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自然資源局:植好產業扶貧“發財樹”

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在蛇形山鎮姚橋村,區自然資源局駐姚橋村工作隊隊員正在幫助殘疾貧困戶宋端新載植楊梅樹,一株株剛種好的楊梅苗在風中搖曳,帶來收穫的生機。

区自然资源局:植好产业扶贫“发财树”

“太感謝區自然資源局送來的愛心‘發財樹’了,沒有他們,我和我母親兩個殘疾人只能靠吃低保度日。”患有精神殘疾的貧困戶宋端新用手費力比劃著他溢於言表的感激之情。

脫貧不因疫情失成色。區自然資源局作為蛇形山鎮姚橋村的駐村幫扶工作單位,早在疫情爆發前就委託林業技術推廣站採購三年生楊梅大苗發放給貧困戶,每戶發放4株楊梅苗,並全程提供技術指導。3年生楊梅大苗3年掛果,掛果後戶均增收6000元。

在疫情防控期間,區自然資源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還給每戶貧困戶撥付600元產業扶貧資金用於購買種子、化肥和雞苗;為3戶未脫貧戶每戶購買2頭黑豬仔,極大地激發他們脫貧的內生動力。

“以前每個月就靠幾百元的補貼生活,現在養了些豬,種了蔬菜,一年可以賺好幾萬呢!”享受到產業扶貧紅利的貧困戶彭新春妻子王偉良喜笑顏開。

“一時的幫扶是不夠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區自然資源局駐姚橋村常駐隊員徐連華介紹說,“以產業扶貧為推手,助力貧困戶持續增收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陳柯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