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史蒂夫-納什大家都熟知,縱然生涯無冠,但在當年那隻太陽隊也是打的風生水起,一個兩連MVP足以證明他的能力與地位;而早他12年進入聯盟的約翰-斯托克頓,雖然被很多人認為是歷史前三的控衛,但在個人榮譽方面卻被質疑,同樣終身無冠,面對手上兩座MVP的納什,斯托克頓留下的兩項歷史第一的數據,真的就只是一串冰冷的數字嗎?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約翰-斯托克頓生涯榮譽一覽

整體數據


納什: 14.3分3.0個籃板8.5次助攻0.74搶斷,投籃命中率49.0%,三分命中率42.8%,罰球90.4% 斯托克頓:13.1分2.7個籃板10.5次助攻2.17搶斷,投籃命中率51.5%,三分命中率38.4%,罰球82.6%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斯托克頓與納什的數據比較

斯托克頓作為傳統控衛的標杆,總助攻15806個,比第二名的基德多了近四千個。曾連續9次榮膺NBA助攻王;總搶斷3265個,助攻和搶斷數均是歷史第一;總出場次數1504場,位居歷史第三位,只有“酋長” 帕裡什與賈巴爾在他前面,職業生涯全部效力於爵士隊。其中,斯托克頓的714次兩雙排名歷史第十二,前十一個都是中鋒。2次最佳一陣,6次二陣,3次三陣,5次最佳防守二陣。他做著50年前控衛所做的事情,雖沒有花俏華麗的crossover,但同樣成為傳奇。並且在總助攻榜和總搶斷榜上的壟斷還在繼續!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斯托克頓(左)與納什(右)數據情況對比

而納什則是代表著新時代的控衛,作為2004-05、2005-06賽季的MVP,5個助攻王,總助攻數10335次,排在歷史第三,罰球命中率歷史第一,4屆“50—40—90”俱樂部常規賽數據,這無疑不證明納什歷史級別的投籃能力;職業生涯的巔峰留給了獨行俠與太陽,八次全明星,7次最佳陣容。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斯托克頓與納什的生涯交手記錄

論進攻:納什無疑是更好的那個

除了扣籃,納什精通各種進攻技巧,左右手都能完成進攻。行進間的追身三分、急停跳投,擋拆後前傾三分、騎馬射箭,錯位小打大的順步突破、crossover或配合轉身後的舔籃,逛對手後花園時的反手上籃,面對強力防守時的後躺投籃,一步上籃,這些都是納什的常規得分手段,而且準度極其之高。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斯托克頓生涯賽季數據一覽

而斯托克頓的進攻技巧跟華麗完全沾不上邊,他只有標準的射球姿勢、上籃快攻和擋拆傳球,反正斯托克頓的進攻就是那麼的標準而合理,且有著強大的控場能力,但他就是那麼的不顯眼。但其實他的效率不錯,生涯平均51.5%,在後衛中算是非常高的效率。他的三分球並不多,但是總是能夠在球隊需要的時候投進去,並且他絕對是爵士進攻端的發動機。

對球隊進攻端的整體作用來說,納什要比斯托克頓更強一些。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納什生涯賽季數據一覽

馬龍和斯托克頓的爵士與納什小斯的太陽都是以擋拆戰術作為發起點,但兩者區別明顯:猶他是傳統打法,打法偏慢;太陽是現代打法,七秒進攻。此外,球隊雙核進攻端區別也明顯:馬龍斯托克頓這邊,馬龍是老大,斯托克頓是老二;納什小斯這邊,納什是老大,小斯是老二。

馬龍是大前鋒位置上的超級得分機器,得分手段非常多樣,歷史第二的總得分毋庸置疑,大前歷史上得分能力能接近他的就屬諾維斯基了。斯托克頓的戰術地位是圍繞馬龍的,通過與馬龍輪轉,創造給馬龍更加輕鬆的得分機會。而納什小斯的擋拆不一樣。小斯有頂尖的爆發力、面框進攻能力和無球空切能力,但得分手段和得分能力比不了馬龍;小斯進攻端能力缺失部分由納什彌補。納什打V字進攻,七秒進攻。納什與小斯擋拆,高位傳球,突入重圍傳球,給小斯及其他隊友(馬里昂、貝爾等)輕鬆的得分機會。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斯托克頓生涯高階數據

從上下兩圖可以看出,兩人前三四個賽季的數據方面並不突出,生涯的PER值相差無幾;在使用率方面,納什在太陽的那幾年則是扛起了更多的球權,而斯托克頓則異常穩定,基本是在18%-20%左右徘徊。

