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周杰倫李宗盛都這樣評價他!

提及華語樂壇無論如何都繞不過的幾個人,屈指可數,羅大佑首當其衝,其實他在我們心中的偉大已經超脫了歌曲的本身,而是對華語樂壇的貢獻。1982年,羅大佑創辦的果實音樂,曾發行過一張限量2000張的黑膠唱片,這張唱片名字叫做《羅大佑作品選》。那個年代,華人流行音樂將自己的唱片稱為「作品」的幾乎沒有,這一個稱呼上的小變化,其中擁有的認真、自信和決心,在現在這個時代下的我們,是很難輕易體會得到的。

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周杰倫李宗盛都這樣評價他!

筆者的年紀,來寫羅大佑老師的文章,本就已經是強力而為,所以對於羅大佑對於華語樂壇,對於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對於許許多多方面的事情,認知都尚有欠缺,我們今天只來聊聊音樂。他唱戀曲1980:“你曾經對我說,你永遠愛著我,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姑娘你別哭泣,我倆還在一起,今天的歡樂將是明天永恆的回憶,啦啦啦啦啦啦,你不屬於我,我也不擁有你,姑娘世上沒有人有佔有的權利,或許我們分手,就這麼不回頭,至少不用編織一些美麗的藉口……”他唱戀曲1990:“或許明日太陽西下倦鳥已歸時,你將已經踏上舊時的歸途,人生難得再次尋覓相知的伴侶,生命終究難捨藍藍的白雲天,轟隆隆的雷雨聲在我的窗前,怎麼也難忘記你,離去的轉變,孤單單的身影后,寂寥的心情,永遠無怨的是我的雙眼……”

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周杰倫李宗盛都這樣評價他!

他唱光陰的故事:“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憂鬱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經無知的這麼想,風車在四季輪迴的歌裡它天天地流轉,風花雪月的詩句裡我在年年的成長,流水他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小時候喜歡追一些流行音樂,聽到大人愛聽這些音樂的時候,嗤之以鼻,感覺這些歌又古板又難聽,長大之後回頭聽聽戀曲1990,聽聽光陰的故事,總能在羅大佑開口的第一句詞思緒就飛揚到童年的時代,那個無憂無慮的時代,好像這麼多年的時光一下變成了一個夢,自己在這個漫長的夢中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受了很多很多的傷,也有過很多的歡樂。

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周杰倫李宗盛都這樣評價他!

而且羅大佑老師的音樂風格從來不拘泥於一種,他寫的出童年這樣充滿童趣的作品,寫得出戀曲系列這樣雋永的愛情,唱的出亞細亞的孤兒這樣訴說情懷的聲音,也能喊出綠色恐怖分子這樣辛辣的諷刺,時至今日,羅大佑已經老了,但是他的聲音還是在唱著。華語樂壇如果有一個大師的稱謂的話,羅大佑老師是一定會在其中的。

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周杰倫李宗盛都這樣評價他!

樂壇中其他人對羅大佑的評價。李宗盛:20年前我還是院校的木吉他隊成員的時候他(羅大佑)就是巨星了,我那時是用仰望來形容這位我當時的偶像,他在我內心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他的音樂創造才能是無與倫比的。陶喆:曾把羅大佑當作是“音樂的燈塔”, “他作音樂,出發點以愛和關懷為主。”伍佰:羅大佑太猛了,我聽了他的音樂,才發現這輩子,我不可能當羅大佑。胡德夫:羅大佑是在整個民歌比較寂靜的時候,把這把火給點起來了,在所謂的臺灣搖滾音樂上,羅大佑的成績是無話可說的。

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周杰倫李宗盛都這樣評價他!

高曉松:從一開始我就覺得羅大佑像極了一個古典文人,既能作出激昂的戰鬥檄文,充滿“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氣勢,又有不少“花褪殘紅青杏小”式的雅緻小品,將流行音樂作成了一種文化。韓寒:羅大佑被稱為“音樂教父”,而臺灣音樂史上並沒出現“音樂教母”,足以證明羅大佑地位的特殊。

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周杰倫李宗盛都這樣評價他!

周杰倫: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這是羅大佑,這三個字,已經變成一個符號,總是緊緊的和我們的時代連接在一起。看著這篇文章的你,多半是沒經歷過他的那個年代,但是你能聽懂羅大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