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才是最好的“滅火”

3月30日下午,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瀘山突發森林火災。官方消息稱,截至4月1日13時25分,瀘山正面明火全部撲滅。大火造成18名救火隊員和1名嚮導犧牲。去年3月,涼山州木裡縣一場突如其來的森林火災,也令31名勇士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防火,才是最好的“灭火”

兩年內,西昌森林火災已奪去50人的性命。被大火吞噬的年輕生命令人痛惜,在緬懷烈士的同時,也應該吸取教訓,思考如何能避免悲劇重演,避免更多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應急管理部表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森林草原火災進入爆發期。今年我國氣候年景整體偏差,部分重點林區牧區氣候乾旱、可燃物載量達近幾十年峰值,森林草原火險等級將維持高位。3月17日至24日,短短一週之內,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共接報處置森林火災56起。尤其是西昌所在的涼山州,有12個Ⅰ級火險縣,5個Ⅱ級火險縣,屬於山火風險極高區域。加之3月以來的持續高溫、大風天氣,令火情迅速擴散,呈現多處多線速燃態勢。

與城市火災相比,森林火災的特點完全不同,很難撲滅。火災發生在森林之中,大多為山地,地理特徵決定了滅火人員難以到達、供給難有保障,而且,由於森林提供了大量可燃物,一般過火面積大、餘火難以撲滅且容易復燃。更可怕的是,人類在森林火災面前沒有十分有效的撲滅手段,地理條件與天氣對火勢有很大影響,一旦風向改變火躥上樹冠就會造成火勢迅速蔓延,而一場持續的大雨和降溫會十分有效。根據通報,此次西昌森林火災,正是因為風向突變,現場狀況複雜,才導致了人員傷亡。

面對森林火災,森林消防、救火隊員及志願者均表示,科學滅火最重要。除了滅火技術的提升、設備的升級,在滅火現場,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專業的指揮。如何根據地理因素和天氣狀況判斷森林火災的趨勢,在哪裡設置隔離帶,空中支援如何部署,需要多少直升機灑水,是否需要用人力滅火,要多少人在哪裡觀察、埋土、撲救等等,都是專業的指揮必須作出的判斷。

森林火災多發卻難防,火災發生後滅火再高效也難以完全避免生命和財產損失,而且還要“看天吃飯”,從現實角度,面對森林火災,更重要的是小心防火。

森林火災並非防不勝防。雖然本次西昌森林火災的原因尚未查明,但有數據顯示,2010年—2019年,在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災中,由人為原因引發的佔97%以上。相較於3%的天災,盡全力防止97%的人禍,顯然能極大幅度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在造成森林火災的人為原因中,前四位有兩個是生產用火,其中,煉山造林已被多個地區明令禁止,農事用火造成森林火災的可能性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上升也在不斷減少,生產用火造成森林火災相對容易預防。

生活用火造成森林火災則更值得警惕。近年來,鼓勵文明祭祀、禁止野外祭祀用火的法規很多,但祭祀用火仍是造成最多森林火災的人禍。排第三位的則是野外吸菸、亂扔菸頭。就在西昌森林火災發生的前一天,雲南楚雄一男子上墳抽菸,致百畝山林火災,因此被刑拘。導致森林火災的人禍,按理都是可以避免的,然而卻不斷出現,這樣的行為不僅有害,還可能違法甚至犯罪。野外用火需要高度小心,不做可能引起森林火災的“危險動作”,是保護大家,也是保護自己。

發生森林火災後,首先是要科學滅火,而對於森林火災,與其在發生時再為滅火苦惱、為逝去的生命和損失的財產惋惜,不如小心防火。防火,才是最好的“滅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