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怪像:房價高了,商鋪“倒了”,滿大街最多卻是這兩個行業?

近幾年來,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不少怪事發生在了樓市。比如街面上出現大量商鋪倒閉、虧本轉讓的店鋪。而在大街上卻發現餐飲店和藥店開得滿街都是,近幾百米就有一家,甚至出現了美食一條街,不知道這讓他們賺了多少錢。

經濟怪像:房價高了,商鋪“倒了”,滿大街最多卻是這兩個行業?

相信許多人也能看出來,以前市中心的步行街是以琳琅滿目的服裝百貨商店為主,而如今的步行街已成了吃貨和藥鋪的天下,大家想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這幾年房價不斷上漲,導致不少商鋪的租金也在上漲,再加上網購電商的興起,網店具有成本低下,物美價廉,方便快捷等優點,這也讓很多商人選擇網店,這就導致了電商強烈衝擊實體經濟,實體商鋪人流銳減,成交量下降,實體生意越來越難做,到最後不得不倒閉。


經濟怪像:房價高了,商鋪“倒了”,滿大街最多卻是這兩個行業?

第二,就是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想買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在生活經濟緊張的情況下,哪有人有精力去逛?而且現如今外賣平臺的興起無疑是滿足了年輕人們的快節奏生活,雖然每個人平時都忙著加班,但是吃飯肯定不會少,出門逛街的話也都要買杯奶茶和小吃。

此外,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不斷加深,健康成了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平時不論什麼情況,總是會想著去買些眼藥水、降火藥、感冒藥、保健用品等等,這就是為什麼藥店如此受到人們歡迎的原因。於是,不少商家看到了商機,紛紛將資本從電器、服裝、日常用品轉投向餐飲和藥店。


經濟怪像:房價高了,商鋪“倒了”,滿大街最多卻是這兩個行業?

雖然如此,但不得不說雖然街道上的服裝鞋帽、電器手機、日用品的店鋪在減少,但是與此同時,街道上的飯店和藥店也在增加,而且每年網上購物的交易量也在上升,也許在這裡背後做生意的人,還是原來的那個老闆,只不過換了個名字罷了。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