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兩塊試驗田”盤活富民鄉村產業升級路

  “就把我這200畝慄林分成兩塊當‘試驗田’,一塊按張教授抓大放小的方法進行管理,另一塊按宋老師的方法進行管理……”3月22日下午,青龍滿族自治縣馬圈子鎮楊杖子村慄山上,板栗大戶張偉的一番話結束了全村慄農對兩種板栗技術的討論。

  現場駐村第一書記盧振生介紹,楊杖子村板栗總數超過10萬株,是全村主導產業,但由於管理技術欠缺,產量一直不高,與青龍鎮龍潭村“板栗王”宋海清板栗園相比,棵均產量差近20斤,一斤按8元算,10萬株就差1500萬元左右。 為破解板栗增產瓶頸,工作組在對慄林進行測土配方後,又邀請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張京政教授和當地“板栗王”宋海清分別進行線上培訓和實地指導。

  

青龍:“兩塊試驗田”盤活富民鄉村產業升級路

  青龍滿族自治縣位於燕山深處,曾是秦皇島市唯一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板栗總面積達100多萬畝,位居全國第一,年產量近3萬噸,年產值超4億元。 2018年9月河北省政府正式宣佈該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019年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出列。 脫貧摘帽後的青龍緊緊圍繞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以實踐“產業興旺”為首要目標,全力推進扶貧產業向富民鄉村產業的升級轉變。

  盧振生清楚,慄農的爭論,表面是對技術的選擇,實際是傳統慣性思維與嘗試新事物的思想糾結。 “要想讓脫貧產業提檔升級必須先讓村民思想發生根本轉變” ,盧振生對張偉主動提出的“試驗田”做法很支持,“這樣不僅能為板栗增產增效探索有效途徑,還可將張偉等幾位思想活躍的中青年培養成新型板慄產業管理帶頭人。 ”

  

青龍:“兩塊試驗田”盤活富民鄉村產業升級路

  該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匡繼友說,作為傳統農業大縣,要徹底實現富民鄉村產業升級,我們既需要“權威教授”的先進理念,又需要“鄉土專家”的田間經驗,只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助力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2019年青龍積極與燕山大學、河北科師、河北農業大學等十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示範基地建設、品種引進、技術指導等方面密切合作,為鄉村振興提檔加速按下快捷鍵; 積極組織基層農技人員走出去,參加專業技術培訓和異地參觀活動,為富民鄉村產業升級注入科技活水,累計培訓農民7.8萬人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500多人,在種植、畜牧、林果、中藥材等領域湧現出“板栗王”宋海清一樣的科技領頭雁144人。(來源:秦皇島發佈)

原文地址: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F92JRCB30514CP4N.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