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來源/懷左同學

《忠犬八公的故事》,這部電影很多年前就看過了,最近又看了一次。但這次看的感受和前幾年看的心境卻大不相同。

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年齡的增長,經過幾年社會的洗禮,第一次看時更多是純粹的感動,但如今再看時除了感動之外,還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這部電影根據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改編,自2009年上映以來,就受到了很多網友的一致稱讚和好評,在豆瓣評分高達9.4。

《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教授帕克在小鎮火車站一次因緣巧合下撿到了一隻呆萌的秋田犬展開,後來給它取名八公。在之後的幾年歲月裡他們一起相互陪伴一起遊玩,度過了非常愉快的生活。直到帕克因病去世,八公卻一直在火車站等了十年,直到它離世。

很多人都說人與動物有等級之分,人是高級動物,動物是低級動物。可在這部電影裡,我卻從八公身上看到了比人類更為高貴的品質,忠誠和執著,沒有結果卻依然等待下去。可見,在八公的心裡,對帕克的感情有多深,這也不禁讓我想到了桔梗花的花語——無望的愛。

正如幾米的《照相本子》中的一句話:這情感竟能那麼頑強的蹣跚十年恍恍惚惚,清濁相間,一點一點穿過最遙遠的距離。

用十年的時間只為等待一個永遠不會出現的人,很多人看完後都會不禁的反問,這樣的等待值得嗎?關於值不值得這個問題,我想八公等待十年的這一舉動就已經說明了答案。

而今天的這篇文章,我更想探索這部電影故事背後關於人性的思考以及對我們有哪些現實意義。

一、“我迷路了”“你出現了”,黑暗夜裡的第一次相遇,卻也是命運轉變的開始

張愛玲曾說過一段話: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反正你要知道,總有那麼一個人。

我一直覺得“遇見”是一個特別美的詞,因為它的未知,會給人們更多感官上的新奇和美的意外。我想對於帕克和八公來說,這份不經意間的一次相遇,也許就是一份特別美好的意外。

《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小八公從日本漂洋過海來到帕克所在的小鎮上,卻因為郵遞員的不注意導致它跑了出來。它不知道自己在哪,周圍是個陌生的地方,路上都是急色匆匆的行人,它只能漫無目的的往前走。

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它遇上了正在和妻子打電話的教授帕克。帕克以為它迷路了,所以打算把它交給火車管理員卡爾,等待它的主人來找它。

但卡爾不願收留,萬般無奈之下帕克把它帶回家,因為知道妻子不喜歡狗,所以偷偷的把它藏在小客廳裡。但調皮的小八公還是被帕克的妻子發現了,並且極力反對帕克把它放在家裡。

沒辦法的帕克只能帶小八公去動物收容所,但那裡的工作人員告知帕克,如果兩個星期後沒人認領,那他只能進行人道毀滅。

這樣的回覆讓帕克難以接受,所以他在到處貼廣告的同時也在尋找願意收養八公的人,可都沒找到。

回家的當天晚上外面雷電交加,風呼呼的颳著,暴雨即將到來。帕克擔心小八公,所以過來把它帶回屋裡取暖,然後陪它一起看球賽一起吃爆米花。

《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半夜時候,帕克的妻子下來,看著帕克懷裡抱著小八公仰著頭睡在沙發上,那一刻她的心被觸動了。特別是第二天她看見帕克為了教小八公學會撿球,不惜用嘴咬著球進行示範,這一刻徹底感動了凱特,她為了帕克決定把小八公留下來。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心裡很觸動,帕克是一位很好的丈夫,他懂得尊重妻子,即使他非常喜歡小八公,但他也不會讓妻子強制接受八公。

而凱特最後看到帕克對八公如此喜愛,她妥協了,不是她接受了八公,而是她不想讓帕克難過,只為了他開心。

我想也許這就是最好的愛情吧,都會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問題,不會個人獨斷,也不會讓對方一定要接受自己認定的事情。懂得妥協,但這樣的妥協不是退讓,而是對彼此的尊重以及愛對方的表現。

