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沒有川普,但有許許多多的“臥龍”

昨天的文章《東方出了個羅永浩,西方出了個特朗普》裡,很多人聽了特朗普的那段視頻剪輯,被驚呆了。

他們平日裡只聽說川普大嘴,沒成想集中聽一下,竟然如此勁爆。

有讀者就問我,這人是不是不正常啊,怎麼看著像精神病院跑出來的。

也有人見多識廣,告訴她這就叫文化差異。

你會發現東方人普遍含蓄,西方人比較open。所謂open就是放得開,哪方面都放得開。

記得以前《非誠勿擾》上來了個美國小夥,按照東方世俗的觀點看,那就是個屌絲,沒錢,也沒受過教育,也沒有任何領域成功的經歷。

但他的夢想是競選美國總統。

當然,現場的華人女性都滅燈了,我們終究是一個比較現實的民族性格。

你看孟非的表情也很能說明問題,他當面笑意盎然的讚許了這位外國小夥的理想,只不過扭過頭去,就朝天翻了個白眼,沒讓他看到。

但這種觀點也只看到了一個面,西方並非都如此,東方也不是都這樣。

別忘了我是個理工男,咱們還是拿數據說話。

川普的支持率其實在歷任美國總統裡,是低的,但是他的支持者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

就是基本盤穩固。

你如果認真觀察,會發現他的支持率始終在40%~50%之間擺動。

有人會說,你看,最近美股跌的足以把特朗普變成炮決特了,夠他天天去太陽上上班。而且確診的數字節節攀升,都快二十萬了。

那是不是意味著他坐不住了呢?

恰恰錯了。

最近是他支持率最高的時期之一,他的支持率攀升到接近50%。

這個特點說明什麼?

說明支持他的人,不會因為結果而動搖。

這些人不會是資本家,企業主,投資人,明星,甚至,連中產階級都不是。

換句話說,美股跌成什麼,都和他們無關。

美國有很多月光族的,就是所謂的手停口停,當然他們也不見得是因為沒機會,或許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懶。

他們也沒想著要積蓄,就是找幾份零工,賺到就花,沒錢再做,這種人在西方很普遍。

西方人沒有東方人那麼強烈的家族傳承觀念,或者有,也集中在少數大企業主。

大部分人是很放縱自己的。

這點東方人很不一樣,哪怕就是個種地的,家裡兩畝地,一頭牛,他也會搞得像慕容復一樣,弄個大燕世系族譜出來,講究傳承有序。

這很難講誰好誰不好,只能說文化基因不一樣。

如果是這樣一幫人支持川普,那他的基本盤就非常紮實。

有人做過社會調查,即便他同性戀,公開侮辱女性,或者做很多出格的事情,那些原本投川普票的人,仍然會一如既往的投給他。

所以川普的基本盤有兩大特性。

1、窮人幾乎都投給他,富人幾乎都不投給他。

2、共和黨幾乎都支持他,民主黨幾乎都不支持他。

你看到了,涇渭分明,腦殘粉與死黑粉兩大陣營之外,沒有多少中間地帶。

有人可能覺得很奇怪,美國人怎麼這樣呢?或者說,部分美國人怎麼這樣呢?

他們為啥會不計一切的,在任何情況下都支持川普呢?

沒道理呀。

你這麼看,說明你不瞭解世界,其實任何一個社會形態下,都有一批這樣的人存在。

這就是我很早就告訴讀者的那個概念。

這個世界上,只有少數人真的關心輸贏,更多的人討論的是對錯,而且這個對錯,還是他們自己定義的。

比如有人在街頭採訪,問川普的支持者,你為啥支持他?而且是無條件,在任何情況下。

那個中年大媽就說,她覺得川普很自信,她相信自信的人,她覺得只有自信,才能把事情做好。

這套邏輯聽著很耳熟,像趙本山教的,我知道你不信。

自信和做到之間沒有必然聯繫嘛,這是你的觀點。

可美國大媽不一定能夠理解到這一層。也許她的思維終身就停留在那裡。

大家都不敢說“我什麼都懂”,也不敢說“沒有人比我更懂一切”,哪怕是比爾蓋茨,巴菲特都不敢這麼說。

在比爾蓋茨,巴菲特以及他們的支持者看起來,這是理智。

但在那個被採訪的大媽看起來,這就是不自信。

她聽不懂你的理智,也聽不懂你講的那一堆彎彎繞繞的複雜的變量與結果之間的不可測的推理。

她能聽懂的,就是“沒有人比我更懂一切”。

所以在她的世界裡,川普敢講,你不敢,川普勝出。

你以為這只是西方固有的現象麼?不是的,在全世界哪兒都一樣。

我們只是在政治領域裡不這樣而已。

這是從古到今形成的固有傳統。

古代選拔官員,排第一位的是長相,其次是字寫得漂亮,第三是人莊重,如果這三點沒有,你那個才華,就沒有展現的機會。

他那個相貌不是指帥,而是指你看起來要像個好人。

什麼叫像個好人?

