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年報:2019淨利潤都是幾十億,為何說過得格外“艱難”?

3月31日晚,南方航空(600029.SH)、中國國航(601111.SH)以及東方航空(600115.SH)相繼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


在過去的一年,民航業進入大眾關注的範圍中。從737MAX機型停飛,到航司或縮減、或取消飛機餐,這一年,航司們過得似乎格外“艱難”。


紅星資本局翻閱“三大航”年報發現,雖然它們都保持了盈利狀態,但南航和國航在2019年的淨利潤相比2018年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超過10%。僅東航的淨利潤相比2018年仍保持增長,增長幅度達到17.94%。同時,東航和南航的淨利潤相較2017年均被腰斬。


737MAX停飛

哪家航司受影響最大?


在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連續發生兩起空難後,波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尤其是事故涉及的737MAX機型,更是被多國宣佈暫時停飛。


在737MAX被停飛後,三大航當時都表示短期內對收益的影響不大。


波音方面曾表示,預計在2019年年中可以實現復飛。隨後,復飛時間不斷推遲,據波音方面的最新口徑——其首席執行官Calhoun在2020年3月表示,目前預計737 Max將在年中復飛。


三大航年報:2019淨利潤都是幾十億,為何說過得格外“艱難”?

2019年4月,波音CEO介紹737 MAX軟件升級最新進展。截圖自“波音中國”公眾號


目前,國內共有96架737MAX停飛,“三大航”及其控股子公司就佔了七成。


其中,南航24架,南航控股子公司廈門航空10架,約佔國內停飛數量的35.42%;國航15架,國航控股子公司深圳航空5架,約佔20.83%;東航及全資子公司上海航空共14架,約佔14.58%。


在波音預估的復飛時間不斷推遲的時候,國內各航空公司相繼將該機型飛機停場封存。由於航空公司可用的飛機數量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航空旺季的運力緊張。


據央視報道,2019年5月21日,東航就737MAX停飛事件正式向波音提出索賠要求,成為國內首家正式提出索賠的航空公司。次日,繼東航之後,南航和國航也向波音提出索賠。


紅星資本局翻閱上述航空公司2019年的財報發現,從三大航的排名來看,擁有737MAX機型數量的排名,與2019年淨利潤的增減幅度幾乎是保持一致的。


擁有最多737MAX機型的南航,在2019年全年,它的營業收入為1543.22億元,淨利潤為26.51億元,淨利潤相比2018年下降11.13%。


擁有次多737MAX機型的國航,在2019年,它全年的營業收入為1361.81億元,淨利潤為64.09億元,淨利潤相比2018年下降12.65%。


擁有737MAX機型最少的東航,是“三大航”中唯一保持淨利潤增長的。在2019年,東航全年的營業收入為1208.60億元,淨利潤為31.95億元,淨利潤相比2018年增加17.94%。


總的來看,“三大航”在2019年都是盈利狀態,但南航和國航的淨利潤相比2018年都有所下降,僅有東航的淨利潤仍然保持增長。


三大航年報:2019淨利潤都是幾十億,為何說過得格外“艱難”?

圖自東航官網


或縮減、或取消

航司從飛機餐裡摳利潤,有必要嗎?


除了737MAX造成的空難事件以及後續的停飛,2019年民航業最讓外界關心的莫過於飛機餐。


從2019年下半年起,逐漸有旅客發現飛機餐正在縮水:正餐變為了點心,從雞肉飯、牛肉麵變成了小餅乾和小麵包,甚至只有一瓶礦泉水。


對於旅客們的抱怨,民航局在2019年9月的新聞發佈會上解釋:鑑於近期連續發生幾起機上餐食提供期間飛機顛簸傷人事件,民航局重申了關於嚴格飛行安全的相關要求。


不過,紅星資本局發現,重申的相關要求來自於民航局2012年10月發佈的《關於加強客艙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在飛機起飛後20分鐘和落地前30分鐘客艙乘務員不得從事與客艙安全無關的工作,只能履行安全職責。


為什麼在2012年發佈文件後,飛機餐食沒有因為乘務員的服務時間減少受到影響?反而是到了2019年,飛機餐食因此而縮水?


三大航年報:2019淨利潤都是幾十億,為何說過得格外“艱難”?

圖據國航官網


紅星資本局此前從民航業內人士處獲悉,從2017年以來,受國際油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航空公司的淨利潤連年下滑,業績壓力很大。


以南航和東航為例,兩者2019年的淨利潤都不足2017年淨利潤的一半。有業內人士對媒體透露,飛機餐縮水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


有媒體報道稱,一份航空餐食的製作成本大約為20-50元。


那麼,營收動輒上千億元的航空公司們,有必要在幾十元的飛機餐上摳成本嗎?


