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另一種延續 這一家三口的簽字讓人肅然起敬

生命的另一種延續 這一家三口的簽字讓人肅然起敬

生命的另一種延續 這一家三口的簽字讓人肅然起敬

原標題:這一家三口的簽字讓人肅然起敬

蘭州晚報訊 3月31日,60歲的趙寶康帶著丈夫許曉生、女兒許潔一家三口來到甘肅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一家人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分別簽下名字,志願在逝世後無償捐獻器官和遺體。

“趙寶康通過電話聯繫了我們,表達了登記捐獻遺體器官的願望,但一家三口‘齊上陣’的舉動,讓人肅然起敬。因為以往不少市民想在逝後捐獻遺體器官,都很難做通家屬的思想工作。”甘肅省無償捐獻器官遺體服務隊的志願者介紹道。

60歲的趙寶康和66歲的丈夫許曉生皆退休在家,27歲的女兒許潔,是一名自閉症患者。這樣一個家庭,常人通常會覺得他們過得很苦,可趙寶康一家卻恰恰相反,他們積極樂觀的心態,讓生活有聲有色。不僅被評為“五好家庭”,而且一家人都熱心公益事業。許曉生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工作中因突出表現獲得“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趙寶康則獲得了“最美母親”的榮譽。患有自閉症的女兒也通過自己的努力,組織剪紙義賣,將義賣所得捐贈給公益事業。他們每個人都希望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他人走出困境,帶動影響更多的人積極面對生活,熱心公益。

“今天,我終於了卻了自己的一樁心願,原本只想自己登記捐獻,沒想到丈夫和女兒聽到後,不僅支持,還要跟我一起登記。”趙寶康介紹道。

“我們把遺體捐獻做醫學研究,有用的器官幫助需要的人,用這種方式回報社會,延續生命,讓他人免於苦難,重獲健康,我覺得非常有意義。”辦完人體器官捐獻手續的許曉生平靜地說。

據瞭解,近年來,蘭州市青年志願者協會在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群眾對器官(遺體)捐獻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不斷提高。甘肅省無償捐獻遺體器官的志願者也在成倍增長。從2015年的28例、2016年150例、2017年750例、2018年1847例,到2019年的10880例……正是因為志願者們的努力宣傳和捐獻者們的大愛奉獻,讓更多的人獲得了生的希望。(蘭州晚報)

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这一家三口的签字让人肃然起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