撒’”

誰能想到,這是平時不苟言笑的周宗奎院長說出來的呢。透過24小時不停的“心戰”微信群,我親眼見證著周宗奎教授帶領的心理學院師生團隊,在教育部和學校的強力支持下,用短短几天時間從校內援助熱線升級成

全國心理援助熱線平臺,從最初的600餘人發展成匯聚全國1200多所高校4000餘名專業諮詢師的龐大團隊。為人們帶上“心理的口罩”的同時,他們也成為撫慰人們心靈的溫暖港灣和同“心”戰“疫”的重要支撐,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兒女不在身邊,我們就是你們的親人

離退休工作處何小紅同志帶領全處7位工作人員和5位老協負責人,組成了平均年齡59歲的離退休防控工作組。每天幾百個電話、上千條微信,實時瞭解並及時報送全校老同志身體狀態

是她們的日常工作。動輒一兩個小時的電話安撫,和滿城狂奔只為送上老同志想吃的一把蔬菜,是她們的工作常態。從他們並不熟練的微信交流中,我發現她們早已忘記自己其實也是高危易感人群。

“輿論場是抗疫的主戰場,宣傳工作也要衝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正如長華部長在宣傳部黨支部動員會上講的一樣。看看一線中的他(她)們,我們沒有理由抱怨,哪怕是人手不足,哪怕是身處異地,哪怕是家人埋怨,哪怕是生病隔離,哪怕是沒有稿源。我們只能咬牙堅持,去挑戰自身極限,變不可能為現實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方艙中堅持拍攝的張強老師

於是,上百個抗疫工作微信群中,一張張樸實的照片圖像,一段段零散的聊天記錄,化為200多篇微信推文、1000餘篇校內外新聞報道、3600萬人次的閱讀傳播量,向大家講述著華師的抗疫故事,成為那段至暗時刻穩定人心、鼓舞士氣的力量來源。

不為人知的戰“疫”背後

由於新聞宣傳工作的特殊性,我也最容易看到學校的各種好與不好。疫情期間,網上不時傳來的涉校“不友好”信息,時刻反映著師生和社區居民內心的焦慮。分辨信息真偽,協助相關部門,查找問題根源,用行動和事實化解“誤會”、澄清謠言,也是我的另一項日常工作。

“這些天裡,幾乎沒有吃過一頓完整的飯,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生怕漏掉了一點點事。由於微捐贈涉及11514條數據,我們的心裡很焦慮,只能將數據

認真反覆核對……”

基金會的一個個工作人員頂著黑眼圈,不分晝夜的仔細核對,發佈一期期公告,只為不辜負校友們的顆顆愛心。就在同時,網上仍舊出現了“華師到底算不算一線”的質疑。即便校醫院還承擔著服務轄區內3萬多社區居民的分診任務和3個隔離點的防疫醫療任務,學校也要為隨時歸來的3萬多師生儲備日常防護的防疫物資,基金會還是將所有未註明定向捐贈的款項,代表華師全體校友捐給武漢一線醫院。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校友合作辦進行醫用物資盤點清理

“我們不能見死不救,趁我們還有能力,硬著頭皮也要上……”

疫情初期,武漢市內各大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輕症病人只能居家隔離。後勤車隊始終保持24小時待命,每天不停往返於學校和各大醫院。一次接到某位老人的送醫任務後,後勤車隊隊長肖建忠帶著老人一連跑了6家醫院,都沒有一個醫院可以收治,最後只能在簡單吸氧後送回家中。整個疫情期間,肖建忠他們自己卻從未回過家,然而,網上仍然出現“學校不送病人就醫”的指責。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以車為家”的後勤車隊隊長

實際上,一線的工作者普遍習慣默默做事,把外界的“聲音”化為工作的鞭策,任勞任怨。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風雪中加固護欄的保衛處職工