誠然,帕克和妻子都非常深愛對方,而這份愛同樣也改變了八公的命運。

因為按照帕克對妻子的愛護和尊重,如果凱特執意不讓帕克收養八公,那最後八公應該是會被送走的吧。

凱特為了帕克,決定留下小八公。就這樣小八公就成了帕克家裡的一個新成員。長大後的八公每天陪著帕克去上班,在帕克下班的時候在車站等他,然後一起回家。

老實說,我很喜歡他們每次相擁和玩耍的畫面,雖然平常,但卻讓我覺得很溫馨,他們的愛既純粹又簡單。就像這部電影一樣,沒有多餘的拍攝手法,也沒有很新穎的情節,可它很真實。但這樣的真實卻才是最讓人感動的,更能激發我們對人性的思考,也是最有力量的。

《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電影中有一個小細節我印象很深刻,就是帕克抱著八公在電腦前查秋田犬的相關信息,帕克一邊查到信息一邊對著八公說,這樣的對話非常的自然,感覺就像是兩個好朋友坐在一起聊天,而不是人與動物。

帕克不把八公當做是一個動物,而是把它當做一個好朋友來對待。就像我們自己一樣,當我們和朋友在一起時,在照顧對方情緒的同時彼此也都會是放鬆的狀態。所以我想帕克和八公就是那樣。

有時候我也會在想,小八公迷路的時候,為什麼偏偏遇上的是善良又有愛的帕克呢?我想唯一的解釋這可能就是八公和帕克的緣分吧!

帕克不僅改變了八公的命運,同樣的也給八公帶去足夠的安全感。帕克對八公細心照料,讓它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樣的,長大後的八公也用自己的一生去報答帕克對它的愛,十年等待,風雨無阻。

二、真實又純粹的愛,擴寬了生命的長度,也讓生命的最後一刻變得無比燦爛

我很喜歡電影裡的兩個鏡頭,一個是帕克帶著八公坐火車,但其實狗是不能上火車的,後來在車上八公發出聲音,帕克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自己就一邊看報紙一邊學狗叫。還有一個鏡頭是帕克和八公在玩球的時候,帕克用嘴咬著球給八公示範,這兩個舉動都足以說明帕克對八公的喜愛。

《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可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管我們對寵物有多麼喜歡,但都會下意識的記得人和動物是有界限的,或者說人永遠要比動物高貴得多,而像帕克這樣和八公沒有距離感的動作,真的非常可貴。

周國平在《愛與孤獨》一書中曾寫到:愛的本質是一種給予,而愛的幸福就在這給予之中。

所以,在我看來,帕克對八公的愛就是就是一種全身心的給予,他不需要八公以後要如何對待他,而他對八公好本身就是一件發自內心的行為。

他為了八公能有一個安定的住所,即使妻子剛開始對八公有多麼排斥,但他還是為了八公不斷的謙讓和妥協,這份妥協和傳統意義上的妥協不一樣,因為它有對妻子的尊重,同時又有對八公的愛護。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知道帕克是一個很謙遜又很溫和的人,是個好丈夫也是個好爸爸,很愛妻子也很疼惜女兒。我記得有一個這麼片段,當安迪帶著男朋友邁克來家裡做客時,邁克對帕克表示了仰慕和敬意之情,但帕克只問了他兩句話:

邁克,你愛我的女兒嗎?

是的,我愛她!

