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藝術界的“Jay”,卻愛畫“女鬼”,一般人晚上不敢看

他被稱為藝術界的“周杰倫”,卻愛畫“女鬼”,一般人晚上不敢看

周杰倫,作為引領華語樂壇潮流風向的音樂人,曾經是無數90後的青春,而他身上也被人們貼上了創作才子、單親家庭、唱跳全能等標籤,周杰倫成為了一類人的代表:他們來自於草根家庭,甚至原生家庭並不幸福,他們的出身無法幫助他們;他們擁有天賦,且肯吃苦努力,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他們的作品具有開創性的形式或內容,從而影響了很多人。

他被稱為藝術界的“Jay”,卻愛畫“女鬼”,一般人晚上不敢看

有這樣一位藝術家,他被人稱作藝術界的“周杰倫”,他的畫技高超,但畫作內容卻頗有個人烙印與時代特點,他就是來自中國臺灣的藝術家,羅展鵬。羅展鵬出生於臺灣省嘉義市,這座城市並不像臺北、臺中那般繁華,在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城市中的一個單親家庭里長大的羅展鵬,將畫畫作為缺乏安全感的慰藉來源,但是畫畫的開銷卻是一個問題,將母親的付出和辛勞看在眼裡的羅展鵬,無法向家長開口索要繪畫的材料購置費,於是他省吃儉用,額外打工並參與多個比賽,從而攢下了自己的一桶數額不小的“私房錢”。這種成就在外人看來是勵志的,但是在他看來卻是苦澀的。

他被稱為藝術界的“Jay”,卻愛畫“女鬼”,一般人晚上不敢看

由於缺乏家人的關注,羅展鵬經常會感到焦慮和虛無,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與價值,他拼命學習,考上了臺北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並在畢業後進入國立臺灣師大美研所進行西畫創作,在這期間他半工半讀,對於金錢的拮据讓他時刻感到焦慮,而他也將自己的感受和情緒融入藝術作品中,他的老師稱讚他“具有優異的繪畫天分與獨特的視野”,並鼓勵他以謙卑的態度去觀察世界,反映世界。這也在他的作品中有所體現。

他被稱為藝術界的“Jay”,卻愛畫“女鬼”,一般人晚上不敢看

1983年出生的羅展鵬,也是被人們詬病的草莓族一員,就像是如今的獨生子女一般,草莓族是指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卻承受不了挫折的年輕人,而羅展鵬正是要為這些年輕人發聲。出於臺灣發展迅速的時期,這些年輕人的焦慮、恐懼, 嫉妒, 憤怒卻少被人看到,而羅展鵬正是要將其通過藝術作品表達出來。

他被稱為藝術界的“Jay”,卻愛畫“女鬼”,一般人晚上不敢看

他的作品《草莓族工作室入侵》,其形式非常個性,通過用古典繪畫中層層疊加的罩染技法,讓年輕人蒼白無力的皮膚下,透露著一個個有力跳動的血管,這些年輕人的情緒並不明顯,穿著打扮也非常非主流,但卻抓人眼球,頗具感染力。濃妝豔抹的年輕女孩們,彷彿是女鬼一般,卻充滿著人類的情感:無奈、喜悅、恐懼、嫉妒、憤怒等等,看似外露卻本應是人間常態。

他被稱為藝術界的“Jay”,卻愛畫“女鬼”,一般人晚上不敢看

上一代人總是會對下一代人嚴格要求,幾乎每一代人都聽過:“國家要毀在這些年輕人手裡了。”然而他們卻能代代相傳這麼多年,可見年輕人並不像長輩們所見的如此懦弱無能,只圖享受。當他們處於快速發展的時代時,他們所面臨的是被同齡人甩在身後,以及被社會偏見所拋棄的恐懼。於是他們乾脆就做自己,為了彰顯自我存在。

他被稱為藝術界的“Jay”,卻愛畫“女鬼”,一般人晚上不敢看

羅展鵬也曾表示過,自己唯有在畫畫中才能感到自我存在,於是藝術作為他找尋自我的途徑。而又有非常多的年輕人,他們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迷茫的出口,他們用活在當下的行為來撫慰焦慮的內心,用玩樂的形式找尋自己存在的意義。正如羅展鵬的老師所說,他確實觀察了時代的特點,並且反映了他們。

他被稱為藝術界的“Jay”,卻愛畫“女鬼”,一般人晚上不敢看

​他的畫作有著明顯的個人特點,除了充斥著各種強烈的情緒,畫作主人公總是膚色慘白,爆炸頭、黑色的眼影和眼線,以及五顏六色的指甲、紋身等等,讓很多網友吐槽這些都是“女鬼”,然而正是這些女鬼,卻可以賣到360萬(2016年,羅展鵬《草莓大亂鬥》拍出360萬)。

他被稱為藝術界的“Jay”,卻愛畫“女鬼”,一般人晚上不敢看

羅展鵬的藝術創作帶著一絲悲傷,他自己也說過“我認為只要是美, 可悲也無妨。”他將被稱為“草莓族”的年輕人看作美卻又可悲的事物,他們擁有著對青春的計較和珍視,卻在外表上放空自己。這些年輕人如斷線的風箏,隨著時代的風潮起起伏伏,看似自由卻缺乏牽引,他們漂泊、遊蕩,迷茫又彷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