朱時茂這樣的穿越回去就沒問題,濃眉大眼國字臉,看著一身正氣。

陳佩斯這樣的,就沒法當官。你甭管他其實是個好人,但很遺憾,看起來不像個好人。

更重要的是什麼?是陳佩斯長得沒有威嚴,看著不莊重。

光相貌好就行了麼?也不行。為人處世,言談舉止,都有要求。

像岳雲鵬那樣的就不行,輕佻。

所以我昨兒個說,羅永浩這樣的,放在美國興許可以競選州長,要是擱在國內,他連個鄉長都混不著。

因為不莊重,甚至滿嘴胡唚。

在相聲演員這行裡,這就算極品了,祖師爺賞飯吃,大家就是來看你胡唚的,找樂子嘛,你那麼莊重,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但我們絕對不會任用一個相聲演員去做鄉長,村長都不一定輪得到。

這就叫約定俗成。

可跳出這個領域,就不一定了,出了傳統習俗壓制的領域,外面還有廣闊天地,可供無數腦殘粉大有所為。

這種我以前舉過很多例子,比如某位當代的“臥龍”。

這位當代“臥龍”呢,以前是一名記者。記者這個身份吧,要看怎麼說。

擱在過去也有兩種看法,一種是知識分子,文化人嘛,另一種是道德化身,所謂的為民請命。

我小時候家裡有個租客,租了有十多年,看著他從剛做記者,到結婚生子買房搬家。

我當年學生期間也跟著他做過暑期實習,所以知根知底。

他就是一位省報大記者。

人和人,就像人和山,遠看高大巍峨,走進了,滿地石頭子兒。

無論是他,他同事,乃至他們總編我都見過了之後,看法就不太一樣了。

你注意,我不跟你聊道德,是非,我只跟你講數據,分析。

我發現一個事實,就是這幫人吧,都沒錢,現在紙媒衰落,沒錢是正常的,早二十年,紙媒興旺的時候,他們也沒啥錢。

你看在計算機這個行業裡,我就沒見過有應屆生能租房租十幾年的。

我當年剛畢業的時候,一年的工資可以在市中心買10個平米,郊區買30個平米,金融行業比我們只高不低。而剛畢業的記者可能吃飯付房租,都剩不下什麼。

這會導致一個什麼問題呢?

這會導致記者這行業裡,平均學歷含金量要遠低於熱門行業。

你想嘛,清華計算機和人大社會學,這之間的分數線已經拉出去好遠好遠了。

當年在高中時代,一個可能是第一梯隊裡最拔尖的,另一個可能已經淪落第二梯隊了。

說白了,後者去考熱門211的計算機,都不一定能考上。

因為最聰明最勤奮的那幫學生基本都學理工去了,其中分數最高的,全報了熱門專業。

那些念人大社會學的,只是為了找個跳板,進去再想辦法轉專業,或者畢業後跨行。

所以最後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最聰明的人,大都在金融,計算機,哪怕是去開發遊戲。

而去當記者的呢,相對來說,是當年成績沒那麼好的。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這裡面有一個巨大的人設理解偏差形成的套利空間。

我們古代識字率極低,而且只有學文一條路。但凡你讀過幾本書,就可以裝諸葛亮。

怎麼裝?指點天下大事,反正天下一共沒有幾本書,而且紙貴,印刷術沒普及,大家都讀不著,你說什麼是什麼唄。

於是乎,就有那種記者出身的文人,打了一個時間差,在當代依然裝古代諸葛亮,也學人家撫琴。

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

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

比如,痛罵一下房價貴,馬上樹立起為民請命的形象了吧。

再接下來,怎麼辦呢?跟我學炒股。

為啥跟我學炒股呢?因為我“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呀,我是知識分子呀。我讀過書呀。我懂啊。

再然後寫幾本經濟學的書,甭管是否賣的出去,指點一下世界經濟形勢,甭管有沒人搭理。

但人設形成了,言外之意就是哪個國家從了我,可安天下。

至於你說他本人到底能不能贏錢,贏沒贏過錢?甚至知不知道股市大門朝哪兒開?

還重要麼?不重要了對吧。

你注意他的粉絲基本盤,和川普的支持者一樣執著。

即便他教人投資老虧錢,人家還是信任他,覺得他之所以虧錢是因為太善良,你忘了他的人設之一了?

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嘛。

至於我前面那段分析,今朝不如往日,時代變了,他們這種人所在的那整個群體裡,到底有沒有人才?

這一點,他的基本盤們,會去思考麼?

不會的嘛。

他的粉絲基本盤們,身體在現代,腦子還在古代。他們還活在誤以為讀過幾本書,就能掌握什麼的幻覺中。

他們完全不理解你沒有參與過商務活動,你就根本不可能理解當今的人類社會。

你跟他們講量化,數據採集,建模,商業運作,行業決策,他們根本聽不懂。

他們能聽懂的就是“羽扇綸巾”,就像川普的“我啥都懂”。

卻不知時代已經變了,商人們比“傳統知識分子”,有知識多了。

有讀者問,西風你老這樣拆人臺,不怕人家來抽你?

還真不怕。

因為人的認知一定是分層的沒有人能夠跳出自己的意識層面去理解自己原本理解不了的問題,哪怕你拆臺一千次,一萬次,那個基本盤,都是不會動搖的。

所以我說相聲也就自然不會影響到那些“臥龍”們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