在球隊關鍵時刻,納什經常扛著球隊走,以大心臟投籃幫助球隊勝利,季後賽的納什表現更是強。而較納什而言,斯托克頓雖有大心臟得分,但其得分能力是缺失一些的。在球隊關鍵時刻,爵士更需要馬龍扛著球隊走。所以納什在進攻端的作用無疑是強於斯托克頓的。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納什生涯高階數據

傑裡-斯隆1992年說:“斯托克頓(當時29歲生涯巔峰)專注於出手進攻的話,場均大概可以拿25-30分,不過這可能導致我們一場都贏不了(we may not win any game)”。

而納什絕對不會有這個問題,這就是區別。另外,斯托克頓職業生涯也是飈過分的,1989年季後賽首輪他以50.8%的命中率場均狂砍27.3分,創生涯紀錄。可結果呢?51勝沒災沒病的爵士隊0-3被43勝的勇士黑7,當時剛上任半年的菜鳥教練斯隆差點因此被趕下臺。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納什

論組織:同有頂級的組織能力,卻有天壤之別

斯托克頓對於攻防轉換時找機會的能力,以及陣地戰中擋拆後的出球能力大概是歷史最佳,能夠以左右手單手擊地、雙手胸前長傳或擊地、背後傳球、腦後傳球等各種方式送出精妙的助攻,也能在突破時精準地找到空位的隊友。而納什在跑轟中的組織水準可以說是歷史頂級。雖然 在陣地戰組織水平稍遜,但他在攻防轉換時出球之快之準,各種橫跨半場甚至全場的空接傳球,人縫之間的高難度擊地傳球,以及各種匪夷所思的背後傳球,無疑是讓人歎為觀止!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斯托克頓

“無論你個人能力有多強,都是有可能被防住的,但是納什的傳球是一種才華,才華是防不住的。”

總的來說,兩人的傳球功力和意識都是頂級的,都是那種能讓身邊隊友變得更好的球員,但斯托克頓的組織能力應該稍強一些。但論可看性,納什的球風更為飄逸,傳球更為花哨詭異;斯托克頓則是樸實無華的代表,他沒有華麗的變向,沒有不停的胯下運球,沒有那麼神出鬼沒的腦後傳球,但是他就是能做到那個數據,就是能夠場場傳出10.5助攻,然後場均失誤才2.82個。

論防守:矮個子後衛也不是吃素的

防守贏得總冠軍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但防守則是納什職業生涯前進的最大枷鎖,雖然大多數情況下能通過進攻在場上掌握主動,但卻無法通過防守擊敗對方。客觀上講,納什的防守跑位意識不差,速度、敏捷性、平衡能力、協調性都屬於上乘,也有著積極防守的態度,能夠做到儘量不失位,還能造對方進攻犯規;但受限於他羸弱的身體素質加上先天性脊柱前移病,決定了他的防守效果並不好,經常會有被對方顏射或是一步過的情況。納什防守的缺陷可能也是影響他職業生涯無冠的一個重要因素了。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納什對位斯托克頓

斯托克頓在速度、身體素質上和納什相差無幾,但力量、防守能力和防守洞察力都要好過納什;另外,他有眼明手快的搶斷意識。這些都是納什不具備的。雖然受限於185cm的身高,爆發力不足,在防守那些身體素質強過自己的球員時有些吃力(有些時候也會使些小動作,但這些都是矮個子在聯盟的生存之道,參考183的保羅,你無法因為這個去苛責他)。但是他19年的職業生涯取得了五個防守二陣以及歷史第一的搶斷數,只缺陣22場,身高六尺一寸的斯托克頓能夠有這樣的防守數據,其實真的是非常難得的。

因為你要知道,和他同時代的防守一陣常客,是喬丹和佩頓!

