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時期,這三個“大人物”

▲點擊紅色“關注”,關注本頭條號,更多行業精彩內容免費推送

近代中國革命事業中,曾經湧現出了無數優秀的革命英雄,他們為了全民族的解放事業走到一起。踽踽前行中,有人受傷了,有人倒下了,有人中途退出了。但是,革命的大潮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意外而改變方向。就像朱德元帥曾說過:我不過是一個在戰場上沒有被打死的老兵。雖然這話說得相當謙虛,不過也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真相,如果那些早期的紅軍高級將領沒有犧牲,那麼我們後來的革命鬥爭能否更順利一些?授銜名冊上是否就能夠多出幾位開國將帥?

紅軍時期,這三個“大人物”

共產主義思想在國內的起步和發展最初是不如“三民主義”的,不過歷史證明能夠為民族開創解放道路的還是共產黨。只不過這個證實自己的過程是艱難的,長期的,我黨在早期的革命鬥爭中就歷經了重重阻礙,痛失了不少優秀將領。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三位我軍中犧牲的高級將領,很多人或許還沒有聽過他們的名字,但是歷史不會遺忘他們的悲壯革命史。

第一位:王爾琢。湖南石門人,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在周恩來同志的培養和介紹下入黨,因表現優異留校擔任黨代表。

紅軍時期,這三個“大人物”

1928年1月,被惜才的朱德破格提拔為第1師參謀長,協助其取得了“湘南暴動”的勝利;4月出任工農紅軍第4軍參謀長兼任第28團團長,指揮領導了多次戰鬥,為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屢立戰功。8月25日,為追擊叛徒英勇犧牲,年僅25歲。

第二位:黃公略。湖南湘鄉人,畢業於黃埔軍校三期,是彭德懷在湖南講武堂的同學,二人還一起領導了平江起義。加入紅軍隊伍以後,二人的關係更加親密,彭總在紅五軍做軍長的時候,就是由他出任的副軍長。

紅軍時期,這三個“大人物”

後來紅軍隊伍擴大,他才根據組織需要去紅一軍領導第6軍,在前三次反“圍剿”鬥爭中屢建功勳,是毛主席領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的“四驍將”之一。可惜的是,1931年9月在戰鬥中犧牲,年僅33歲。

第三位:伍中豪。湖南耒陽人,早年間考上了北大文學院,後因祖國需要走上了革命道路,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從秋收起義開始一直追隨在毛主席身邊,深受信任,是名副其實的第一愛將,出任過紅十二軍、紅二十軍的軍長,首屆中央軍委委員,“四驍將”成員。1930年10月遇襲犧牲,年僅25歲。

紅軍時期,這三個“大人物”

大家應該也看出來了,這三位紅軍早期高級將領不但能力斐然,也都是毛主席的湖南老鄉,不管是學歷還是軍事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他們犧牲的時候都非常年輕,如果能夠活到革命勝利的時候,想必都是開國將帥級別的人物,可惜這些都是我們的美好設想。正是有了無數像他們一樣不畏生死的革命先驅,我們才有瞭如今的和平生活,向英雄致敬!不忘歷史!

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行業相關的文章!不落地、不創意,您有好的素材、案例可以聯繫我們分享哦!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