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今天是4月首日,悉尼進入仲秋。南半球的秋天有點類似中國江南的春天,雨水充沛。前天昨天好不容易晴了兩天,昨晚半夜,又開始下雨。早上起來,雨水淅淅瀝瀝,澆灌大地。樹枝、花草在雨滴中輕輕地搖曳,林子裡滿目青翠。這段時間,悉尼晴雨相間,氣溫宜人,不冷不熱,舒服極了。要不是新冠病毒作怪,悉尼美麗的秋天裡,會上演一個又一個的節慶活動。

聽說康平醫療中心到了流感疫苗,今天我和老伴去打疫苗。這是我們平生第一次打流感疫苗。流感病毒與人類相伴了很多年。地球人類基本上每年都會經歷一場流感的浩劫,上半年是南半球,下半年是北半球,包括中國、美國和歐洲。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流感疫苗。其主要作用原理是用流感病毒表面的蛋白質來做抗原,然後將其注射進人體,使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

要不是遇上新冠疫情,我不會考慮打流感疫苗。因為,我平時很少感冒,很多年沒患流感了,我這個身子骨抵禦別的疾病不一定行,但抵抗流感病毒的能力還可以。

一個醫生朋友告訴我,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狀與流感頗為相似,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大於其他年齡層次的人。在這個特殊時期,澳洲人遭遇流感與新冠病毒的雙重夾擊,老人注射流感疫苗很有必要。不得流感,就減少了去醫院的機會。如果萬一不幸染病了,還可以減少誤診的機會。況且,澳洲政府對年滿65歲以上的老人實行免費接種。諸多理由,使得我們決定接種流感疫苗。

康平醫療中心位於Chatswood 的維多利亞大街,這是我們常去的地方。從住地出發開車到這裡,平時一般要20多分鐘,遇上上下班高峰期,甚至要三、四十分鐘。今天路上的車子很少,大約比平時少了七成以上。十幾分鍾就到了Chatswood Chase停車場。幾層樓的車庫裡空蕩蕩的。

走上維多利亞大街,行人稀少。這條街號稱悉尼第二唐人街,平日裡人流穿梭,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現在,疫情來臨,澳洲實行封城封國政策,臨街的大多數店鋪奉命關門歇業,只有超市、食品店、藥店、診所等符合規定的店鋪可以營業,但顧客少了許多。行人戴口罩的多了些,但大多是亞裔,西人鮮有戴口罩的。


旅居悉尼以來,Chatswood 維多利亞大街是我們走的最多的地方。每個星期,都要來這裡幾趟,購物、參會、看醫生、會朋友、去圖書館等等。而目前看到的街景,既有陌生感,又有魔幻感,還有異樣感。疫情有著超人的力量,正在使從前熟悉的事物發生難以想象的變化。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走近康平醫療中心,前來就診的人沒有幾個,一些等候的人大多是來打疫苗的。前臺地面上划起了排隊時必須遵守的距離線,這是疫情時期人們之間須保持的一種社交距離。前臺服務員全部戴著口罩,我出示Medicare(醫療卡),她作了登記,然後示意我們稍坐片刻,會有護士喊名字的。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等了十幾分鍾,一個熟悉的醫生出來叫我們的名字,我們跟隨她進了注射室。我問她:“徐醫生,是不是你管疫苗接種了?”她笑著回答:“不是,今天我的病人少,有空過來幫幫忙。”注射室裡面有床位、座椅,可躺可坐。兩個護士在那裡忙碌著。打針之前,她們詢問我們的年齡、有無藥物過敏等問題。我們捲起衣袖,露出手臂,護士塗抹了一些酒精,一針紮下去,一、兩秒鐘就完事了。打完針後,護士叫我們在候診區休息15分鐘再離開。說有任何不適,可隨時叫她們。我們在外面坐了十幾分鍾,就離開了康平醫療中心。

然後,我們去超市購物。超市裡,商品依然比較豐富,只是價格又漲了。我們購買了魚肉、蔬菜和一些五穀雜糧,就打道回府。

說到疫苗,大家可能會想到某些“注射一次、終身管用”的疫苗,比如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等。我們小時候服用過的脊髓灰質炎糖丸就是一種疫苗,吃了以後就不會患小兒麻痺症,且一輩子只吃一次就夠了。

