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廣島長崎是不是“替死鬼”?

人生客棧


此話有些不妥。廣島,是日本海軍的大本營所在地。長崎,是連接日本與中國大陸的關鍵樞紐。從軍事意義上看,廣島的戰略地位僅次於東京,還要超過京都、大阪和名古屋。長崎戰略地位差一些,但也非常重要。


在此之前,東京已經遭到過“李梅火攻”,死亡超過十多萬,已經不需要再搞一次核爆了。其他如名古屋、橫濱、大阪也都遭遇過大規模轟炸,進行核爆的價值都不高。



由此可見,廣島和長崎在1945年8月可算是最有價值的戰略目標了。廣島,有日本本土防衛軍第二總軍(方面軍)的指揮部,此外還有海軍大本營——吳港,以及重要的海軍造船廠。長崎,則是重要的造船基地,而且是日本重要的民生物資輸入港。


另外還有小倉、新瀉作為備選目標,這兩個都是工業城市,但重要性低於廣島,和長崎差不多。第二顆原子彈據說本來是投向北九州的小倉,但由於氣象原因改在了長崎。所以說,“長崎是小倉的替死鬼”說法還是有一點道理的。


陶式防務評論


哨兵小虎第912條回答。

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如果說日本的“廣島、長崎”兩市是原子彈爆炸的“替死鬼”,那麼誰又是二戰中被日軍屠殺的1800萬無辜亡靈的“替死鬼”呢?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中國、東南亞等地犯下的累累罪行,罄竹難書。僅南京一地,屠城三日,就死亡30萬軍民。


而遭受原子彈轟炸的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市,看似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實際兩市合計死亡人數不超過20萬,而且是瞬間死亡;比起被殘忍殺害的30萬亡靈,也更人道,痛苦更少!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廣島”和“長崎”二市。

1945年夏,日本敗局已定,但日本在沖繩島的瘋狂抵抗導致了大量盟軍的傷亡,尤其是計劃在本土實行的“一億玉碎”計劃,讓強大的美軍也難以承受傷亡。


(日本人的“一億玉碎”)

所以,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美軍官兵的傷亡,迫使日本投降,同時有利於戰後世界新秩序的構建,美國決定向日本投擲原子彈。


美軍最早選定了六個城市作為投擲備選目標,分別是:

①東京,日本的首都。

②京都,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文化的源點。

③新潟,重要的鋁製品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兵器和化學工業城。

④小倉,重要的兵器工業基地。

⑤廣島,日本陸軍之城,也是日本防衛本土的第二總軍司令部所在地,而前往亞洲、東南網、南洋等地實施侵略的日軍均是從廣島起航。

⑥長崎,日本工業,特別是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的重要基地。

由於東京和京都的重要地位,美軍考慮了在戰後對日本的統治,所以轟炸目標排除了“東京和京都”兩市。

而新潟又因為離美軍基地太遠的,所以列入了備選目標。

第一天打擊計劃

廣島、小倉、長崎被列為優先打擊目標,尤其是廣島,是第一波次計劃打擊的主要目標,次要目標是長崎。但上天並沒有眷戀廣島人民,8月6日,首選目標廣島上空的天氣特別好,符合投彈條件,所以廣島的鐘表都停留在8月6日8時16分了。



第二天打擊計劃

第二波目標計劃打擊小倉和長崎,優先打擊目標是小倉奈何8月9日早上小倉的氣象條件極差,B-29在小倉上空盤旋了三圈,也找不到要瞄準的小倉5號軍火庫,而這時,小倉的防空部隊也開始對空發射高射炮,所以,飛機只有上升高度,離開小倉,飛向長崎上空。

雖然長崎上空也因為氣象原因,盤旋了一圈而沒有發現目標,但機長看完飛機的燃油表後,依然決定“改用雷達瞄準,投彈”!

這一次,投彈員發現了一片雲空,而要轟炸的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就在瞄準點上。於是,10點58分長崎就這樣被原子彈轟炸了。

兩顆原子彈後,二戰很快就結束了。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對亞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但現在的日本政府,並沒有對二戰時的行為對亞洲人民進行過真誠的道歉。

尤其是日本政府和首腦,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完全不顧及各國人民的感情,這個時候,你還認為當年“廣島和長崎”是無辜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