作為單位的應急工作隊員,在一次校內住戶信息排查過程中,我始終無法聯繫上某位離職多年現居國外的房主,前後3次上門排查未果。終於在某天晚上,再次查勘時發現房間燈是亮的,方完成了對租戶的信息核實和健康排查工作。要知道,在學校應急隊員和黨員下沉社區之前,全校

5名社區工作者和7名街道工作人員,要負擔起整個桂子山校區4000餘名居民的社區排查任務。

2月10日,有人通過微信向我反映家屬區住戶亂丟垃圾問題,轉告後勤保障部後,15分鐘內完成了清理;2月11日,政治學院教師發來短信,表揚水電中心凌晨3點接到報修電話,20分鐘內完成電路搶修……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社區志願者“一線直達”送藥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從凌晨4點開始忙碌的食堂師傅和環衛工人,到風雪無阻24小時守護校園的保衛處幹部職工,不斷刷新著我對一些部門的刻板印象。同時,我也真切感受到學校每一項抗疫工作背後的艱辛與苦楚。就這樣保持下去,我相信華師一定能夠補齊短板,更好地滿足廣大師生的希望訴求,也請大家多一分理解和耐心

危難中匯聚的華師力量

每日36000餘名師生的健康信息排查上報,1605戶4000餘名桂子山校區居民的社區服務防控,2473名離退休教職工的重點保障,474名留校學生的食宿餐飲,3萬多名轄區居民和在校師生的醫療分診,3181個網絡課堂的在線教學……

面對如此艱鉅的防控任務和工作挑戰

,身處疫區中心的華師能做到嗎?起初我也抱著這樣的疑惑。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防疫大考,讓我真切感受到全體華師人在危難面前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和堅不可摧。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疫情期間,校領導們奔忙的身影無處不在,黨員幹部就近下沉社區,應急小組隨叫隨到,黨員突擊隊衝鋒在前……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封城前夕,校黨委書記趙凌雲立即放棄休假,返鄉第二天就“逆行”回漢,回校當晚就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線校長郝芳華同樣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義無反顧地留守學校,深入防疫一線靠前指揮。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沒有職級大小,也沒有部門區分,人事處長化身快遞小哥,圖書館長變成職業理髮師,組織部長成為專欄記者,合作辦主任兼職倉庫管理員,學工部長擔任社區網格員,大學教師挑戰網絡主播,輔導員儼然求職中介……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淬鍊下,我也不經意間被“逼成”了提筆能寫、舉機能拍的“全媒體記者”,採寫的稿件刊發在《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拍攝的畫面也第一次登上央視新聞頻道,撰寫的信息簡報也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採用。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每一個華師人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我們共同的家園,而無數的角色變換築成了最堅強的戰鬥堡壘。目前,400餘名留校學生的衣食住行得到妥善安置,幾萬名學生的線上課堂有序進行,社區居民的醫療防護得到基本保障,208份諮詢報告成為各級政府決策的科學依據……

梁偉:一個華中師大新聞人的記“疫”故事

曾經不斷攀升的數據,時時提醒著生命的脆弱、人生的別離。但在一場場

生死拉鋸戰中,華師人不懈奔跑的腳步從未停歇。眼見武漢的一項項數據逐漸歸零,不勝不歸的信念在心中紮根。願這份在病毒面前凝聚起來的桂子山抗疫精神,能夠指引華師走向新的輝煌

“站住,去哪?天天往外跑,不要命了嗎?你怎麼能對家人這麼不負責任?在家把稿寫好不就行了……”疫情期間,父親有兩個朋友因病去世,一個當初最先提醒父親注意防護的醫生朋友,也確診住院尚未康復。所以,父親一直反對我外出工作。像往常一樣,每次出門工作都難免和父親“鬥智鬥勇”。

“爺爺,吵架是不對的。爸爸要去工作,記得給我買玩具……”懂事的兒子總是會在這個時候幫我解圍。騎著電動車,馳騁在美麗的桂中路上,我心裡一直在想:或許,“沒長耳朵”的爸爸,其實也是一種教育。

(本文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梁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