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的“自負盈虧”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超級愛看李誕,活的從容真實。在《脫口秀大會的第二季》第二期,第一個上場的是他們劇場廣深地區的負責人皮球,講完了段子之後問了他們劇場的經營情況,這個時候李誕說了兩句話“請你們自負盈虧”“不要在跟我要錢啦”也許是為了節目效果,畢竟笑果在國外專場脫口秀的票可以賣到382-1930不等,應該不會那麼慘。


頑強的“自負盈虧”


頑強的“自負盈虧”


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覺得誕總好慘又很高大,萬一真的劇場不掙錢是不是在用線上綜藝掙的錢在養活線下的這些劇場,來持續的做脫口秀這一行業。還記得很多年前我那時才剛剛提升到基層主管的時候,是一個世界500強的大企業。參加區域一個比較大的會議,那其實每個月公司都會給每個地區的主管定損益目標,業績目標什麼的,總監:“那天津這個月是虧損了232萬,那比去年同期少虧損了100多萬,是有進步滴。”我的媽,真是目光短淺限制了我的想象,內心突然間就增加對我的企業的向心力,每個月都虧還能準時給我們員工發工資,多不易啊。南方區域的公司盈利,北方虧損。即使再大的盤子,有長處就一定會有短板。

就像我身邊好多的創業者,興致勃勃在自己認為可行的一個領域開始創業,準備大顯身手,可是時間長了,想象跟現實發生了差距。市場的飽和度、消費者的配合度、行業定位都或多或少的跟最初的規劃有出入。在我以為他無法支撐的時候,我就會驚奇的在他朋友圈發現,他又給自己開闢了一個新的項目,兩個創業領域都在運營著,看著都是有聲有色,他用一個成功的、盈利的,養著一個沒那麼成功又無法捨棄的雞肋。廣告行業的老闆同時還是一個幼兒園的法人、婚禮策劃公司的老闆晚上還經營著一間酒吧。這個時代把風馬牛不相及的成語顛覆了。

大家都在頑強的“自負盈虧”,創業的老闆是這樣,職場存活的人也是這樣,大家都在用長處彌補短處。規劃能力強彌補執行能力差、工作效率高掩蓋細心程度的缺失。如今“自負盈虧”是一個大家不能不承擔的社會現象,只有這樣才可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