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來之筆!這些詩詞結尾你一定讀過,驚豔了靈魂,也驚豔了時光


神來之筆!這些詩詞結尾你一定讀過,驚豔了靈魂,也驚豔了時光


有一些詩詞,前面幾句或許平淡無奇,司空見慣,但是在結尾卻讓人眼前一亮,令人拍手稱讚。


這估計就是傳說中的「神來之筆」。今天,我就找幾首代表詩詞跟大家嘮嘮,品讀那些驚豔了時光的句子。

神來之筆!這些詩詞結尾你一定讀過,驚豔了靈魂,也驚豔了時光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

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樽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的離別呢?結尾慰勉友人,既動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兩忘的人生態度,充分體現了作者的曠達灑脫。


神來之筆!這些詩詞結尾你一定讀過,驚豔了靈魂,也驚豔了時光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十國·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者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湧翻騰,堪稱「血淚之歌」~


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詩情經過前面的層層推演,至此湧向高潮。「仰天大笑」可見其得意神態;「豈是蓬蒿人」顯示出無比自負的心理。這兩句把詩人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神來之筆!這些詩詞結尾你一定讀過,驚豔了靈魂,也驚豔了時光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惹人眼花繚亂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就無任何意義與趣味。


神來之筆!這些詩詞結尾你一定讀過,驚豔了靈魂,也驚豔了時光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用一「照」字,顯示光芒四射,英氣逼人。千秋絕唱,情調高昂,激勵和感召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為正義事業英勇獻身。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盧氏(納蘭性德妻子)生前,詞人沉浸在幸福之中,但他卻毫不覺察,只道理應如此,平平常常,等到物是人非,只留追悔莫及。


神來之筆!這些詩詞結尾你一定讀過,驚豔了靈魂,也驚豔了時光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既是詞人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你這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


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複雜的神情口吻。


一剪梅·舟過吳江

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詞人從視覺上對「時光容易把人拋」加以補充,把看不見的時光流逝轉化為可以捉摸的形象。


「紅」和「綠」在這裡都作使動詞用,再各加一個「了」字,從動態中展示了顏色的變化,抒發對年華消逝的慨嘆。


這些讀完會令人驚豔的神來之筆,從不是簡單的堆砌與鋪墊,而完全是源自於詩人詞人靈魂的創作,因為足夠真實動人,才能流芳千古。


願我們的生命也能有幾番“神來之筆”,驚豔歲月,溫柔年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