有必要!


_

紅星資本局翻閱“三大航”的財報發現,南航、國航、東航及其子公司們在2019年共載運旅客3.97億人次,淨利潤為122.55億元——這也意味著它們在每位旅客每次的飛行中僅賺取30.87元。


哪怕一頓飛機餐的價格只有20-50元,但對於年運載旅客人次超億次的三大航來說,每位旅客每次飛行的餐食中能“摳”下1塊錢,全年下來也能節省超過3億元。


不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即便在下半年,航空公司們在飛機餐上的“摳門”被乘客們發現,但從2019年的整體數據上來看,餐食上的成本費用以及佔總成本的比例仍然在增加。


_


其中,南航的餐食機供品費用(成本)為39.75億元,佔總成本的2.93%,相比2018年有所增加。平均每位旅客每次飛行的餐食成本約為26.15元。


國航在2019年的航空餐飲費用(成本)為40.26億元,佔營業成本的3.56%,相比2018年有所增加。平均每位旅客每次飛行的餐食成本為35元。


而東航在2019年的餐食及供應品成本費用為36.67億元,佔總成本的3.42%,相比2018年同樣有所增加。平均每位旅客每次飛行的餐食成本大約為28.20元。


佔大頭的燃油成本

國際油價下降後,會給2020年帶來利好嗎?


為什麼航空公司會選擇在佔比不足5%的餐食成本下手,而不是成本佔比更多的航空燃油?


民航專家林智傑在接受紅星資本局的採訪時曾表示,燃油成本佔航空公司成本的40%左右,國際油價每降低10美元,全民航每年成本節支200億元左右。


不過,雖然航空燃油成本佔總成本的大頭,但航空公司無法主動控制,甚至國際油價的波動將會直接影響航空公司在業績上的表現。


2019年,航空燃油的價格對各大航空公司並不友好。據南航財報中公佈的口徑,在2019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約為65美元/桶。


其中,南航在2019年的燃油成本為428.14億元,佔總成本的31.56%。南航財報稱,假定燃油的消耗量不變,燃油價格每上升或下降10%,將導致該年成本上升或下降42.81億元。


據國航財報顯示,它在2019年的航空油料成本為359.65億元,佔總成本的31.76%。


而東航在2019年的航空油料消耗(成本)為341.91億元,佔總成本的31.90%。同時,東航在財報中稱,如平均航油價格上升或下降5%,其航油成本將上升或下降約17.10 億元。


三大航年報:2019淨利潤都是幾十億,為何說過得格外“艱難”?

圖據南航官網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進入2020年3月後,沙特發起了“自殺式”石油價格戰。


截至4月1日下午15時,布倫特原油的價格已經跌至25.38美元/桶,相比2019年的平均價格已經下降了40美元左右。


“這對航空公司是個比較大的利好。”林智傑曾告訴紅星資本局。


雖然國際原油價格下降,但在2020年,民航業受到了疫情的衝擊。從2月開始,部分國內航線停航,到3月,國內航線逐漸復航,但部分國際航線停航,僅保留“一司一國一線、一週一班”。


南航在年報中指出,預計本次疫情將對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具體影響程度存在不確定性。


國航也稱,受疫情影響,國內春運及節後旅客運輸量下滑,全球範圍內人員流動受限導致國際航班量減少,航空運輸業受到衝擊,預計短期內對本集團業務存在不利影響。


東航稱,和行業內大部分航空公司一樣,新冠疫情對其國際、國內等業務的衝擊和影響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對全年運營和財務狀況的整體影響目前尚無法準確預估。


與此同時,三大航對未來的展望都趨同看好。


南航認為,雖然新冠病毒疫情短期內給中國民航業帶來了困難,但長期來看中國民航的發展空間依然巨大。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


同時,國際航空業“去聯盟化”趨勢正在出現,航企合作最終迴歸利益需求,雙邊、多邊合作或成為未來主流趨勢。


國航認為,從國內市場來看,民營航空公司總體呈現上升態勢,競爭日趨激烈。低成本航空浪潮逐漸興起,將進一步加劇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


東航認為,國內外航空運輸業競爭合作方式持續演變,亞太航空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截至年報發佈日,世界各地疫情的持續時間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或將放大和延遲對差旅出行需求恢復的影響。本次疫情也許將催化全球航空運輸業的格局發生新的變化。


紅星資本局 楊佩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