很好,在以後不幸的日子裡,我希望你記住這點。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帕克是一個好父親,他和天下很多父母一樣,只關心對方是否愛自己的女兒,是否會對她好,女兒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好不是在他最富有的時候,而是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是否會想到你,這才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就是這樣的道理。因為在這到處充滿誘惑的時代,患難見真情真的太少了。

所以,從帕克對待妻子和女兒的態度以及和周圍朋友的關係,都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

有人說氣質相投的人,才能互相吸引,我覺得帕克和八公就是這樣,帕克陪著八公一起看球賽,一起吃爆米花,一起趕走臭鼬,一起跑步一起玩撿球遊戲,帕克一直陪著八公長大。長大後的八公反過來陪著帕克一起上班,在車站等他下班後再一起回家。

《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直到在某一天,帕克早上要去上班的時候,八公卻不願跟著去,八公還朝著帕克轉圈,但帕克不明白。後來帕克快進車站的時候,八公嘴裡叼著球過來,帕克感到非常開心,不斷的和周圍的人炫耀說這是八公第一次撿球,表情很自豪。

但帕克卻忘記了他的朋友肯曾說過的話:必須有別的原因,他才會撿球。

後來帕克去上班了,和八公說晚上見,但卻沒想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帕克在上課的時候心臟病突發去世,八公不知道,它一直在車站等,直到周圍的人都走完了。

這一刻看得我真的很想哭,雖然八公不知道什麼是死亡的意義,可從它的眼睛我卻能感受到絕望和傷感。

後來帕克的妻子因為傷心把房子賣了,八公也隨著帕克的女兒去了他們的新家。但有一天八公趁邁克開門的時候跑了出去,它不知道自己在哪,也不知道原來的車站在哪。

所以它只能沿著鐵路走,走了很久才找到車站。車站管理員卡爾對八公說,不要再等了,他永遠不會回來了。

可也許在八公心裡,只是覺得帕克去上班了還沒回來,所以它要在這等著,因為只要帕克一回來就能看到它。可這一等就是十年,八公也從一隻呆萌的小奶狗變成了老態龍鍾的樣子。

十年後,帕克的妻子重回故地,看到八公居然還在車站等帕克,她簡直不敢相信,抱著八公說:

老夥計,你還在等他嗎?

瞬間潸然淚下,不禁讓人動容。

《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有人說,看著八公蹲在車站前一直等,春夏秋冬,四季輪換,風吹雨打,忍受飢餓嚴冬的抨擊,只為等待一個永遠不會回來的人,這樣的等待是孤獨的。

我記得蔣勳在《孤獨六講》裡曾說:

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我想,也許在八公的世界裡,這不是孤獨,恰好卻是對愛的一種執著,對未來的一個期許,八公這樣做也正是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做自己認定的事。

在電影的最後,八公閉上了沉重的雙眼,雪花落在它身上,它突然好像就看到帕克從車站裡走出來,開心的朝它喊那句“Hachi”(八公),也在那一刻,八公飛快的跑進帕克的懷裡,和往常一樣一起回家。

《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在八公和帕克緊緊抱在一起的那一刻,我想這也許就是世間最美好的事情了。而八公一直以來的遺憾,也讓生命的最後一刻變得無比燦爛和圓滿。

三、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真實但卻自有千鈞之力

我記得在《十個約定》裡有一句這樣的臺詞:你可以擁有一切,而我卻只有你。

對於八公來說,帕克擁有了一切,而它只有帕克一個人。所以當八公失去帕克的時候,就等於它失去了一切,從前的幸福生活沒有了,但八公卻一直在堅守著,用十年的時間重複著一個動作。

這樣的精神可親可敬,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同樣,在帕克和八公的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人類的善良和動物的忠誠。而從他們的故事我想談談可以帶給我們的兩個啟示:

①好的婚姻需要相互溝通、尊重以及忠誠

在這部電影裡,我從帕克和凱特身上看到了對愛的尊重與責任,不管工作多忙,他們都不會停止交流,默默的為對方付出,會深情地向對方說謝謝,這樣的感情很令人心生羨慕。而在八公身上,我看到了對愛的執著和忠誠。

這些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卻有很多人不願意去表達或者說不在乎。不在乎對方怎麼想,更不在乎對方的感受,存在能過就過,過不了就拉倒的心態。