目前在人群裡流行的流感病毒分為A型、B型、C型3種,其中C型不感染人,A型和B型感染人,A型和B型包含很多亞型,A型的亞型有16種,傳染人的有A1和A3,目前流感病毒也沒有能長期有效的疫苗預防其感染,流感病毒經常會發生突變,在人群和動物內進行傳播,所以我們自身的抗體不能完全控制住流感,長久以往我們就和流感共存了。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得打,因為流感病毒是演化得非常迅速的病毒,在每次的複製過程中不停突變,這就導致今年的流感病毒跟去年的很不一樣,所以每年都會有新的流感疫苗問世。

聯繫到現在的疫情,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加緊研製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在烈性傳染病傳播的過程中,研發疫苗通常來不及。

從全人類的角度來考慮,如果能研製出對症治療的特效藥和疫苗,就有望徹底根治新冠疫情。因此,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當務之急。

研發疫苗,根據病原體的形狀,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活疫苗,例如脊髓灰質炎和天花疫苗,基本不會致病或者輕微感染,有效但是具有安全隱患。第二類疫苗是滅活疫苗,這種疫苗的開發是基於活疫苗不安全,那麼可以用化學藥品或者高溫滅活病毒,就沒有被感染的風險了。但是它的免疫原性大大下降。第三類是成功研發的是病原體亞單位疫苗,包括乙肝病毒和人乳頭瘤病毒,科學家將病毒編碼抗原的一部分取下來,然後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生物工廠表達出來。細菌疫苗的例子是破傷風疫苗,也就是將細菌裡面的毒素變成類毒素,它具有抗原性,但是沒有致病性,或者肺炎細菌有一些針對糖分子製備出來的疫苗。

疫苗的製備是很麻煩的,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點是因為不是所有的疾病能找到這麼理想的抗原,第二點是有的疫苗的病毒抗原免疫原性比較低,所以常常要做一些修飾或者加一些佐劑。從這個角度,科學家們想到另外一個角度,是不是可以利用假病毒(沒有致病性,但是有免疫原性)來製備出疫苗。

據業內人士介紹,中國新冠疫苗的研製採用了5條技術路線。一是滅活疫苗。這次製備疫苗的任務給了至少3家滅活疫苗研發的企業,能夠迅速地進入動物毒理實驗階段,預計不久會看到人臨床實驗的數據。二是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就是單純蛋白質疫苗,已經在動物體內進行有效性和和安全性研究。三是腺病毒載體疫苗,陳薇院士和康希諾合作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就是這一類。四是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希望通過滴鼻就可以用。不過腺病毒載體和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都存在一些缺陷,也在進行實驗動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最後是核酸疫苗

,目前DNA疫苗有兩個團隊,還有一個RNA疫苗研究團隊,大家的進展都非常迅速。

可喜的是,疫苗研製已經取得重大進展。3月16日,由中國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所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這是國內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疫苗。而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在同一天宣佈,美國研發的一種新冠病毒疫苗當天開始進行第一階段臨床試驗,首位入組志願者已接受試驗性疫苗注射。除了中國和美國以外,澳洲、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以色列等國都在緊鑼密鼓研發疫苗,一場和病毒賽跑的疫苗研發競賽,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

疫苗研究面臨著很多的挑戰,科學、技術、審評機關、公共衛生以及全球政治家的決策等多個方面的因素決定著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有疫苗。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疫苗研製至少還需要 12 至 18 個月,所有個人和國家不要使用未經證明有效的治療方法。他說,挪威和西班牙的首批患者將很快被納入世衛組織 " 團結試驗 ",該試驗將比較 4 種不同藥物或藥物組合治療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悉尼疫記(18):接種疫苗

種種事實表明,人類不可能把病毒永遠消滅掉。病毒與生物體的鬥爭一直在進行,一直是此消彼長的格局。在現代社會,較高的人口密度給流行傳染病的傳播創造了一些客觀條件,而我們想畢其功於一役是不可能的。或許在幾年、十幾年或是幾十年之後,冠狀病毒又會捲土重來。迄今為止,人類還不知道病毒基因演化的規律,如果未來科學家通過科學研究找到了病毒演化的規律,人類就有希望完全制服病毒,但目前的狀況是不可能。因此說,人類與病毒的鬥爭還會一直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