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都"梅州,茶葉種植面積位於廣東省第一

梅州,古稱嘉應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是客家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被譽為"世界客都"

客家民系深厚的文化積澱,獨特的民俗風情,神奇的遷徙歷史,被譽稱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活化石"、"生活中的古典",在我國民俗史上佔有極高的歷史地位和很高的研究價值。

客家,是中華民族中漢族的一支特殊民系,是中國客家文化最集中、最絢爛的城市,也是文明好客的客家人聚居地,是民居建築的傑出代表,是客家特色菜餚彙集的美食天堂,還是文化多元的世界客都。

兩千多年曆史文化的積澱,以及獨特的客家風韻,成就了今天的梅州,梅州既是客家人南遷的最後落腳點,也是明清以來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發地。

梅州,地處五嶺山脈以南,全市85%左右的面積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山地,故稱"八山一水一分田",以梅江河為界分江北、江南。

梅州種茶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其本土的柴火鐵鍋土法炒青綠茶,風味獨特,不同於浙江一帶的綠茶,不但有濃郁的"炒米香"、"高火甜韻"的特點。

明清時期就有"八大歷史名茶"之說,包括梅縣的清涼山綠茶、平遠的鍋叾綠茶和南臺山綠茶、豐順的馬圖綠茶、大埔的西巖山茶、興寧的官田綠茶、蕉嶺的黃坑綠茶、五華的天柱山綠茶。據介紹,梅州通過利用山地資源,大力發展茶葉生產,提出打造客家綠茶、富硒紅茶和客家烏龍的產品發展方向,茶葉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2019年,茶葉種植面積達到29.7萬畝,位居廣東省第一,產量達到2.09萬噸。

調研組這一站來到梅州

3月31日上午,調研組一行出席了在梅州市農業農村局會議室舉行的座談會。廣州對口幫扶梅州指揮部副總指揮、廣州派駐梅州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歐陽可員,廣州派駐梅州精準扶貧工作隊隊員許俊峰、廣州派駐梅州精準扶貧工作隊幹部林薇,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盤連欣、總農藝師古廣文、種植業管理科科長徐秋明,梅州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黃海英,以及廣東萬斛源生態有限公司,梅州市信德家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梅縣嘉天下,梅州微小寶文化有限公司,廣東龍崗馬山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市梅江區相茶空間茶藝工作室,廣東南龍嶂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廣東興源農林有限公司,梅州市英帥茶業有限公司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座談會。

廣州對口幫扶梅州指揮部副總指揮、廣州派駐梅州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歐陽可員表示,梅州是廣州對口幫扶地區,廣州幫扶梅州272個村,發揮廣州對口扶貧優勢,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脫貧攻堅的核心是產業振興。開展消費扶貧,要有實打實的舉措,不遺餘力的幫助梅州恢復經濟。梅州的嘉應茶,還有很多很好的農產品,怎麼更好的進行消費對接,對接廣州這個大市場,需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開展萬企幫萬村的具體行動。

座談會上,嘉賓們表示,梅州茶品質好,但是在品牌知名度上,包裝上,都有需要提升的地方,目前銷售,線上線下相結合,如何利用新的傳播方式,比如抖音,直播等都值得探討,在利用展會平臺,推介梅州好品質的農副產品,推介"嘉應茶"品牌,怎麼樣做好統一標準,做好營銷,讓更多的消費者熟知,怎麼做好茶旅的融合,這些都需要不斷探索。

廣州茶博會組委會負責人、益武展覽董事長表示,益武展覽1993年成立,一直從事展覽行業,2003年開始承辦廣州國際茶文化節,2006年創辦廣州茶博會,多年來積累了全世界的專業買家。10年前,梅州茶曾在廣州茶博會上讓全國的茶商、茶友熟悉,今後將繼續為梅州茶品牌推廣搭建好這個平臺。

(文中部分內容來自:益武茶博會官網)

聲明:文中轉載內容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