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劇評進行到底,《非自然死亡》是你深愛的那部嗎?

2018年一部來自日本的懸疑電視劇《非自然死亡》紅遍了整個網絡,一首《lemon》更是讓人感慨萬分。相較於國產劇過多的感謝路線這部劇給我的感覺更多的是一種職業精神,一種法醫在面臨的人際與職業壓力的一種隱象平衡。

整部電視劇始終都是以一種十分理性的立場在述說者UDI工作者的職業操守和麵對遺體時對真相的不懈挖掘。人物設定和劇情走向隨著環環相扣的故事發展逐一被剖析在觀眾面前,看似現實且有意外的理想化。

《非自然死亡》作為一部法醫職場劇可以說是題材並不新穎,但有時候一加一就會達到大於二的效果,優質的劇本、適合的演員人選、令人感觸萬分的主題音樂、連群演都十分到位的演技等等因素都是成就它的火遍全網的原因。

將劇評進行到底,《非自然死亡》是你深愛的那部嗎?

一部好劇往往都會有無數經典臺詞,《非自然死亡》也不例外,劇中石原里美的哪句平淡的陳述“法醫是一個為未來而生的職業”更是道破了真諦。不可否認的是對不法醫這個職業,很多時候社會對它是不解的,始終是在“累、髒、臭”的印象裡無法脫離。

三澄美琴的童年不幸遭遇讓她變成了一個“燒炭專家”,中堂系的女友的不幸身亡讓他成為了一個尋找真兇的嫌疑犯,那些不為人知的悲痛過往和不斷堅定的意志也許就是人性的魅力了,很多時候,有些人,所有事就是怎麼的複雜。

鮮明的人物雖然能讓故事加分,但劇本的出彩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秉承著日劇一貫的特色,《非自然死亡》也是以一集一劇情為特點開展的社會現象揭露,比如網絡暴力、職場歧視、校園霸凌等等。

對於法醫而言,法醫是死者故事真相的講述者,死者生前不無述於人前的事實真相法醫替他們完成了;對於生者而言,即使遭遇不幸,生活人在繼續,活成什麼樣應對由自己決定而不是不幸的過往;對於生死而言,“已逝之人只不過是碰巧沒了性命而已,我們也不過是碰巧活著而已,碰巧活著的我們不應該忌諱死亡的”;對於受害者而言,怯懦和無知的善意才是滋生欺凌的沃土,學會反抗才是自我的肯定;對於犯罪而言,任何理由都無法成為你對他人做出傷害的理由。

話到這裡,其實最讓我覺得深有體會的還是那個生存壓力下的過勞死,我們時常可以在網絡上看到一些成年人奔潰的話題,很多都是來自於生存的壓力。狹隘的車廂,樓宇間的燈火,疲憊到不想說話的下班路上,你是否也感嘆過那句,好像在日落前下班回家。

在日本這種生存現象更是無處不在,日本的男性猝死率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高的,很多日本女性婚後會選擇做全職太太,這不僅是女性自己的選擇,更多的時候是女性在男權社會下的被迫選擇,儘管日本的失業率不高,但日本不斷加劇的社會老齡化現象讓很多人為了生存而不斷拼命工作。

非自然死亡的故事背後又隱匿了多少不同的故事,已經沉默的死者無法述說但不斷剖析的法醫確認從微小處聆聽,《lemon》響起的那一刻往往將如是推向高潮,真相大白後的欣慰,豁然所得的頓悟,都將這部劇的魅力提升到了令人無法自拔的程度。

最後的最後,讓我們以《lemon》的歌詞做個結尾,不管是那一天的悲傷 或是那一天的痛苦,連同你一起我全都深愛著,檸檬苦澀的氣味殘留在心中揮之不去,

在大雨停歇之前都無法歸去,直到現在你仍然是我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