論風格:樸實與華麗的激情碰撞

現在的球迷看過歐文快節奏的體前變向、庫裡的左右手背後運球、利拉德的胯下變向,甚至欣賞到了實際身高達到2米11的杜蘭特超大幅度crossover。但回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怕是很難欣賞斯托克頓樸實無華的打法,永遠身體前傾地單手運球,像機器一樣冷峻強悍,不知疲倦地跑位、傳球、投籃。

而風之子納什在“組織後衛的藝術”這方面,是歷史級的存在。作為當年那隻支華麗到極致的太陽的靈魂,他極盡華麗、創造性和競爭性的完美結合,開創了一段關於進攻的絕妙表演。 冉冉升起的太陽賜予了球迷們賴以瘋狂的光與熱,而這期間帶動球隊前行的納什則成為了那個年代鳳凰城最獨特的印記。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斯托克頓與納什的生涯榮譽對比

斯托克頓在1990年曾形容過,“我的風格是控制”。他不憑空創造花活,他的風格是冷靜地閱讀局勢,尋找每個在掩護裡穿梭的隊友,記住每個隊友的位置和習慣,做出最合理的傳球。很多人都知道斯托克頓職業生涯不朽的15806次助攻,但很少人記得:他的失誤只有4244次,1504場比賽,場均只有2.82次。這種高效率低失誤,建立在他的打法上。斯托克頓沒太多花式突破,不輕易冒險,就是最精確合理的自我控制。

論影響:冠軍和MVP是衡量歷史地位的唯一標準嗎?

納什自然不必多說,兩座MVP畢竟是沉甸甸的榮譽,至少在那兩年,他就是聯盟最好的球員,雖然有人質疑這兩座MVP的分量,但不必詆譭,畢竟他在太陽的那幾年創造了無與倫比的進攻風暴,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戰績,也是NBA極少數的“正能量領袖”,實現了一種從未有的創造性和競爭性。而現如今的小球,其實正是始於當年的太陽,你就能明白納什在這裡面有著怎樣的貢獻。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猶他雙煞

而往前推十幾年呢?冷清的的鹽湖城是出了名的,他們始終一板一眼的貫徹著斯隆教練的擋拆體系,十幾年如一日。那個外表冷峻、清規戒律、強調防守至上的老頭營造的肅穆嚴謹的球隊氛圍,在這之中斯托克頓打了19年球。他只有不苟言笑的刻板面孔和一些冷冰冰的數據證明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教科書式的組織後衛。他只有鹽湖城這一座冰冷的、小市場的,低調也冷酷的主場,為他的低調和沉默而吶喊。

斯托克頓和卡爾·馬龍之間的擋拆被稱為歷史上最模範的擋拆標本,但鏡頭常常在終結這一環上,也就是馬龍的暴扣和他超人一般的肌肉相違和的輕柔跳投帶來的視覺衝擊,還有馬龍激情四濺的慶祝動作,讓人們經常會忘了傳球的那個低調冷靜的矮個白人控衛。他就是這樣,一如既往的低調且穩定,他沒有總冠軍,沒有MVP,甚至是連給人惋惜和無限遐想的傷病都沒有,但我認為斯托克頓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注與讚賞,他沒有輸給別人,只是輸給了那個時代而已!沒有冠軍和MVP又如何,他依然會是許多人眼中的無冕之王!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斯托克頓與納什

見解:我想說的約翰-斯托克頓

斯托克頓的職業生涯是“悠長穩定的卓越”,但沒有哪個賽季,是NBA槓把子級的人物。他只進過兩次一陣,他的助攻和搶斷成就無可比擬,也沒人能追上,他一直是個巨星,卻從來不是個超級巨星。80年代的組織後衛天下屬於魔術師和刺客。90年代後半段一般公認是佩頓和便士的時代。而斯托克頓的好,只是學院派教練眼裡的好,但從沒提高到超級巨星的地步。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夢一隊

但是我要說的是,一個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強人林立的NBA,以185的身高、一般的身體素質取得了歷史漫漫長河中五項基礎數據中的兩項歷史第一,這本就難能可貴,即使有人會認為這其中有著斯隆的戰術加持,以及馬龍的強大得分能力,但偉大往往是相互成就的。沒有斯托克頓的貢獻,你很難說馬龍也能取得歷史第二的總得分;而當年在湖人大獲成功的名帥禪師,不是也沒能在尼克斯打出他賴以成名的三角進攻麼?

斯托克頓,沒有華麗的球風、沒有聯盟的宣傳,自然就不討大部分球迷的喜愛。不過,真正的大師,想來就是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吧,等到有一天,後來者攀登記錄的時候才發現,本以為自己已遍覽群山,卻抬頭髮現,山外有山,雲霧繞之。

深度|相比史蒂夫-納什,“兩手空空”的約翰-斯托克頓輸給了誰?

斯托克頓58歲了

最終:無論與否,支持者依然在那裡

而納什與斯托克頓,一個第十五順位,一個第十六順位,帶著並不被人多看好的天賦,創造了屬於他們不同時代的成就。將一件事做到極致,併為之窮盡畢生的時光與努力,我想這才是人們喜歡的榜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