而據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離結比佔43.8%。這個數據雖然不能說明“離結比”不等同於“離婚率”,但依然可以說明現在離婚的人越來越多,而很多離婚的原因就是因為家庭矛盾、出軌等問題。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相對的生活壓力也會增大。工作越忙那麼相對的兩個人溝通的時間就少了,但我們都聽過這麼一句話:溝通是人與人之前的橋樑

所以,沒有了溝通,那就不能知道對方想什麼和在意什麼以及需要什麼。

而同樣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同的個體那就會有差異化,而這種差異化往往也是導致兩人矛盾的源頭。對對方的不認同,就想變著法去改造對方,想讓對方變成我們心目中的樣子。但往往越是這樣,就越適得其反,最終也導致兩個人越走越遠。

《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在我看來,不管是結婚前還是結婚後,給予對方一定尊重其實真的非常必要,因為尊重,才會讓兩個人保持自己的獨特性。

而現在是大數據時代,也是信息時代,便捷的方式在提高我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相對讓人容易遇到更多誘惑。

面對誘惑,有的人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完全可以做到忽視。但有的人卻不行,甚至有的人在做了之後還為自己找藉口,說是因為生活壓力過大需要釋放。

我之前曾在網上有看到過網友說過這樣一句話:當兩個人在結婚的那一刻,就意味著責任的開始。這個責任它包括了彼此對家庭的負責、對愛人的忠誠、理解和相互信任。

我個人非常認同這句話,婚姻就是需要我們彼此共同經營,不是單獨一方的責任,而是共同的責任。有效溝通、彼此尊重以及相互忠誠,遇到問題有商有量,共同面對一起解決,這樣才能把婚姻經營得好。

②不功利不浮躁,專注做事,初心做人

在電影裡,八公在車站一直等著帕克的故事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車站管理員卡爾告訴記者說是他撿到八公並把他交給帕克,而有人給八公捐的錢大部分也被他收了。

看到這一幕,我想很多人都會和我一樣,真的很氣憤。卡爾為了出名和利益的驅使,居然昧著良心這樣做,如果他收了錢但凡對八公好一點,八公也許在等待的日子裡也不會那麼辛苦。

《忠犬八公的故事》:生命從圓滿到殘缺,看孤獨隱藏的“人性”

我後來想了想,這其實不就是我們現實社會的寫照嗎?有的人在進入社會之初,都有一顆熱血拼搏的心。但久而久之這顆初心就慢慢的被社會的浮華晃得迷了心智,變得急功近利,做事浮躁,迫切的想要成功想要名氣想要證明自己。

就像電影裡的卡爾一樣,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惜篡改故事。

但我想,肯定也還有很多像八公這樣的人。

不論在哪都永遠保持自己的專注力做事,能沉下心做人,有自己的目標,腳踏實地的幹。有自己原則,同時也有工匠精神,不急躁,不忘初心。

就像作家席慕容曾說: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層,而是在極深極深的內裡。這裡的“內裡”即為“初心”,它不常顯露,很難用語言文字去清楚形容,只能偶爾透過自覺去感知其存在,但在遇到選擇之時,在不斷地衡量、判斷與取捨之時,往往能感知其存在。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都需要保持一顆初心和專注力做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功利的時代裡成為一股清流。而我們作為年輕一代,我們更需要本真做事,初心做人。

結語

我一直認為,好的故事永遠都是最能打動人的,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故事的本身去聯想自己從未注意或者自己未知的一面,也許是好的一面,也許是壞的一面。但不管如何,它們都是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真實是帶有力量的,也有吸引力。就像我們常常說的那樣:真實自有千鈞之力。同樣,在我心裡,電影的結束也許才是八公和帕克的開始。

他們這樣的“相聚”讓我們動容,同時也讓我們欣喜,而他們的故事更向我們傳達了生命的意義,真實又溫馨。

不管未來的路途有多艱難,我們都要保持一顆初心,努力做一個最真實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