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紅”!

口“紅”!

疫情進入了殲滅戰階段。防疫與發展的“雙線作戰”中,“兩手硬、兩戰贏”成為關鍵。

為助力“兩戰”,持續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其他相關知識的社科普及工作,江乾區社科聯,展開了一場“復工復產加復學,社科知識來助力”的大型社科普及活動。

這場勁力連綿、針對性強的科普,除了涵蓋防疫動態、防疫知識、防控政策、疫期心理健康等疫情相關內容,和對臺風、火災、溺水等緊急情況的預防、避險類知識,也將著眼社會、經濟、人文等諸多領域,抽絲剝繭、披沙揀金,將疫情裡最精到的社科信息,第一時間進行傳遞。

所謂“人有知學,則有力矣”,此次社科普及系列專題,望您撥冗關注,相伴江干社科,於知海中同航,直至“兩戰”全勝的彼端。

你見過如此獨特的口罩嗎?

它就來自錢塘江畔

↓↓↓

用刺繡來裝點口罩,

讓你成為時尚界的寵兒!

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分絲線刺繡和羽毛刺繡兩種。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繡料上穿刺,以繡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

口“紅”!

杭繡起源於吳越,當時的朝廷在皇宮裡設立了“文繡院”,專門為皇家制作服飾,稱為“宮廷繡”。南宋宮廷繡,專為皇家、內苑繪繡各種服飾。因刺繡藝人,以男工為主。因此,行業中形成了只收男工不收女工、只傳媳婦不傳女兒的規矩,又稱之為“男工繡”。

在錢塘江畔,有一座刺繡博物館——南宮秀,又稱“男工繡”,是南宋時期皇家、內苑繪繡各種服飾的技藝。戲曲服裝界設計製作大師王勝紅先生,將此項技藝傳承發揚後,創立了華服高端定製品牌“南宮秀”,致力於中國傳統服裝文化的時尚化、當代化、生活化。2019年榮獲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企業。

口“紅”!

南宮秀結合傳統刺繡工藝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在面料運用與工藝製作上來呈現新一代華服定製的華美風尚!曾為世界鋼琴教父喬瓦尼2016中國巡演設計新中式禮服,為2022杭州亞運會申辦宣傳片設計旗袍,為G20杭州城市形象宣傳片設計旗袍......

由於當下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情勢,年前簽訂的的戲服訂單也因此無限期延後,主營業務收入降了九成,企業面臨巨大的壓力。如何從困境中突圍?“南宮秀”創始人王勝紅創新思變,觀察到疫情並沒有阻止時尚潮人裝扮興致,更是戴上了口罩,繼續在鏡頭前展現著自己的時尚穿搭。

口“紅”!

口“紅”!

防疫也要顧形象,南宮秀結合自身非遺系列工藝,將中國的傳統圖案融入臉罩之中,開發出一款非遺原創時尚搭配單品。口罩圖案都是富涵寓意的,比如以蓮花寓意口吐蓮花,紫藤寓意紫氣東來。這款臉罩不僅是時尚搭配單品,裡面還加設了一次性熔噴布,也兼具防塵防菌功能。

口“紅”!

口“紅”!

光是設計獨特風格的口罩還不夠,由於主營業務受疫情限制,新產品上市又沒有專業銷售宣傳,便採用了線上直播開設南宮學院,將傳統文化通過雲端輸出。

“藝術的魅力一直都在,只是需要尋找更好的渠道和形式來表達。時代在變,我們手藝人也要變,直播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機會。”南宋宮廷刺繡非遺傳人王勝紅說到。

口“紅”!

口“紅”!

正是因為創新了產品和展示方式,刺繡臉罩這款時尚搭配單品一經亮相,立即受到追捧。僅僅10天時間,這款時尚搭配單品訂單已經突破三萬單,廣受國內外時尚達人的追捧。

疫情雖然對很多行業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是這也成為很多行業創新路上的一大轉折點。南宮秀不僅把非遺和口罩結合,還讓傳統手藝人做上了時尚主播,既賣出了產品,又提高了知名度,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